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潔
(遼寧省阜新市彰武縣興隆山鎮(zhèn)農科農機站)
根據2021年化肥減量增效項目實施方案要求,2022年將繼續(xù)開展肥料利用率田間試驗,研究新型肥料模式下玉米肥料利用率,現將試驗結果總結如下。
2.1 試驗時間
2021年5月1日至2021年11月1日。
2.2 試驗地點
彰武縣興隆山鎮(zhèn)花家村,試驗地點基本情況(詳見表1)。
表1 試驗地點基本情況表
3.1 試驗處理和田間設計
試驗設5個處理,三次重復,隨機排列,小區(qū)面積為40平米。除施肥,各小區(qū)其他田間管理措施相同。
處理1:無肥區(qū)(CK)
處理2:無氮區(qū)(PK)
處理3:無磷區(qū)(NK)
處理4:無鉀區(qū)(NP)
處理5:全肥區(qū)(NPK)
試驗小區(qū)排列圖
3.2 施肥量確定
施用肥料名稱:尿素(N46%)、過磷酸鈣(P2O512%)、氯化鉀(K2O 60%)。
全肥區(qū)(NPK)施用量(折純):N:13千克/畝、P2O5:5.0千克/畝、K2O:6.0千克/畝。每畝折合尿素28.3千克、過磷酸鈣41.7千克、60%氯化鉀10千克。
肥料使用方法:磷鉀肥全部做底肥,氮肥和抑制劑混均一次性做底肥,1千克尿素摻入7.0克抑制劑,攪拌均勻。
表2 玉米試驗施肥量
玉米于5月15日人工施肥、人工播種,施肥量按方案要求進行。壟距為0.55米,小區(qū)面積40平米(6行區(qū)12.1米行長)。玉米5月28日出苗,生育期內化學除草一次。玉米于9月30日成熟,10月26日測產,11月1日收獲。
表3 試驗田栽培管理情況表
5.1 生物性狀調查與結果分析
通過對玉米生育性狀調查,處理1的植株相對較矮小,葉色發(fā)黃,莖稈較細,處理2、處理3和處理4表現差異不大,處理5植株長勢健壯,葉片寬大,莖稈粗壯,籽粒均勻飽滿。
表4 玉米生物性狀調查表
5.2 產量調查與結果分析
試驗田于2021年10月26日測產,各處理均采取單采單收的測產方法,各處理產量調查分析見下表。
通過室內測產,產量由高到低的排列順序為:全肥區(qū)(NPK)(處理5)>無磷區(qū)(NK)(處理3)>無氮區(qū)(PK)(處理2)>無鉀區(qū)(NP)(處理4)>無肥區(qū)(CK)(處理1)。全肥區(qū)(NPK)(處理5)比無肥區(qū)(處理1)、無氮區(qū)(處理2)、無磷區(qū)(處理3)、無鉀區(qū)(處理4)分別每畝增產295.1千克、158.4千克、153.4千克、170.1千克,增產率分別為60.4%、25.3%、24.3%、27.7%。
表5 產量調查表
5.3 肥料利用率分析
各處理產量調查、植株養(yǎng)分檢測結果及肥料利用率分析見下表??梢?,試驗點的玉米氮肥、磷肥和鉀肥當季利用率分別為41.2%、18.9%、56.4%。
表6 玉米肥料利用率分析表
6.1 全量施肥在確保產量方面具有較大作用。全肥區(qū)比無肥區(qū)、無氮區(qū)、無磷區(qū)、無鉀區(qū)分別畝增產295.1千克、158.4千克、153.4千克、170.1千克,增產率分別為60.4%、25.3%、24.3%、27.7%。可見,氮肥、磷肥和鉀肥對玉米增產影響較大,缺少一種元素作物產量會降低,只有平衡施肥作物才能獲得高產。
6.2 我縣試驗區(qū)玉米的肥料利用率為鉀肥最高,其次為氮肥、磷肥,分別為41.2%、18.9%、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