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婧
高脂血癥是老年群體中十分常見的疾病,會導致患者的血脂水平上升,影響內循環(huán)[1]。根據中醫(yī)辨證論治,高脂血癥可以分為多種類型,比如脾虛濕盛、氣血不足、肝腎陰虛等[2]。其中,痰瘀型高脂血癥也是較為常見的情況,痰瘀型高脂血癥患者往往表現出胸悶心悸、嘔惡痰涎等情況[3],長此以往患者會有肢體困重、食欲不振、動脈硬化等情況,對患者的身體健康、日常生活均有不利影響,尤其是老年患者,更要及時進行治療[4]。臨床治療高脂血癥的常用藥物有阿托伐他汀等,可有效減輕患者不適,也有學者提出結合應用中醫(yī)湯劑進行治療,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本研究擬用芪參歸龍飲來進行合并治療,觀察分析芪參歸龍飲聯合阿托伐他汀治療痰瘀型高脂血癥老年患者的臨床療效,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2020年3月—2021年3月進行此次研究,整理68例患者資料,均為遼寧省大連市公安醫(yī)院與合作單位共同收治的痰瘀型高脂血癥患者,根據患者治療方法的不同進行分組處理,即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病例數為34例。2組患者基礎資料如下:觀察組中男性病例數17例,對照組為16例,2組中女性的病例數分別是17例和18例;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年齡最小分別是62歲和61歲,2組中年齡最大的分別是79歲和78歲,觀察組的平均年齡為(70.3±2.3)歲,對照組為(70.5±2.4)歲,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中高脂血癥病程最短約為1個月,最長達13個月,平均(7.5±1.1)個月;對照組患者的高脂血癥病程最短約為2個月,最長達12個月,平均病程為(7.3±1.2)個月,2組患者病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標準納入標準[5]:①符合痰瘀型高脂血癥診斷標準的患者;②患者在接受治療和隨訪調查期間,神志清晰、自主配合;③患者的數據資料完整,無中途退出的情況;④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方法對照組:給予患者阿托伐他汀鈣片(廠家:北京嘉林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國藥準字H19990258;規(guī)格:0.01 g),每晚口服,1片/d,療程60 d。觀察組同樣使用阿托伐他汀鈣片,用法用量相同。并在此基礎上使用芪參歸龍飲進行治療,藥物組成:黃芪30 g,當歸20 g,丹參20 g,生山楂10 g,川芎、地龍、人參、炙甘草各9 g,荷葉12 g,砂仁、檀香各3 g。冷水完全浸泡約30 min,然后大火煮開,使用文火進行煎制,共煎制2次,得到200 ml的藥液。每日1劑分2次服用,100 ml/次,早晚飯后溫熱服用,每次藥液中加入三七粉3 g沖服。療程為2個月。
1.4 觀察指標療效評價:治療完成后,觀察到患者的臨床相關癥狀基本消失,無明顯不適,即判定為顯效;若患者治療完成后,仍然存在一定的黃色瘤、胸悶、胸痛等情況,還需繼續(xù)用藥治療,即為有效;如果在療程結束后患者的病情改善情況微弱,或者更加惡化,則屬于治療無效[7]。
心功能:分別在治療前后對觀察組和對照組進行心功能檢測,主要記錄患者的左房前后徑(LAD)、左房左右徑(LAT)、左房上下徑(LAL)等數據,通過超聲心動圖來獲得結果。還有患者的左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等,應用雙平面Simpson法來進行測定,取患者治療前后的檢測結果進行比較。
血脂水平:治療前將患者的總膽固醇、三酰甘油等血脂指標進行檢測記錄,了解治療前的情況后。于治療后6個月再次進行檢測評估,分析患者在不同時間點的血脂水平[8]。
不良反應:治療期間記錄2組患者不良反應的類型、病例數等,將總的發(fā)生率進行組間比較。
2.1 2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4.12%,高于對照組73.5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老年高脂血癥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例,%)
