□ 王 梓
“在工作會議上,領導宣布你的同事被提拔了,他有了新的閃閃發(fā)亮的重要頭銜,估計薪水也會水漲船高。你的感覺如何?為同事感到興奮嗎?有沒有一個聲音在你腦海中悄悄說:他怎么敢比你先升職?”澳大利亞職場資訊平臺“成功的指紋”指出,也許你對這種感覺并不陌生,嫉妒是一種正常情緒,它隨處可見,在職場中也是如此。
俄羅斯招聘服務網站“Rabota”近日針對1 萬多名用戶的調查顯示,該國22%的女性上班族和24%的男性上班族身陷“職場嫉妒”。其中,女性更容易嫉妒同事,男性更容易嫉妒老板。
俄羅斯衛(wèi)星通訊社援引“Rabota”的數據稱,最容易招致嫉妒的是高工資,承認自己有職場嫉妒的俄羅斯人中,82%的人嫉妒這一點;對于同事得到更好的工作條件,30%的嫉妒者無法平靜面對;27%的嫉妒者眼紅別人的職位;25%的嫉妒者眼紅別人能遠程辦公;23%的嫉妒者對同事經常得到獎金感到惱火;有吸引力的項目被同事拿到了,令21%的嫉妒者不爽;17%的嫉妒者眼紅同事的閑差,或是“更有意思的出差任務”;16%的嫉妒者表示,無法對同事頻繁休假無動于衷。
一般來說,嫉妒在年輕人中更常見,但涉及職場,情況變得截然不同:來自美國的研究顯示,職場嫉妒在中年達到頂峰。
“成功的指紋”援引美國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的研究數據稱,30 歲以下的美國人中,80%的人在過去一年中經歷過嫉妒;在50 歲以上人群中,這一數字為69%。但提到職場嫉妒,曲線有了明顯的變化:20 多歲的人群中,22%的人在工作中感到嫉妒;40 多歲的人群中,這一比例增至43%;超過50 歲后,嫉妒者為36%。
研究者表示,這是因為很多人的“自我價值和成就感寄托在職業(yè)中”。51%的美國人說,工作給了他們身份認同感。
被人嫉妒的感覺并不好,在職場上尤其如此。及早察覺到自己被人嫉妒,有利于適當地處理它。“成功的指紋”列舉了一些被嫉妒的跡象。
關注點“跑偏”:當你分享一個好消息或成就時,感到嫉妒的人會呼吁,人們注意這件事的負面情況。比如,他們會說,升職很好,但也意味著你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不知要加多少班。
沖突和分歧增加:嫉妒威脅著人們的自我價值感,誘使人們攻擊他人,包括毫無意義地為爭論而爭論。
逃避和孤立:如果你嫉妒某人,待在他身邊是很痛苦的,他的成功不斷提醒著你的失敗。因此,人們希望將自己嫉妒的人從會議和社交活動中排除出去。
消極的細節(jié)暗示:交叉手臂擺出防御姿勢,語氣冰冷,翻白眼……很多肢體語言是表明某人不高興或嫉妒的線索。
不過,研究發(fā)現,和不勞而獲的人相比,當一個人通過努力當之無愧地晉升時,受到惡意嫉妒的幾率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