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桂芳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帶來了一些因吃得過好、過多而引起的“富貴病”,膽囊炎就是其中之一。在醫(yī)院門診,經??吹接小袄喜√枴比讨共刻弁磥砭驮\,一問原因基本都是剛飽餐了一頓,或者進食肥膩食物、大量飲酒等。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營養(yǎng)科臨床營養(yǎng)師蔣虹表示,預防膽囊炎,一定要注意營養(yǎng)適度,避免高脂肪、高熱量的飲食習慣,把好入口關。
膽囊的主要功能為貯存和排泄膽汁,并參與食物的消化尤其是脂肪的消化。膽囊炎有急、慢性之分,慢性膽囊炎多由急性膽囊炎轉變而來。慢性膽囊炎的臨床表現包括:上腹不適(隱痛或刺痛)、腹脹、噯氣及惡心、嘔吐等消化不良癥狀,可有右肩胛下區(qū)、右腰部等處牽扯痛。
“膽囊炎就是不合理飲食的結果,胡吃海喝、飲食不規(guī)律都會誘發(fā)膽囊炎。因此,除了藥物治療外,營養(yǎng)治療對膽囊炎患者也十分重要?!?/p>
蔣虹醫(yī)生說,對于膽囊炎患者,營養(yǎng)治療的目的是限制飲食中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供給適量的能量及蛋白質,保護肝臟及膽囊的功能,減輕臨床癥狀,預防結石形成。
膽囊炎患者究竟如何吃?蔣虹醫(yī)生表示,需明確各類物質的攝入量。
能量:每日供給能量7.5~8.5兆焦(MJ),相當于1800~2000千卡。肥胖者應適當減少,消瘦者可酌情增加。
蛋白質:每日供給1~1.2克/千克為宜??蛇x用大豆制品及高蛋白低脂肪的動物性食物,如雞蛋、魚類、蝦類、瘦肉等。值得注意的是,蛋白質是維持身體健康所必需的一種營養(yǎng)物質。據研究,蛋白質攝入量長期不足,與膽色素結石的形成有關。因此,保證飲食中有足夠的蛋白質,有助于預防膽色素結石的發(fā)生。事實上,隨著中國經濟的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膳食中蛋白質量已明顯增高,因此中國患膽色素結石的人數已有減少的傾向。但在中國有些地區(qū),特別是農村,膽色素結石仍很常見。
脂類:限制脂肪攝入,每日供給脂肪30~45克,或不超過總能量的25%,應平均分配到三餐中,切忌集中于一餐,以免引起膽絞痛。最好采用植物油,多不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及飽和脂肪酸的比例為1∶1∶1為宜。過多攝入多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血膽固醇,但會增高膽結石的發(fā)病率,這可能與多不飽和脂肪酸促進膽固醇排入膽道和腸道有關。
每日膽固醇供給量應小于300毫克。限制含膽固醇高的食物攝入,如腦、動物內臟、蛋黃、魷魚、魚子等,以減輕肝臟對膽固醇的代謝負擔,保護肝臟功能,預防膽結石。
補充卵磷脂。磷脂占膽汁的25%~35%,膽固醇、膽汁酸和卵磷脂三者保持一定的比例,才能使膽固醇保持溶解狀態(tài),而不致析出形成結石。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易于消化、吸收,對膽囊的刺激也較脂肪和蛋白質弱,故每日供給300~350克為宜。應選用含復合糖為主的食物,如米、面、馬鈴薯等,適量限制蔗糖和葡萄糖的攝入。肥胖病人應適當限制攝入主食和甜食。
膳食纖維:每日攝入25克左右為宜。膳食纖維可促進腸蠕動,增加糞便量及排便次數,可抑制腸道內膽汁酸及膽固醇的吸收??扇苄陨攀忱w維可降低血漿膽固醇,故可減少膽石的形成。富含可溶性膳食纖維的食物有水果、蔬菜、大麥、燕麥麩和莢豆,富含不可溶性膳食纖維的食物有麥麩、水果、蔬菜及豆類。
維生素和礦物質:多選用含鈣、鉀、鎂、鐵、鋅及維生素B族、維生素C和脂溶性維生素豐富的食物。維生素K可緩解膽管痙攣和膽石病引起的疼痛,故應多選富含維生素K的食物,如綠葉蔬菜、奶制品、肉類、蛋類、谷類及水果。
多飲水:每日至少2000毫升以上,可稀釋膽汁,減少膽石形成。
食物禁忌:酒、辛辣食物及辛辣調味品可增加膽囊收縮,使膽道口括約肌不能及時松弛,影響膽汁的排出,引起膽絞痛,加重病情,故應忌食。
飲食宜清淡、少渣、易消化??刹捎谜?、煮、燉、燴等方式,忌用油炸、煎、炒等烹調方式,脂肪攝入量太高可引起膽絞痛。飲食的溫度以溫熱為宜,溫熱的食物可使膽道口和膽道壁肌肉松弛,利于膽汁排出。
每天進餐4~5次。未進食時膽囊中充滿膽汁,膽囊粘膜吸收水分使膽汁變濃,此時膽固醇/卵磷脂大泡容易形成,膽汁的粘稠度亦增加,最終形成膽泥。如果進食,當食物進入十二指腸時反應性地分泌膽囊收縮激素,使膽囊收縮,這時大量粘稠的和含有膽泥的膽汁被排出到達腸道內,可以防止結石的形成。因此,多餐可刺激膽汁分泌和排出,保持膽道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