2.2 2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比較2組患者LAD、LAT、LAL、LVESD、LVEDD治療前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6個月,2組患者的LVESD、LAD、LAT、LAL等水平有所改善,觀察組患者的檢測結果更優(yōu),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老年高脂血癥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比較
2.3 2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水平比較以血脂水平(TCHO、 TG、HDL-C、LDL-G)為觀察項目,治療前觀察組與對照組的患者血脂水平較高,且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治療后患者病情改善,觀察組檢測結果優(yōu)于對照組,此階段觀察組與對照組的各項指標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老年高脂血癥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水平比較
2.4 2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隨訪記錄2組患者治療的安全性顯示,觀察組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的僅有1例,表現為腹瀉的情況,占2.94%;對照組中,出現不良反應的患者一共8例,且癥狀有所不同,總發(fā)生率為23.53%,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2組老年高脂血癥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例,%)
近年來,高脂血癥的發(fā)生率越來越高,導致高脂血癥的致病因素也非常多,比如患者攝入了過多的脂肪,導致機體在代謝過程中逐漸發(fā)生血脂異常的情況。臨床上通常可以根據高血壓病的發(fā)生原因,分類為原發(fā)性高脂血癥和繼發(fā)性高脂血癥。原發(fā)性高脂血癥患者通常是受到遺傳影響,這類患者往往存在一定的家族聚集性,親屬遺傳導致血脂異常。還有的患者長時間保持著不良的飲食習慣,缺乏體力活動,軀體肥胖,長年抽煙酗酒,也會導致血脂水平逐漸上升,大大提升高脂血癥的發(fā)生率。而繼發(fā)性高脂血癥有所不同,如果患者本身存在一些代謝疾病,比如糖尿病、甲減、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都會導致患者的血脂代謝受到影響,進而引發(fā)高脂血癥的病癥。此外,一些藥物的長期使用,也會引發(fā)高脂血癥的情況,比如糖皮質激素、β受體阻滯劑等。針對高脂血癥的治療也成為了臨床研究中的重點內容,西藥治療具有起效快、療效好等優(yōu)點,隨著中醫(yī)學的發(fā)展,中西醫(yī)結合的療法也逐漸推廣開來。
臨床常用的治療高脂血癥藥物以阿托伐他汀等為主,阿托伐他汀在治療高脂血癥的過程中,可以對患者體內的HMG-CoA還原酶產生明顯作用,抑制其生成,從而幫助患者降低甲羥戊酸水平,改善機體的血脂代謝,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9]。中醫(yī)在治療高脂血癥的過程中,核心在于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來進行治療,中醫(yī)認為,高脂血癥患者通常飲食不節(jié),容易痰濁內生,老年患者更容易出現痰積血瘀的情況,若治療不當,容易引起患者虛損、眩暈,痰濁長期滯留在體內,嚴重影響其身體健康。針對痰瘀型高脂血癥患者來說,結合使用中藥方劑芪參歸龍飲來進行治療,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芪參歸龍飲中黃芪、丹參可以幫助患者益氣固表、活血祛瘀,人參、川芎等可以行氣開郁、補脾益肺,大大改善患者的痰瘀癥狀[10]。另外,還有柴胡、枳殼等藥物,幫助患者疏肝解郁、理氣寬中,能夠及時減輕患者的病痛困擾。
在本次研究中,隨機抽取了68例符合要求的痰瘀型高脂血癥老年患者進行分組試驗,給予單獨用藥和聯合用藥的治療方案,觀察2組患者之間的差異。結合試驗觀察的結果來看,芪參歸龍飲和阿托伐他汀治療下,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較好的改善,不僅提升治療的有效率,還能幫助患者改善心功能,及時減輕患者身體不適。此外,中西結合用藥下,患者的血脂水平均有了一定的降低,血脂代謝功能得到提升。此外,該組患者中出現不良反應 的情況較少,僅有1例,治療的安全性高。
綜上所述,對老年痰瘀型高脂血癥患者結合使用芪參歸龍飲和阿托伐他汀治療的效果較好,不僅有效減輕患者的病痛困擾,幫助患者調理血脂水平,還能由內到外讓患者的氣血運行得到改善,推廣價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