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萌
雕刻在我國是一門傳統(tǒng)技藝,除了常見的玉雕、石雕、木雕、磚雕以外,作為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蛋雕近年來也頗受歡迎。近日,《科學導報》記者在大同市靈丘縣蛋雕藝人張棟梁家見到了這門技藝。在他靈巧的雙手下,平淡無奇的蛋殼被賦予了豐富的內(nèi)容。
1987年出生的張棟梁從小就對與藝術設計有關的東西情有獨鐘。2011年,他從網(wǎng)上搜索工藝圖片時,驚奇地發(fā)現(xiàn)了蛋雕這種工藝,帶著強烈的好奇心,他搜索出蛋雕的制作流程和方法,并開始嘗試動手雕琢。
喜歡和擅長是兩碼事,喜歡歸喜歡,真的上起手來可不容易。張棟梁說,蛋雕首要的工作是選材,一枚好的雞蛋是作品成功的先決條件,無斑點光滑的紅皮雞蛋最為上乘,這樣的雞蛋能雕刻出色彩分明、栩栩如生的蛋雕藝術作品。為了選擇色澤均勻、大小薄厚適當?shù)牡皻ぃ上涞碾u蛋被他搬進家。
張棟梁說:“剛開始學習蛋雕的頭一個月,我家天天吃雞蛋,家里人都吃煩了。”回憶起開始學雕蛋的情形,張棟梁忍俊不禁。
抽取蛋黃蛋清,對蛋殼進行消毒處理是第一步,這個環(huán)節(jié)的工作要提前做,然后就是細心地清洗晾曬,接下來的繪圖和雕刻工序更是馬虎不得,需要保持安靜和全身心投入。往往到了深夜,家人都休息了,張棟梁才一個人鉆進小工作間,打著臺燈開始蛋雕工作。
做蛋雕的蛋殼底部得平,去殼需要先畫線圈圈。但往往球面變形太厲害,又沒有儀器,找圓心全憑經(jīng)驗和眼力?!耙痰膬?nèi)容用鉛筆畫在上面,再雕刻和繪畫。哪面雕刻哪面繪畫,面積分別需要多大都需要提前設計?!睆垪澚赫f,繪畫的難度小些,一般需要一天的時間,雕刻則往往要費兩三天的功夫,而且稍有失誤,就會一刀毀掉整枚蛋。
“雞蛋蛋殼厚度在0.3毫米左右,不能使勁捏,勁用小了蛋殼撬不掉,用大了殼會破,沒有一處敢隨便碰著,非要耐得下性子穩(wěn)得住神才出得了活兒。要把它雕刻成藝術品,從挑選、鉆洞、清洗、雕刻以及最后的裝飾,要經(jīng)過二十多道工序,有一點兒差錯就前功盡棄了。有的時候好不容易做完了,卻不小心掉地上了,那也沒辦法?!睆垪澚赫f,做蛋雕精微細密,出手必須恰到好處。
剛開始學蛋雕時,由于把握不好用刀力度,張棟梁幾乎沒有完成過一件成形的作品。盡管如此,他并沒有灰心,雕壞了,重來。沒有師傅教,就自己琢磨。張棟梁說,讓他深有體會的還有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刻刀是蛋雕的主要工具,在薄薄的鈣質(zhì)蛋殼上動刀,必須有一套鋒利精巧的刻刀,因為在雕刻過程中要求用力勻稱、削刻快捷、精準無誤,稍有不慎就會蛋破工廢。于是,他開始試著打磨刀具,但都失敗了。經(jīng)過多次拜訪鐵匠和一些車工師傅,他慢慢地學會了磨制刀具。
最初張棟梁只是在雞蛋上做些簡單的刻字工藝,慢慢地技術熟練后,他開始嘗試做復雜的工藝,如為蛋殼做些底座、加些裝飾等,蛋殼也由雞蛋拓展到鴨蛋、鵝蛋,甚至是鵪鶉蛋,就連家里的葫蘆和酒瓶都被張棟梁雕刻上了美麗的圖案。
在小小的蛋殼上雕刻出一幅圖案,這是一件很傷腦筋的事,要根據(jù)自己的藝術思維,參照美術作品繪制出適應蛋雕的圖畫文案。有了圖畫文案之后,再將文案拓印在蛋殼上。最后是集中精力,謹慎仔細地雕刻??桃患玫淖髌芬馁M三四天工夫。圖案簡單的半天就能完成一個作品,圖案復雜的十天八天是常有的事。
十多年來,張棟梁手中雕刻壞了的雞蛋有上萬枚,成品不足十分之一。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藝術成就得到了社會認可。2012年,作品“飛龍在天”榮獲山西省殘聯(lián)和文聯(lián)主辦的山西省殘疾人書法繪畫手工藝作品比賽手工藝類三等獎。2017年,作品“中國夢”榮獲大同市政法系統(tǒng)“護核心,見行動、鑄忠誠”主題書畫攝影大賽二等獎。2017年,作品“高瞻遠矚文案組合”在山西省總工會、山西省城鎮(zhèn)集體工業(yè)聯(lián)合社舉辦的“推進供給側改革,促進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首屆全省職工手工藝品展評活動”中榮獲“優(yōu)秀獎”。2018年,17件作品被靈丘縣博物館收藏。
張棟梁說:“蛋雕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修養(yǎng),它能讓你在作品創(chuàng)作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苯?jīng)張棟梁的精心雕刻,小小蛋殼上呈現(xiàn)出花鳥蟲草、龍鳳騰圖、人物山水等精美圖案,擺上展廳雅堂如同美麗盛開的藝術之花,許多人因此慕名前來請他雕刻。他不慌不忙,以刀代筆,游刃薄卵,懷著一顆沉靜之心,慢慢做著自己喜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