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胖生
心理資本是個體在成長、發(fā)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能夠激發(fā)個體積極行為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青年官兵心理資本包括自我效能——在面對充滿挑戰(zhàn)性的任務時,有信心并愿意付出努力追求成功;樂觀——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事件做積極的歸因;希望——能制訂現實而有挑戰(zhàn)性的目標,對目標鍥而不舍,必要時能調整目標及路徑;韌性——對困難和逆境的良好適應能力。加強青年官兵心理資本管理,對促進官兵心理健康、實現組織管理目標和提升部隊戰(zhàn)斗力具有重要作用。
青年官兵自我效能感越強,對挑戰(zhàn)性目標就越有興趣,對目標完成也越有信心,因而更容易取得成功。一要體驗成功。自我效能與個體工作勝任相關,勝任工作的人容易獲得信心,而能力不足常會降低自信。管理者要知人善任,把合適的人用在合適的崗位,在安排工作時盡量結合官兵的興趣愛好和特長,讓他們做自己擅長的事;或者把任務分解,讓官兵經常體驗小成功、小成就;也可以通過經驗分享、軍人榮譽墻等形式,激發(fā)官兵榮譽和自信。二要積極反饋。經常的消極反饋或負面評價,通常會動搖官兵自我效能。要建立開放、包容的組織文化,營造積極、接納、容錯的良好氛圍,多用“你能夠做到”“在……工作中,你做得很好”等激勵方式,通過真心賞識、真誠鼓勵等積極反饋強化官兵的自我效能。三要強化身心喚醒。官兵的身心狀態(tài)也會影響自我效能,幸福、愉快、高興等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和感覺舒服、健康良好的身體狀態(tài),能增強信心和自我控制感;痛苦、失望、傷心等消極的心態(tài)和疲勞、厭倦等不良的身體狀態(tài),會讓人悲觀無助、信心不足。要經常組織身心放松、加強溝通交流、開展文體活動等,激發(fā)官兵的身心喚醒,提高自我效能。
青年官兵樹立希望,能夠明晰奮斗目標,激發(fā)工作動力,加強自我管控。一要強化使命擔當。組織的愿景與個體內心愿望契合時,會產生強大的內驅力,使人愛崗敬業(yè)、積極奮進。要強化青年官兵強軍興軍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端正價值追求,夯實職業(yè)認同,激發(fā)官兵的動機水平和不懈努力。二要設置合理目標。合理的目標能激發(fā)和保持官兵的希望水平。目標設置要符合官兵客觀實際,“跳一跳,摘桃子”,目標太高或太低都不行;目標要具體量化,分步實施,如將其分解為月目標、周目標,這樣更有利于希望的強化;目標要和官兵一起制訂,激發(fā)官兵內心認同和對目標的自我管理;當目標受阻或實現目標的方法路徑不再可行時,應引導官兵在合適的時機、采取合適的替代方法,對目標及路徑進行調整優(yōu)化。三要加強指導訓練。具體的指導和經常的訓練可以提高官兵希望水平。如讓較高希望水平的官兵與較低希望水平的官兵結成“希望伙伴”,組織他們參與結構性練習和進行目標定位討論,如什么是高希望水平的目標、如何制訂這些目標、怎樣把目標與現實生活相結合、當目標實現遇到可能障礙時怎么辦,等等。
現實性樂觀并不否定客觀實際,而是幫助官兵樹立一種理念,人在面對挫折或失敗時要尋找積極樂觀的解釋。一要采取問題中心應對方式。引導官兵在遇到問題和困難時,不要否認或逃避,要正視問題,積極尋找應對策略,尋求可靠的建議和幫助,增加面對消極事件的適應能力。二要合理歸因。引導官兵合理歸因,寬容過去,即學會重新評價和接納自己過去的錯誤、挫折和失?。恍蕾p現在,即學會感激和滿足當前訓練、工作和生活中的積極面;擁抱未來,將未來的不確定視為成長和發(fā)展的機會,并采取積極的態(tài)度迎接。三要消除樂觀偏差。受自我中心主義和聚焦主義影響,官兵容易產生“好事更垂青于自己,壞事更眷顧他人”的樂觀偏差,樂觀偏差有助于官兵培養(yǎng)積極的信念和保持高水平的自尊,但也容易導致官兵從事無保護的訓練行為、沒有預防措施的不安全行為和其他冒險行為,進而導致事故的發(fā)生。管理者要引導官兵合理歸因,尋求客觀解釋,保持現實性樂觀和清醒,消除樂觀偏差。
心理韌性有利于官兵在遇到挫折或逆境時不退縮、不氣餒,良好適應,迅速復原。一要強化積極認知。引導官兵明白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遇到困難和挫折在所難免,要學會與問題共生存;引導官兵把問題困難視為對生命的挑戰(zhàn)而不是威脅;引導官兵挑戰(zhàn)個體潛能,既能適應順境中的重大積極事件,也能適應逆境中的重大消極事件。二要加強韌性訓練。結合軍事訓練,在練技術、練戰(zhàn)術的同時練作風、練紀律、練意志;利用部隊實戰(zhàn)化訓練和執(zhí)行重大任務等時機,構設復雜問題情境,增強應對挑戰(zhàn)、克服困難、超越自我的信心勇氣;強化抗挫折、抗壓力心理訓練,如心理宣泄、正念訓練和腹式呼吸訓練等,培養(yǎng)青年官兵的抗壓能力。三要尋求社會支持。引導官兵認識社會支持的重要作用,在面對困境個人無法解決的時候,要主動尋求幫助與支持。朝夕相處的戰(zhàn)友是很好的傾訴對象,家庭、父母永遠是避風的港灣,各級組織始終是堅實的依靠,引導官兵主動尋求幫助,積極渡過難關,迅速從逆境中復原并取得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