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通訊員 邊緣
擴種大豆和油料是我國農業(yè)結構調整的重點方向,而玉米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也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有限的耕地上,既要保玉米,又要保大豆,這就需要技術創(chuàng)新來解決這個問題。
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就是這樣一項創(chuàng)新技術,應用這項技術不但能提高玉米的產(chǎn)量,還能獲得大豆的額外收益,同時也達到了固肥增效的目的。該技術已經(jīng)在我國西南地區(qū)多次試點。在解決了“玉米和大豆打架”的問題之后,種植戶既收獲了玉米,又收獲了大豆,還省出了每畝600元的化肥費用,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顧名思義,就是將玉米和大豆兩種農作物進行間作,采用寬窄行田間布置的方式,實現(xiàn)玉米和大豆兩種作物的帶狀間作套種。利用間作形成兩種作物之間和諧共生的鑲嵌結構,從而達到適應機械化作業(yè),提升農作物經(jīng)濟效益的目標。
在具體操作上,可以同時播種玉米和大豆,也可以先播種玉米,在玉米生長中后期套播大豆。
這種復合種植的方式能夠在不遮蔽光線的情況下,同時滿足玉米和大豆兩種作物的生長需要。
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方式已試點多年,尤其在西南地區(qū),目前全國種植面積已達到700多萬畝,其種植模式和種植技術已經(jīng)基本成熟。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與畜牧業(yè)的發(fā)展,人們對大豆的需求逐漸增加,光靠進口大豆,無法完全滿足需求。按每年的大豆進口量計算,完全實現(xiàn)大豆自給預計需要超過6億畝的土地。但由于作物生長規(guī)律,大豆與玉米天然存在爭地問題。也就是說,這6億畝地種了大豆就種不了玉米,種了玉米就種不了大豆。而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的最大好處,就是能夠解決大豆玉米爭地的問題。
在采用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后,能夠實現(xiàn)玉米基本不減產(chǎn)、能穩(wěn)產(chǎn),同時又多收一季大豆,每畝地可多收大豆100 ~150千克。另外,這項技術的生態(tài)效益也非常明顯。大豆根瘤菌具有固氮和施肥的功能,每畝可減少純氮用量4 ~6千克,增收節(jié)支400 ~600元,無形中等于增加了400 ~600元的化肥價值。
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的技術要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選用耐陰性好、抗倒伏能力強的玉米和大豆高產(chǎn)品種,也就是在弱光條件下也能完成其正常生長發(fā)育的優(yōu)良品種。
采用寬窄行種植法,也就是將現(xiàn)行耕法的均勻壟改成寬行與窄行交叉的方法。適宜的環(huán)境與合適的生長距離,能將光能進行最大限度的利用。
注意把控氮肥的用量和施肥的位置。施肥位置要注意靠近玉米種植行,大豆底肥不需要施加氮肥,針對生長旺盛的大豆還需要注意肥料的用量。
在兩種作物苗播下后,還需要做好除草工作和病蟲害防治工作。玉米病蟲害防治只需要根據(jù)當?shù)爻R?guī)技術進行,大豆病蟲害的防治要注意嚴格控制藥物的稀釋比例和用量。
考慮到我國南北的具體水土以及氣候等因素的不同,在使用該技術的時候,還需要注意時令的配合,北方應比南方晚10 ~15 天。遭遇惡劣干旱或者倒春寒的不利因素時,也需要適當調整。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