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芳,彭林強,薛滿,馬春利,劉亞輝,梁寬
寶雞市人民醫(yī)院兒科,陜西 寶雞 721000
支氣管肺炎是常見的兒科呼吸系統(tǒng)疾病,具有起病急、進展迅速及病情嚴重等特點[1]。由于患兒呼吸系統(tǒng)及免疫系統(tǒng)仍處于發(fā)育中,支氣管管腔相對狹窄,纖毛運動能力不足,加之血供豐富,肺泡數(shù)量少,易感染病原菌誘發(fā)肺炎[2]。目前支氣管肺炎的具體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隨著分子免疫學發(fā)展,不同血清標志物與支氣管肺炎發(fā)生發(fā)展的關系已成為臨床關注的焦點。25羥維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3]是維生素D的主要循環(huán)形式,與感染性疾病的發(fā)生密切相關,有報道顯示25-(OH)D3在肺炎發(fā)生發(fā)展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3]。免疫球蛋白是體液免疫應答的主要活性物質(zhì),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免疫球蛋白水平異常是引起支氣管肺炎發(fā)生的重要因素[4-5]。基于此,本研究探討血清25-(OH)D3、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水平與小兒支氣管肺炎嚴重程度及轉歸的關系,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寶雞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103例支氣管肺炎患兒作為研究組。納入標準:(1)符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6]中支氣管肺炎的診斷標準,經(jīng)胸部X線或CT確診;(2)年齡≤14歲;(3)病程<7 d;(4)入院前未接受相關藥物治療;(5)患兒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先天性支氣管、肺部發(fā)育不良者;(2)合并肺部腫瘤、哮喘、肺結核及異物吸入等呼吸系統(tǒng)疾病者;(3)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血液疾病、內(nèi)分泌疾病及惡性腫瘤者;(4)近期使用抗生素治療者;(5)肝、腎及心等重要臟器嚴重損傷者。另選取同期健康體檢兒童70例作為對照組。研究組中男性58例,女性45例;年齡4~10歲,平均(6.89±1.04)歲;身高1.02~1.45 m,平均(1.21±0.19)m;體質(zhì)量14.27~36.14 kg,平均(23.92±2.65)kg。對照組中男性38例,女性32例;年齡4~12歲,平均(7.06±1.13)歲;身高0.95~1.52 m,平均(1.26±0.22)m;體質(zhì)量14.03~41.25 kg,平均(24.19±2.28)kg。兩組受檢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研究方法研究組患兒根據(jù)病情嚴重程度分為輕癥組(n=65)和重癥組(n=38)。病情嚴重程度參考《兒童社區(qū)獲得性肺炎診療規(guī)范》[7]:輕癥,胸片或胸部CT未達到重度標準,無重度發(fā)熱、肺外并發(fā)癥、脫水癥、意識障礙及低血氧癥;重癥,胸片或胸部CT達到重度標準,超高熱,出現(xiàn)肺外并發(fā)癥、脫水癥、意識障、呼吸加快,血氧飽和度低于92%。根據(jù)治療1個療程后轉歸情況分為轉歸良好組(n=80)和轉歸不良組(n=23)。轉歸情況參考《諸福棠實用兒科學》[6]:轉歸良好,相關體征或癥狀消失或好轉,肺部影像學檢查結果明顯改善;轉歸不良,相關體征或癥狀無變化或加重,肺部影像學檢查結果未見改善。
1.3 檢測方法研究組患兒在入院次日及治療1個療程后、對照組兒童在體檢當日采集清晨空腹肘靜脈血5 mL,裝于干燥試管中,以3 000 r/min離心10 min(離心半徑10 cm),取上清液存于-80℃環(huán)境待測,采用透射比濁法檢測IgE、IgM、IgA水平,試劑盒購自于德國羅氏生物公司;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25-(OH)D3水平,試劑盒購自于南京森貝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4 觀察指標(1)比較研究組和對照組受檢者的血清25-(OH)D3、IgE、IgM、IgA水平;(2)比較不同病情嚴重程度患兒血清25-(OH)D3、IgE、IgM、IgA水平;(3)分析血清25-(OH)D3、IgE、IgM、IgA水平與病情嚴重程度的相關性;(4)比較不同轉歸患兒血清25-(OH)D3、IgE、IgM、IgA水平;(5)分析血清25-(OH)D3、IgE、IgM、IgA水平對患兒轉歸情況的評估價值。
