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期選舉8日正式投票,選情比輿論此前預期的更加膠著。這是美國內部的事,外界原本對其具體過程和結果都沒有多大興趣關心,但這次選舉卻在國際社會引發(fā)比較普遍的擔憂。打個比喻,就好像看到離自己家不遠的地方有人打群架,有可能會被冷不丁扔出來的板磚砸著。全球化打破了時空距離。這兩年,美國內政混亂對國際局勢的破壞性外溢影響越來越明顯,制造出的麻煩實在太多了。
按照美國制度設計初衷,中期選舉原本是對執(zhí)政黨兩年表現(xiàn)的一次“期中考試”,“考題”主要是國內經(jīng)濟民生。然而這次選舉從一開始就偏了題,共和黨耿耿于懷的還是兩年前總統(tǒng)大選的結果是否“公正”,而民主黨則一再渲染選舉是對美國民主的“公投”,美國老百姓在40年來最嚴重通脹中的遭遇以及對未來經(jīng)濟衰退的擔憂反而被稀釋了。兩黨極力用意識形態(tài)語言煽動和綁架選民,這進一步加劇了選舉的不確定性和破壞性。
與美國是盟友關系的國家,擔心華盛頓政治格局變化可能導其對外戰(zhàn)略及政策的反復。當下民主黨和共和黨在俄烏沖突、氣候變化等重大國際問題上政見有所不同甚至涇渭分明,不同的黨派甚至同一黨派不同的人做出的相關決策可能千差萬別,他們不用也不愿考慮政策的穩(wěn)定性和延續(xù)性,推翻、顛覆前任的決定時不但沒有心理負擔,往往還感到洋洋得意;這種辣眼操作,世界已經(jīng)多次見證,如美國退出《巴黎協(xié)定》、伊核協(xié)議、軍備控制談判以及聯(lián)合國相關機構。美國社會分裂、政黨對立演變成美國在,國際上整體性的言而無信、反復無常,美國的政治制度又讓做出不負責任行為的決策者不用負任何責任。
被美國當作對手的國家,則對美國政黨輪替是否會對外緩和關系回歸務實理性不抱期待,也就是丟掉了幻想。同時,還對自己可能進一步成為美國激烈情緒的宣泄對象有一定心理準備。諷刺的是,這方面,美國表現(xiàn)出一種負向的確定性。.美國已成為這個時代動蕩不安的最大源頭,它用不確定性和“確定性”在兩頭給世界添堵。高度敏感、多變、神經(jīng)質、攻擊性強等等,都是美國民主最近出現(xiàn)的癥狀。由于美國是具有全球性影響的超級大國,使得美國制度得了病,全世界都要受牽連。
從令世界瞠目結舌的“國會山騷亂”到現(xiàn)在的中期選舉,已經(jīng)過去了快兩年,但美國仍然處在內部政治動蕩的延長線上,政治暴力的風險未降反升,犯罪率持續(xù)增加,社交媒體上提及“內戰(zhàn)”的內容猛增了3000%,政客競選一個比著一個激進。不僅很多美國普通民眾對這種狀況感到沮喪、焦慮,世界也為'送樣的美國捏一把汗。一家法國媒體近日在報道中期選舉時鄭重其事地問道:“美國火藥桶有爆炸的危險嗎?”這反映出了外界對美國的一個共同觀感。大家還有一個共識:中期選舉之后,美國的政治環(huán)境會繼續(xù)惡化。
美國民主制度已經(jīng)運行200多年了,客觀而言,僅憑這一項就稱得上是了不起的,但實踐顯示,人類社會區(qū)未能設計出一套可以一勞永逸、并且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完美政治制度,換句話說,從來就沒有什么“民主神話”,也不應神化美式政治制度美國民主走到今天,弊端日益凸顯,某種程度上是必然的,它同樣需要與時俱進。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國民主質量下滑的同時,它的成本卻在飆升。這次中期選睪的競選總花費預計超過167億美元,被稱為“史上最貴”。
我們一直避免評論美國中期選舉的具體情況。說句實話,有點怕被美國“沾邊賴”,倒打一耙指責我們“干涉”它的內政。事實上,真正深受美國干涉內政之苦的國家,不想、不會.、事實上也不能去干涉美國的內政。但美國的政治走向客觀上牽動著全世界的利益,大家真心希望,美國早日安定下來,還世界一個清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