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冰
274200 山東大學第二醫(yī)院成武分院,成武縣人民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山東菏澤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患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越來越多,對人們的健康造成嚴重威脅[1]。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臟在舒張、收縮時出現(xiàn)障礙,從而引起心腔內(nèi)壓力升高與心輸出量減少,導致患者出現(xiàn)乏力、水腫以及呼吸困難等癥狀[2]?,F(xiàn)階段治療慢性心力衰竭除了要對患者的癥狀進行改善,還要對血壓以及交感神經(jīng)進行調(diào)節(jié),并對心肌重構(gòu)進行抑制,這樣能夠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3-4]。本研究旨在分析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心力衰竭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8月山東大學第二醫(yī)院成武分院,成武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1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常規(guī)組,各75例。研究組男57例,女18例;年齡57~82歲,平均(69.42±4.65)歲;病程11 個月~5年,平均(35.25±6.88)個月。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NYHA)心功能分級:Ⅱ級13 例,Ⅲ級31 例,Ⅳ級31 例。常規(guī)組男53 例,女22 例;年齡58~84 歲,平均(70.64±5.43)歲;病程11 個月~5年,平均(36.88±7.24)個月;NYHA 心功能分級:Ⅱ級16例,Ⅲ級29例,Ⅳ級30例。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jīng)過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標準的患者;②NYHA 心功能分級Ⅱ~Ⅳ級;③N 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水平>450 pg/mL。
排除標準:①既往有血管性水腫者;②隨機血清鉀>5.5 mmol/L 者;③腎小球濾過率(eGFR)<30 mL/(min·1.73m2)者。
方法:研究組與常規(guī)組均采用硝酸酯類藥物、利尿劑、洋地黃類藥物、β 受體阻滯劑、醛固酮受體拮抗劑等抗心力衰竭治療。研究組在抗心力衰竭治療基礎上口服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生產(chǎn)廠家:Novartis Pharma Schweiz AG;批準文號:H20181247),50 mg/次,2 次/d,持續(xù)治療8 周。常規(guī)組在抗心力衰竭治療基礎上口服纈沙坦膠囊(生產(chǎn)廠家:樂普恒久遠藥業(yè)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33189),80 mg/次,1 次/d,持續(xù)治療8 周。治療8 周后對所有患者的血清NT-proBNP 水平進行檢測,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4 mL,并在溫箱放置10 min,10 min后,以3 500 r/min離心,對患者的血清NT-proBNP 水平采用電化學法檢測。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①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NT-ProBNP 水平。②觀察兩組治療效果:a.顯效:治療后,患者乏力、水腫以及呼吸困難癥狀消失,心功能恢復至Ⅰ級或改善>2 級;b.有效:治療后,患者乏力、水腫以及呼吸困難癥狀有所改善,心功能未恢復至Ⅰ級但改善>1 級;c.無效:治療后,患者乏力、水腫以及呼吸困難癥狀未改善甚至惡化。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③觀察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腎功能不全、高鉀血癥、低血壓及血管性水腫。
統(tǒng)計學方法:數(shù)據(jù)均用SPSS 22.0 統(tǒng)計學軟件予以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NT-ProBNP 水平比較: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NT-ProBNP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NTProBNP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低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NT-ProBNP水平比較(±s,pg/mL)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NT-ProBNP水平比較(±s,pg/mL)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n治療前治療后研究組7510 245.83±4 336.573 772.48±495.25*常規(guī)組759 407.06±3 814.066 167.24±632.14*t 1.25825.826 P 0.2100.000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n(%)]
相關研究表明,心力衰竭患者在沒有禁忌證的情況下,常應用醛固酮受體拮抗劑、β 受體阻滯劑以及血管緊張素組成的“金三角”進行治療[5]。然而心力衰竭患者在應用“金三角”治療后,其1年病死率>20%,5年病死率在50%左右,由此能夠看出,需要尋找新的有效藥物以及干預靶點對心力衰竭患者進行治療[6-7]。
沙庫巴曲纈沙坦是由β受體拮抗劑、血管緊張素以及腦啡肽酶抑制劑組成的雙向制劑[8]。在心力衰竭發(fā)生時,隨著心臟壓力的增加會相應增加心室壁的張力,從而使得心肌細胞受到牽拉,同時還會增加利鈉肽的分泌[9]。腦啡肽酶能夠擴張血管,對尿鈉排泄起到促進作用。其分布比較廣泛,不僅在腎小管近端刷狀緣分布,還在血管內(nèi)皮細胞、中性粒細胞、平滑肌細胞以及心肌細胞中分布[10]。在心力衰竭發(fā)展過程中,與過度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RAAS)關系密切,過度激活RAAS 不但會增強炎性反應,還會使心肌細胞凋亡,最后導致心肌重構(gòu)的情況發(fā)生。腦啡肽酶對利鈉肽的降解能夠通過沙庫巴曲進行抑制,使利鈉肽水平升高。對RAAS 通過纈沙坦進行抑制,加之對血管的擴張作用,并促進尿鈉的排出,以此抑制心肌重構(gòu),從而提升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率[11]。
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一般會因為肺水腫或者是慢性肺淤血而引起咳嗽的癥狀,從而使用血管緊張素轉(zhuǎn)化酶抑制劑類藥物時會受到很大的限制,本次研究為了不引起患者出現(xiàn)咳嗽的癥狀,采取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類藥物進行臨床研究。本研究采取的沙庫巴曲纈沙坦具有血管緊張素和腦啡肽酶受體雙重抑制作用,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NTProBNP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NT-ProBNP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低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在有效緩解心力衰竭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采取沙庫巴曲纈沙坦能夠有效緩解心力衰竭患者的惡化情況,并且沒有發(fā)現(xiàn)血管性水腫以及高鉀血癥等情況。在本次研究中,通過采取沙庫巴曲纈沙坦能夠有效控制頑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癥狀,但是如果增加攝入量,就會加重患者的病情,所以,必需規(guī)范合理應用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對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能夠顯著降低患者的NT-ProBNP 水平,其療效更加明顯,并且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對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應用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能夠有效提高治療效果,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值得應用并予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