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煒
我有一位老朋友,叫謝強,北京四中畢業(yè),進北京外國語大學學英語,畢業(yè)后去中國足球協(xié)會外事處工作,給前國足主教練霍頓做翻譯。跟著國家隊征戰(zhàn)幾年。后來到了新東方,在新東方干了20年,前6年是當新東方老師,講口譯和筆譯,然后去做校長,先去太原,后去天津,再到大連再回歸北京,做過4個地方的校長,在北京做校長整整7年,主要負責國際教育這個板塊,孩子們出國之前要做標準化考試培訓,托福、雅思、美國高考、美國中考、美國研究生考試GRE GMAT,就這一堆考試,都歸他這個板塊來負責。謝老師過去7年,大概面談了2000組家長,都是打算把孩子送出國留學的。他最近離職,要創(chuàng)業(yè)做留學咨詢。我近水樓臺先得月,找他聊天,先為我兒子咨詢一下。
他告訴我考試的真諦——做題!他還告訴我申請的真諦——花錢!
其實我兒子還小,今年剛上一年級,我本以為自己還有好幾年的閑散時光。結(jié)果謝老師告訴我,你對孩子未來所有規(guī)劃,應(yīng)該先想明白一件事兒,就是你想不想他在本科就出國留學?如果是這種打算的話,你的問題就可以倒推。高中在哪上?公立學校國際部還是民辦私立學校?推著推著,推到了“小升初”。好家伙,頂多再有四五年,我就該考慮小升初的問題了。
我家門口就有一所國際學校,我看過他們的招生宣傳,招高中生,保證能申請到美國前50的大學,如果申請不上,退學費。這種宣傳,有點兒江湖氣息。謝老師告訴我,前50的大學,真不是什么難事,你要想上前30,托福至少要考到110分以上,上排名50左右的學校,托福90分左右就夠了。他告訴我考試的真諦——做題!他還告訴我申請的真諦——花錢!高中三年加上大學四年,你得準備100萬元—500萬元,里面包括學費,還有培訓機構(gòu)、留學中介的費用。如果小孩子從一年級就在國際學校上學,那就再準備兩三百萬元。
我聽了謝老師的報價,不免有些疑慮,要花這么多錢,才能讓孩子出國留學。要不算了吧。謝老師于是給我打上了一個標簽:留學不堅定人群。所謂留學不堅定人群,是因為你經(jīng)常思考——孩子學什么有用,學什么沒用,而出國堅定人群,他學什么他都想到國外去學。我自認是不堅定人群,如果認清教育不過是一個產(chǎn)業(yè),只要錢花到位了,那上一個全美排名前100的學校,實際上非常容易。我還有一點疑慮,是現(xiàn)在的國際學校很少有國外教材,孩子學的東西其實跟公立學校差不多。
謝老師說,不管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怎么變化,出國留學的人群是相對穩(wěn)定的,北京每年就是五六千人去國外讀本科,總是這么一個數(shù)。他寬慰我說:“我面談過的孩子比較多。你看過了幾千孩子之后,你會忘了他托??级嗌俜?,你更不知道他的各科成績到底哪個高哪個低,留在你腦子里面永遠是一些個性鮮活、 陽光健康的人。如果他的個性很好,我覺得這個他未來混不差。”
跟謝老師聊完之后,我頗有些糾結(jié)。我們這一代人或者我們上一代人沒有能力為小孩創(chuàng)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所以就會想給他們更好的教育條件,多花點錢讓你受點好教育。然而,多花錢就是好教育嗎?這不是把孩子當作材料,送進教育的產(chǎn)業(yè)模式中嗎?我們幾乎逃不開這個產(chǎn)業(yè)的布局,不管是不是有雙減,也不管教培行業(yè)是不是受到了約束,這種教育就是一個產(chǎn)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