1.5 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分布,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nèi)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血清25-(OH)D3、IgE、IgM、IgA水平與病情嚴重程度的關系采用Spearman相關性分析;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及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析血清25-(OH)D3、IgE、IgM、IgA水平對患兒轉歸的評估價值。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受檢者的血清25-(OH)D3、IgE、IgM、IgA水平比較研究組患兒的血清25-(OH)D3、IgA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IgE、IgM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受檢者的血清25-(OH)D3、IgE、IgM、IgA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受檢者的血清25-(OH)D3、IgE、IgM、IgA水平比較(±s)
組別研究組對照組t值P值例數(shù)103 70 25-(OH)D3(nmol/L)21.57±3.67 30.25±4.39 14.093 0.001 IgE(g/L)65.69±7.45 19.85±2.64 49.377 0.001 IgM(g/L)1.74±0.42 0.97±0.16 14.623 0.001 IgA(g/L)1.09±0.21 1.41±0.28 8.582 0.001
2.2 不同病情嚴重程度患兒血清25-(OH)D3、IgE、IgM、IgA水平比較治療前,重癥組患兒的血清25-(OH)D3、IgA水平明顯低于輕癥組,IgE、IgM水平明顯高于輕癥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的血清25-(OH)D3、IgA明顯高于治療前,但重癥組明顯低于輕癥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的血清IgE、IgM水平明顯低于治療前,但重癥組明顯高于輕癥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病情嚴重程度患兒血清25-(OH)D3、IgE、IgM、IgA水平比較(±s)
表2 不同病情嚴重程度患兒血清25-(OH)D3、IgE、IgM、IgA水平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
組別重癥組輕癥組t值P值例數(shù)38 65治療前17.36±1.51 24.03±2.39 15.475 0.001治療后26.03±2.95a 29.38±4.01a 4.485 0.001治療前77.66±3.15 58.69±3.84 25.786 0.001治療后26.07±4.59a 20.24±3.05a 7.738 0.001治療前2.13±0.26 1.51±0.19 13.910 0.001治療后1.28±0.29a 1.04±0.13a 5.768 0.001治療前0.85±0.13 1.23±0.22 9.433 0.001治療后1.23±0.17 1.39±0.21 3.992 0.001 25-(OH)D3(nmol/L) IgE(g/L) IgM(g/L) IgA(g/L)aa
2.3 血清25-(OH)D3、IgE、IgM、IgA水平與病情嚴重程度的相關性經(jīng)Spearman相關性分析顯示,治療前血清25-(OH)D3、IgA水平與支氣管肺炎患兒病情嚴重程度呈負相關,IgE、IgM與病情嚴重程度呈正相關(P<0.05),見表3。
表3 血清25-(OH)D3、IgE、IgM、IgA水平與病情嚴重程度的相關性
2.4 不同轉歸患兒血清25-(OH)D3、IgE、IgM、IgA水平比較轉歸不良組血清25-(OH)D3、IgA水平明顯低于轉歸良好組,IgE、IgM水平明顯高于轉歸良好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不同轉歸患兒血清25-(OH)D3、IgE、IgM、IgA水平比較(±s)
表4 不同轉歸患兒血清25-(OH)D3、IgE、IgM、IgA水平比較(±s)
組別轉歸不良組轉歸良好組t值P值例數(shù)23 80 25-(OH)D3(nmol/L)19.12±2.01 22.27±2.24 6.074 0.001 IgE(g/L)74.42±4.21 63.18±3.53 12.879 0.001 IgM(g/L)1.97±0.34 1.67±0.25 4.659 0.001 IgA(g/L)0.98±0.13 1.12±0.19 3.312 0.001
