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廣蕊 紀志芳 田勇
100018 北京市第一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急診科,北京
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PSVT)是起源于希氏束或希氏束以上,靜息心率>100 bpm,是臨床常見的心律失常,其發(fā)生率約為35/10萬[1-2]。PSVT的治療方法包括刺激迷走神經、藥物、射頻消融。心臟自主神經系統(tǒng)功能失衡與PSVT 的發(fā)生密切相關,相關指南仍然推薦刺激迷走神經作為治療PSVT 的首選方法,但缺乏操作標準或有一定危險,成功率較低[3-4]。耳穴壓豆作為中醫(yī)傳統(tǒng)療法,通過刺激耳穴刺激耳甲區(qū)的迷走神經,糾正自主神經的失衡狀態(tài),治療心律失常。本研究旨在分析急診PSVT 患者的臨床特征,研究耳穴壓豆對PSVT 轉復的影響,并總結我院急診PSVT藥物治療的現狀,以期為急診室治療PSVT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6年6月-2019年5月北京市第一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收治的76例PSVT 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8 例。觀察組男18 例,女20 例;平均年齡(59.11±13.27)歲;入院時心率(181.5±11.31)次/min;基礎疾病:高血壓16 例,糖尿病34例,冠心病30例。對照組男20例,女18例;平均年齡(57.87±15.81)歲;入院時心率(181.85±10.61)次/min;基礎疾病:高血壓12 例,糖尿病27 例,冠心病25例。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同意。
納入標準:參照美國心臟病學會(ACC)/美國心臟協會(AHA)及心律學會(HRS)于2015年10月聯合發(fā)布的新版《ACC/AHA/HRS 成人室上速處理2015 指南》的標準,結合心電圖明確診斷為PSVT的患者[1]。
排除標準:急性心肌梗死、心房顫動、心房撲動、預激綜合征、急性左心衰竭、心室顫動、室性心動過速以及出現血流動力學異常的快速性心律失?;颊摺?/p>
方法: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規(guī)12 導聯心電圖檢查明確診斷PSVT,常規(guī)給予心電監(jiān)護、吸氧、建立靜脈通路,根據病情給予糾正電解質紊亂、擴血管、降壓等對癥治療。對照組抗心律失常藥物應用普羅帕酮、胺碘酮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耳穴壓豆治療。用75%的酒精常規(guī)消毒耳郭,將王不留行籽以膠布粘在心、交感、神門、枕、腎、皮質下等耳穴區(qū),適度按壓1~3 min,以耳郭有酸、麻、脹、痛、熱等得氣感為宜。
觀察指標:①比較兩組血生化指標,包括心肌肌鈣蛋白(cTnI)、N 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及血鉀。②比較兩組心律失常轉復時間。③觀察患者藥物治療情況。
統(tǒng)計學方法:數據均用SPSS 23.0 統(tǒng)計學軟件予以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血生化指標比較:兩組cTnI、NT-proBNP、血鉀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生化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血生化指標比較(±s)
組別ncTnI(ng/mL)NT-proBNP(ng/L)血鉀(mmol/L)觀察組380.21±0.06462±1354.01±0.53對照組380.23±0.07503±1563.95±0.47 t 0.540.790.48 P 0.590.430.63
兩組轉復時間比較: 觀察組轉復時間(49.16±19.51)min 短于對照組(63.32±20.63)h,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194,P<0.05)。
兩組患者藥物治療情況:PSVT 患者主要治療藥物為普羅帕酮、胺碘酮,入選病例中普羅帕酮使用率為77.6%,胺碘酮使用率為18.4%;普羅帕酮靜推首次轉復成功率為83.05%,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PSVT 主要指二類心律失常: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AVNRT)、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AVRT)。PSVT患者常見的癥狀為心慌、胸痛、暈厥、心源性猝死等,導致患者出現焦慮、恐慌等情緒。目前標準valsalva 法是《ACC/AHA/HRS 成人室上速處理2015指南》推薦的一線治療方法,但成功率較低,一般為5%~20%,大部分進入急診室的PSVT 患者需藥物治療,常用的藥物是普羅帕酮和胺碘酮等[5-6]。普羅帕酮有負性肌力作用,可引起傳導阻滯;胺碘酮可引起肺間質纖維化、肝損傷、加重甲狀腺功能異常等。
耳穴壓豆治療心律失常有現代解剖理論基礎,耳甲區(qū)的迷走神經是迷走神經在周圍皮膚的唯一分支,刺激耳甲區(qū)迷走神經可以激活孤束核等核團,在大腦誘導更高的迷走神經張力,大腦的迷走興奮傳至心臟,興奮心臟迷走神經,耳-心-迷走神經反射是耳穴治療心律失常的重要基礎[7]。有研究選擇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犬,經皮刺激其迷走神經耳支,記錄到室性心律失常減少,證明經皮刺激迷走神經耳支可以防治室性心律失常[8]。
耳穴壓豆治療心律失常有中醫(yī)理論基礎,中醫(yī)認為“心寄竅于耳,心神系耳以明意”,心病耳治自古有之。黃守清等[9]耳穴壓貼治療竇性心動過速、偶發(fā)房性期前收縮、偶發(fā)室性期前收縮、竇性心律不齊的有效率均>80%。高瑞[10]應用耳穴注射小劑量新福林,轉復率達82%。過往研究治療心律失常時常選的經驗穴是心、神門,配穴選交感、內分泌、皮質下等。
本研究中,采用耳穴壓豆聯合藥物治療PSVT,取得了良好的療效,觀察組癥狀緩解及心律失常轉復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有3例患者僅接受耳穴壓豆治療即可轉復竇性心律。耳穴選心、交感、神門、枕、腎、皮質下,耳穴可以調節(jié)五臟的功能,活血化瘀、補心氣、養(yǎng)心神、滋陰潛陽、鎮(zhèn)靜安神,緩解心悸、心慌、氣短、胸悶等癥狀,治療心動過速。血鉀水平與心律失常相關,cTnI 和與心肌損傷相關,NTproBNP 與心功能有關,本研究對兩組患者上述3 個指標進行分析,未發(fā)現水平存在明顯差異。
本研究中73 例患者使用了藥物治療,59 例患者首先使用普羅帕酮,使用率為77.6%,有49例首次靜推普羅帕酮后轉復竇性心律,成功率為83.05%。普羅帕酮是Ⅰc 類抗心律失常藥物,能降低心肌興奮性,延長動作電位時程及有效不應期,延長傳導,消除折返性心律失常。使用普羅帕酮時要警惕其負性肌力作用,可誘發(fā)或加重心力衰竭,因此心肌嚴重損傷的患者慎用[11]。
綜上所述,耳穴壓豆聯合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PSVT 的效果確切,無明顯不良反應,耳穴壓豆操作便捷,適合臨床應用;普羅帕酮治療PSVT安全有效,可以作為首選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