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次仁吉宗葛瑞東張鑫米志遠章朝暉王丹
拉薩高海拔低氣壓強日照的超高原地理環(huán)境,給本地常住人口和高原旅行者的身體帶來諸多健康及安全隱患。低壓低氧對機體各個系統(tǒng)均有影響[1-4]。海拔1 800 米以上,記憶力開始受到影響,5 000 米開始出現(xiàn)記憶力降低。海拔1 500 米思維能力開始受損,海拔3 000 米思維能力全面下降且判斷力受損最為明顯,海拔4 000 米語言書寫功能受損嚴重,海拔7 000 米意識逐漸喪失。健康體適能是指個體在應對日常生活、工作、環(huán)境及突發(fā)事件等因素時,人的軀體(生理)、心理和社會等方面應變能力的完好狀態(tài)[5]。體適能常用于對不同人群的健康評價,心肺耐力是健康體適能的核心概念[6-8]。在軀體健康體適能評價中,常涉及5 個一級指標,在所選定的一級指標之下設置多個二級指標,二級指標的選取根據(jù)人群年齡、性別等特征的不同而異[9-10]。有研究表明,體適能訓練對提高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肌力耐力、體脂成分、柔韌性及心理健康有積極影響[11-12]。為了引導高原居民科學健身,改善身體素質,城關區(qū)文化和旅游局聯(lián)合中日友好醫(yī)院開展高原健身和訓練相關研究,本研究是為了構建久居超高海拔高原地區(qū)健康體適能的評價指標體系。
研究邀請26 位專家,來自北京和拉薩8 家單位,包括北京體育大學、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首都體育學院、中日友好醫(yī)院、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yī)院、拉薩市實驗小學、拉薩市城關區(qū)政府和拉薩市城關區(qū)拉魯小學。其中,高級職稱14 位,平均工作年限(14.1±7.4)年,對研究內容很熟悉或比較熟悉的專家有24 位,占總數(shù)的92.3%。
以“ 體 適 能”“ 評 價 指 標”“ 構 建”“physical fitness”“evaluation index”和“construction”等為檢索詞,在中國知網(wǎng)、萬方、Google Scholar 等數(shù)據(jù)庫進行檢索,全面系統(tǒng)地查找、篩選和收集相關的文獻資料,進行研究和分析,了解相關領域研究現(xiàn)狀。
針對研究設計、目標人群、指標的選取原則、指標池、分析指標、指標的修改標準、咨詢問卷等,邀請3 位相關領域的專家進行開放式討論,重點形成評價體系的指標池。安全性是指標選取的主要原則之一,重點考慮超高原地理環(huán)境對安全的影響。
在北京和拉薩各選擇2 位專家進行訪談,課題組成員采用一對一的方式同專家進行深入交流和探討,確定準備進入德爾菲法專家咨詢的檢測指標以及咨詢問卷。初擬的評價指標體系分為二級,一級指標5 個,二級指標15 個。
根據(jù)專家選擇標準,邀請26 位專家,針對上述初擬的評價指標體系,從每個指標的重要性、可行性和指標權重3 個緯度分別進行評價,以書面形式征求和匯總專家意見,共進行2輪的專家咨詢,嚴格按照提前確定的指標修改標準調整評價指標體系及組成指標。
專家積極系數(shù):用咨詢問卷的回收率來表示。專家權威程度系數(shù):根據(jù)咨詢問卷中的專家對評價指標的熟悉程度和判斷依據(jù)兩個因素分別賦值來計算。專家意見協(xié)調系數(shù)(肯德爾系數(shù)):采用多個樣本的非參數(shù)檢驗(Kendall W 檢驗)來計算。指標變異系數(shù):根據(jù)指標的標準差和均數(shù)來計算。指標權重系數(shù):根據(jù)專家評分均值計算,把歸一化處理結果作為指標權重系數(shù);二級指標權重系數(shù)根據(jù)一級指標權重系數(shù)值算出復合權重系數(shù)值。
采用SPSS 21.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使用(±s)表示,計數(shù)資料使用n(%)表示。指標修改標準:(1)變異系數(shù)(coefficient variation,CV),一級指標的刪除標準是,重要性或可行性的CV 值>30%,或指標權重的CV 值>50%;(2)二級指標的刪除標準是,重要性或可行性的CV 值>25%,或指標權重的CV 值>40%。
兩輪咨詢均發(fā)出26 份問卷,回收問卷和有效問卷均為26份,專家積極系數(shù)值均為100%。專家權威程度系數(shù)由熟悉程度系數(shù)和判斷依據(jù)系數(shù)兩因素決定,兩個系數(shù)最高的均為心肺耐力,數(shù)值分別為0.900 和0.829。5 個一級指標的專家權威程度系數(shù)的均值為0.826。
