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永華
本期我們來聊聊如何正確處理斷層問題,讓孩子順利平穩(wěn)地度過幼升小這個轉折期。
家長要正確理解孩子的分離焦慮,給予他們充分的理解,采用正確的方式來疏導孩子的不良情緒,告訴孩子上了小學就能交到更多好朋友,學到更多知識。為了減少孩子對小學校園的陌生感,家長可以提前帶孩子去參觀學校,多帶孩子參加集體活動,從而幫助孩子提前適應小學生活。
傾聽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是低年級學生必須學習掌握的學習習慣。同時書寫習慣也被各科老師反復強調(diào),不過家長不需要過于急躁,根據(jù)孩子自身的學習特點和耐受性,逐漸讓他感受到學習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孩子便會慢慢地進步了。
家長可以給孩子普及一些小學和幼兒園的不同之處,例如為什么要遵守班級紀律,為什么老師變嚴厲了,為什么要開始寫作業(yè)等等,讓孩子了解并理解小學與幼兒園之間的差異,讓孩子提前做好準備。但是也要掌握好尺度,給予孩子一定的信任。
家長要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給予孩子更多的認識小伙伴的機會,可以帶孩子去朋友家聚會、陪孩子參加訓練營,讓他感覺到認識新的小朋友不是件困難的事情。這樣進入小學,面對一群新的小伙伴,能盡快地融入進新的集體。
家長首先得自我調(diào)適,如果家長焦慮,孩子也會感受到壓力。家長處理好自己的心態(tài)之后,接著逐步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學習指導。一年級學生尚在學習的起跑階段,家長給以指導是必要的。但是,在指導時提醒您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指導與監(jiān)督不同,不要坐在孩子身邊沒完沒了地談話,這不僅影響了學習,還容易使孩子產(chǎn)生逆反心理;2.指導不要變成代替,有的家長對于孩子不會的作業(yè)直接告訴其答案,時間長了孩子會滋生依賴思想;3.告訴孩子如何思考,讓孩子自己去尋找答案。
家長可以鼓勵孩子盡快熟悉小學學習環(huán)境,減小孩子對學校和老師的陌生感。鼓勵孩子大膽地與人交往,培養(yǎng)孩子的交往能力。尋找更多的機會表揚和鼓勵孩子,引導他們熱愛學校、熱愛生活,明白自己是學習的小主人,是集體的一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