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木爾?福門科
“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wǎng)站11月9日文章,原題:美國為何總是指責俄中“干涉選舉”副題:將選民做出的選擇歸咎于外國干涉,簡直是太方便了。所以樂此不疲眼下美國人正參與中期選舉投票,它將檢驗拜登擔任總統(tǒng)以來的支持率,而美國目前正面臨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增長停滯、通脹高企和生活水平下降的現(xiàn)實。伴隨著選舉季到來,免不了的是指責敵對國家(比如俄羅斯和中國) 干預美國政治,希望出現(xiàn)有利于自己的結(jié)果?!度A盛頓郵報》上周的一篇報道就是這樣指責中國的。
從2016年臭名昭著的“通俄門”開始,煽動對(所謂的)外國勢力操縱社交媒體以破壞選舉的恐懼,已成為美國政治階層熱衷的方式。至于有多少證據(jù)或者這些所謂的活動有多大效果,其實并不重要。
如今它已成為黨派斗爭中詆毀反對派,并為美國鷹派外交政策爭取支持的一種簡便方法。這正是“通磁門”的目的所在。在一個日益分化的政治環(huán)境中,美國民主黨要人宣稱特朗普當選總統(tǒng)是俄羅斯干預的產(chǎn)物。2016年英國公投期間主張“留歐”的主流自由派,也引進這種策略。那些大談選舉干預說法的人熱衷于夸大某個(外國)“壞蛋”的力量和影響力,這樣做也是為他們掩飾自己國家內(nèi)部的社會經(jīng)濟問題和不滿情緒。持這些說法的人往往剝奪了選民們的自主權(quán),把他們當成愚蠢之人。
此后,關(guān)于干預的說法逐漸演變?yōu)椋ㄎ鞣剑┟看沃卮筮x舉中打擊反對派的大棒,不僅是俄羅斯,中國也是被妖魔化的對象。除了黨派之爭,這些說法還是(美國)一個重要的外交政策工具,可以隨時引起人們對某個國家的恐懼,讓人覺得其影響和滲透無處不在,從而助長鷹派和對抗性外交政策。因此,“干涉選舉”的指控只是美國一貫做法的演變。通過向公眾兜售“自由和民主”受到這種戢那種威脅的說法,美國以此來為自己的霸權(quán)地位和咄咄逼人的外交政策進行辯護。于是,美國稱霸全球變成了童話式的“好人VS壞人”的二元斗一無論是全球恐怖主義還是國內(nèi)恐怖主義,主題都是一樣的,包括俄羅斯和中國。
社交媒體的出現(xiàn),讓有關(guān)“干涉選舉”的說法更加風行,聲稱對手破壞選舉,指責其造成“分裂我們”“破壞民主”的政治結(jié)果。但實際上,破壞民主進程的正是此類說法,而西方公眾的真正憤怒和擔憂被“外國干涉”的幌子掩蓋忽視了。一從這個角度看,“外國干涉”已成為西方操控輿論的一種有效手段,被西方國家用來關(guān)閉所有形式的異議并控制“官方說法”。如果你的想法和別人說的不同,你的觀點就會被貶斥為是中國或俄羅斯捏造的。如今在西方,這種趨勢無論是范圍還是規(guī)模都在增長。(作者提木爾?福門科,喬恒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