2.5 血清25-(OH)D3、IgE、IgM、IgA水平對患兒轉歸的評估價值由ROC曲線可知,血清25-(OH)D3、IgE、IgM、IgA聯(lián)合評估支氣管肺炎患兒轉歸情況的AUC為0.871,明顯高于四者單獨評估的0.749、0.744、0.713、0.73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圖1、表5。
表5 血清25-(OH)D3、IgE、IgM、IgA水平對支氣管肺炎患兒轉歸的評估價值
圖1 血清25-(OH)D3、IgE、IgM、IgA水平評估支氣管肺炎患兒轉歸情況的ROC曲線
支氣管肺炎主要是肺炎支原體、流感病毒或細菌感染所致,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熱、咳嗽、咳痰、肺部啰音和呼吸困難[8]。目前臨床根據(jù)病情將支氣管肺炎分為輕癥型及重癥型,輕癥型患兒病情較輕,進展為重癥型后會引起呼吸衰竭,從而累及多個臟器,危及生命安全[9-10]?,F(xiàn)階段抗感染治療逐漸應用于臨床,但重癥支氣管肺炎仍是導致患兒死亡的重要因素。因此,早期評估支氣管肺炎患兒病情嚴重程度,及時給予針對性治療,對改善轉歸具有重要價值。
25-(OH)D3是兒童生長發(fā)育的必需維生素,不僅可以調(diào)節(jié)機體鈣磷代謝,促進細胞分化,還可以改善呼吸道免疫功能[11]。國外研究發(fā)現(xiàn),維生素D不足或缺乏會增加兒童肺炎的發(fā)生風險[12]。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血清25-(OH)D3水平低于對照組,提示25-(OH)D3與支氣管肺炎的發(fā)生相關。分析原因為:25-(OH)D3水平過低會減少T淋巴細胞數(shù)量,對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造成不良影響,導致機體對感染的防御力降低,從而提高病原菌感染風險。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重癥組血清25-(OH)D3水平低于輕癥組,表明25-(OH)D3可作為評估兒童支氣管肺炎病情進展的參考指標。25-(OH)D3可以影響過敏性免疫調(diào)控過程,抑制T細胞增殖及炎癥反應,當機體發(fā)生支氣管肺炎后,患兒需要消耗大量的25-(OH)D3,抑制炎癥反應激活,故重癥型患兒對25-(OH)D3的消耗量增加,血清25-(OH)D3水平顯著降低。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治療前血清25-(OH)D3水平與支氣管肺炎患兒病情嚴重程度呈負相關,證實了患兒血清25-(OH)D3水平與疾病嚴重程度具有相關性,與王字舉等[13]研究結果相符。
免疫功能損傷是引起支氣管肺炎的重要因素,活化Β細胞釋放的免疫球蛋白可以通過選擇性結合特異性抗原,或中和病原菌分泌的毒素,發(fā)揮抗感染作用[14]。既往研究發(fā)現(xiàn),支氣管肺炎患者體內(nèi)Β細胞在病原菌刺激下會產(chǎn)生免疫球蛋白,引發(fā)機體病理性免疫反應[15]。免疫球蛋白包括IgE、IgM、IgA,其中IgE在感染性疾病患者體內(nèi)呈升高狀態(tài),可用于反映疾病嚴重程度。IgM在免疫防御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有報道顯示肺炎患兒病情嚴重程度與IgM水平密切相關[16]。IgA屬于黏膜局部免疫抗體,其水平降低會導致呼吸道對病毒的抵抗能力降低,增加病原菌感染風險。本研究發(fā)現(xiàn),研究組血清IgE、IgM水平高于對照組,IgA水平低于對照組,提示支氣管肺炎患兒體內(nèi)存在明顯免疫功能損傷。分析原因為:免疫球蛋白水平異常會加重機體炎癥反應,而持續(xù)性炎癥反應損傷免疫功能,形成惡性循環(huán)。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重癥組血清IgE、IgM水平高于輕癥組,IgA水平低于輕癥組,提示檢測IgE、IgM、IgA水平有利于判斷支氣管肺炎患兒的病情嚴重程度。由ROC曲線可知,血清25-(OH)D3、IgE、IgM、IgA評估支氣管肺炎患兒轉歸情況的AUC分別為0.749、0.744、0.713、0.735,提示血清25-(OH)D3、免疫球蛋白水平對支氣管肺炎患兒轉歸情況具有一定的預測價值,但四者聯(lián)合評估的AUC為0.871高于四者單獨評估,表明四者聯(lián)合可以明顯提高評估價值。
綜上所述,支氣管肺炎患兒血清25-(OH)D3、IgA水平降低,IgE、IgM水平升高,四者與疾病嚴重程度具有相關性,聯(lián)合檢測對評估患兒轉歸具有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