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璽凡
名片
湖南省桑植縣五道水鎮(zhèn)芭茅溪小學,與湖北省鶴峰縣太坪鄉(xiāng)接壤,其前身是1937年賀龍族弟賀文慈創(chuàng)辦的紅軍小學,現(xiàn)有學生150 人,其中留守兒童132 人,是一所典型的湘鄂邊農(nóng)村留守兒童學校。近年來,該校榮獲“全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桑植縣“2021 年度學校管理綜合評價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
故事
“妹伢,你看前面那座山,是不是跟你家門口的山蠻像,所以住在這里也跟在家是一樣的?!痹局共蛔〕槠哪卉?,回身鉆進生活老師陳霞的臂彎里,伴著午后暖陽安然入睡……
這樣的場景,時常在桑植縣芭茅溪小學留守兒童托管中心發(fā)生。
近年來,受城鎮(zhèn)化進程加快,以及教學成本高、師資水平低、教學質(zhì)量難以保障等因素影響,芭茅溪鄉(xiāng)(現(xiàn)并入五道水鎮(zhèn))所轄片區(qū)各偏遠村小相繼撤并,低齡留守兒童不得不集中前往較遠的芭茅溪小學就讀。山大人稀,山路崎嶇危險,孩子們的求學路少則幾公里,多則30 公里,且多由爺爺奶奶接送,學生難家長愁。
如何讓這群孩子享有優(yōu)質(zhì)教育,無憂度過童年?
長久以來,芭茅溪小學僅對三年級以上的學生實行寄宿管理。從2004 年起,該校創(chuàng)辦托管服務,對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二年級以下兒童代行監(jiān)管,免去在外務工家長的后顧之憂,并于2017 年掛牌成立留守兒童托管中心。
桑植縣是革命老區(qū),也是典型的山區(qū)縣,外出務工人員多,留守兒童多。耕好低齡留守兒童學校托管這塊“試驗田”,是全社會的期盼。
2017 年以來,桑植縣委、縣政府先后投入300 余萬元,為該校新建一棟兩層磚房,供托管中心獨立使用,學生宿舍、閱覽室、心理咨詢室、親情聊天室等場地一應俱全,環(huán)境溫馨怡人。
10 月27 日一早,記者來到該校托管中心?!芭⒆优藕藐?,梳頭發(fā)咯?!倍亲呃壬?,陳霞正給娃娃們整理頭發(fā),晨曦由遠及近照來,勾勒出一張張朝氣蓬勃的面龐。
托管中心現(xiàn)有14 名留守兒童,陳霞是學校創(chuàng)辦托管服務以來的第四任生活老師,2021 年4 月到崗,雖非在編教師,但性情溫和、能歌善舞、溝通順暢等業(yè)務能力均具備。
3 歲就在托管中心住校的莫一茜,睡前總哭喊著要媽媽,陳霞總是抱著她輕哄著,等孩子安睡了才把她放回床上,一年多來都是如此。
時至秋冬,陳霞怕孩子們難起夜,易尿床,就定下4個鬧鈴,定時抱小孩去廁所。
……
除了照料起居之外,陳霞還根據(jù)學校制定的課程標準,訓練學生穿衣、疊被、刷牙和整理內(nèi)務等日常生活技能,并協(xié)助老師開展閱讀、學民歌、跳土家擺手舞等文體活動。
陪伴無言,溫潤成長?!袄蠋煵粌H能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還能輔導孩子學習,我的壓力減輕很多。一個學期800 元,花得值!”10 月28 日周五,在校門口等著接兒子回家過周末的黃大海,樂呵呵地與校長向妮交流著。黃大海家離校較遠,早年喪妻,加之老人臥病在床,扛起生活重擔便耗盡了他的精力,他不得不將哺育兒子黃峻健康成長的重擔交給了學校托管中心。3 歲至今,5 年光景,黃峻茁壯成長。看著活潑開朗、喜愛跳舞的兒子,黃大海這位淳樸的大山漢子,黝黑的臉上揚起了欣慰的笑容。
“你看那個開心打籃球的聶斌(化名)?!毕蚰葜赶蚯驁?,“剛來時,情緒敏感,時常大哭。一年后,他成績進步很大,還愛上了打球,長輩也直夸他懂禮貌?!?/p>
五年級學生向俊美,讀幼兒園時便住校托管。如今,身邊的弟弟妹妹哭鼻子時,她總會耐心安慰,陪伴左右?!靶r候我總被別人關心,現(xiàn)在長大了,也要去關心別人?!?/p>
盡管年齡尚小,但托管中心傳遞友愛、抱團取暖的群體生活,讓留守孩童們?nèi)绲嗡畢R聚,順著澧水北源,生生不息向前流淌。
“留守兒童在小小年紀離家融入集體生活,享受優(yōu)質(zhì)教育,度過自信樂觀、積極向上的童年,是不易的,也是我們辦好托管中心的不竭動力?!毕蚰萁榻B道,該校低齡留守兒童學校托管的成功實踐,在2021年張家界市基礎教育高質(zhì)量發(fā)展會議上得到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