2.2.1 第1 輪專家咨詢的意見協(xié)調系數(shù)(肯德爾系數(shù)) 5個一級指標權重的肯德爾協(xié)調系數(shù)值為0.593,15 個二級指標和20 個全部指標的專家意見協(xié)調系數(shù)值分別為0.415 和0.481,表明專家意見的一致性水平可以接受。
2.2.2 5 個一級指標重要性、可行性和指標權重的變異系數(shù) 指標變異系數(shù)(CV)反映專家意見的協(xié)調程度,見表1,重要性的CV 值最小的是心肺耐力,可行性的CV 值最小的是身體成分,指標權重的CV 值最小的是肌肉適能。
表1 第1 輪5 個一級指標重要性、可行性和指標權重的變異系數(shù)
2.2.3 15 個二級指標重要性、可行性和指標權重的變異系數(shù) 如表2 所示,重要性方面,超過刪除標準的是下肢柔韌性(SR 測試)和選擇反應時;可行性方面,超過刪除標準的是12 min 耐力跑、下肢柔韌性和選擇反應時;指標權重,超過刪除標準的是仰臥起坐、下肢柔韌性和選擇反應時。
表2 第1 輪15 個二級指標重要性、可行性和指標權重的變異系數(shù)
2.2.4 第1 輪專家咨詢指標體系的篩選結果 根據(jù)修改標準,刪除下肢柔韌性(SR 測試)、選擇反應時、12 min 耐力跑和仰臥起坐。保留原有5 個一級指標,15 個二級指標調整為11 個,進入第二輪專家咨詢。
2.3.1 第2 輪專家咨詢的意見協(xié)調系數(shù) 二級指標權重的肯德爾協(xié)調系數(shù)值由0.415 上升到0.571,全部指標權重的專家意見協(xié)調系數(shù)值則由0.481 上升到0.724,說明專家意見的一致性水平已經達到比較強的程度。
2.3.2 5 個一級指標重要性、可行性和指標權重的變異系數(shù) 與第一輪相比,見表3,一級指標3 個維度的CV 值均明顯下降,重要性的CV 值最高為17.82%,可行性的CV 值均下降到15.0%以下,指標權重的CV 值最高為31.90%。
表3 第二輪5 個一級指標重要性、可行性和指標權重的變異系數(shù)
2.3.3 11 個二級指標重要性、可行性和指標權重的變異系數(shù) 如表4 所示,11 個二級指標的CV 值均明顯低于修改標準,說明專家意見的一致性水平已經比較強,德爾菲專家咨詢法獲得比較理想的結果。
表4 第2 輪11 個二級指標重要性、可行性和指標權重的變異系數(shù)
2.4.1 評價指標體系及其組成指標的確定 經過德爾菲法兩輪專家咨詢,筆者成功構建了久居超高海拔高原地區(qū)(拉薩)健康體適能的評價指標體系,包括5 個一級指標和11 個二級指標,見表5。
2.4.2 評價體系各指標權重系數(shù)的計算 如表5 所示,5 個一級指標及其權重系數(shù)分別為身體成分(0.228 8)、心肺耐力(0.273 1)、肌肉適能(0.198 1)、柔韌素質(0.144 2)和平衡能力(0.155 8)。
表5 評價體系的指標組成及其權重系數(shù)
2.4.3 指標體系評價方法的確定 評價方法采用單項評分和綜合評分相結合,單項指標的評價標準參照我國或國際現(xiàn)有標準,綜合評分是用單項評分乘以指標權重系數(shù),最后進行加和得到評分。
考慮到超高原地理環(huán)境對居民健康和安全的影響[1-4],本研究最大的創(chuàng)新是構建健康體適能的評價指標體系,為進一步開展高原健身和訓練相關研究提供理論基礎。其次,研究納入了北京和拉薩兩地4 個相關領域的26 位專家,既考慮到北京專家的頂級層次和理論基礎,也考慮到拉薩專家的實踐經驗,既考慮到體育學專家的體適能專業(yè)基礎,也考慮到健身訓練/健康管理專家和醫(yī)學專家對健康的專業(yè)理解,做到多方面的兼顧和融合。
研究充分考慮了拉薩專家實踐經驗的價值及其對研究結果的影響,邀請的專家有11 位來自拉薩,占比超過4 成。專家工作或研究領域的組成,體育研究與教學14 位(53.8%),健身訓練/健康管理6 位(23.1%),體育學占比超過一半,充分發(fā)揮體育學在本研究中的主導作用。與北京相比較,拉薩的專家相對較為年輕、專業(yè)職稱和學歷相對較低,但是第二輪專家咨詢的肯德爾協(xié)調系數(shù)值為0.724,說明專家的選擇和組成是合理的。
最終的評價指標體系包括5 個一級指標和11 個二級指標,5 個一級指標分別為身體成分、心肺耐力、肌肉適能、柔韌素質和平衡能力。心肺耐力作為健康體適能的核心指標[6-8],權重系數(shù)值最高,前3 個一級指標的權重系數(shù)總和達到0.70。身體成分、心肺耐力和肌肉適能的二級指標中,權重系數(shù)最高的分別為身體質量指數(shù)、肺活量體質量指數(shù)和下肢耐力。
目前的指標評價體系中,柔韌素質和平衡能力的二級指標均只納入1 個,導致這2 個一級指標下的單個二級指標的權重系數(shù)甚至超過了心肺耐力二級指標的權重系數(shù)值。其主要原因在于專家對柔韌素質和平衡能力評價指標意見的一致性程度較低,缺乏公認的評價指標。因此,柔韌素質和平衡能力一級指標及其二級指標將是指標評價體系后續(xù)修正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