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厚明
遠在春秋時,著名的齊相、杰出的政治家及思想家管仲和晏嬰就有著樸素的唯物思想和經(jīng)濟學理念,在治理災害上不事虛功、務實親民,為后世提供了有益借鑒,因此《史記》中也以“管晏列傳”合為記述他們治國理政的事跡。
《晏子春秋·諫上》載,有一年,齊國遭遇大旱很長時間,齊景公召集群臣商議賑災之法:“已經(jīng)很久沒下雨了,老百姓因災荒而餓肚子。我命令占卜干旱的原因,是作祟的鬼怪藏在高山和水里的緣故。我想稍微多征一點賦稅,祭祀山神,可以嗎?”眾臣沒有人回答。晏嬰上前勸諫道:“不可以這樣做,祭祀山神沒有益處。山神以石為身,以草木為發(fā),天久不下雨,發(fā)將要焦黃,身體也會暑熱難當,它就不想下雨嗎?它自身尚且難保,祭祀它又有何用?”齊景公又說:“這樣不行,那就祭祀河神,可以嗎?”晏嬰回答:“也不可以這樣。河神以水為國,以魚鱉為臣民,天久不下雨,泉水將斷流,河川也就干涸,這時它的國家將消亡,魚鱉臣民也會干死,它就不想要雨水嗎?祭祀它又有什么用呢?”齊景公說:“現(xiàn)在該怎么辦呢?”晏嬰說:“君主可以試著離開宮殿,住在野地里,和山神河伯一起為民祈雨,或許就可以求得雨?。 ?/p>
而同為齊相早于晏嬰近兩百年的管仲,對遭遇災害卻另有一番治理之道。在《管子·乘馬數(shù)》中就有管仲對于國家遇有大旱大澇之災的言論:“若歲兇旱水泆,民失本,則修宮室臺榭,以前無狗后無彘者為庸。故修宮室臺榭,非麗其樂也,以平國策也?!币馑际侨绻錾洗蠛荡鬂车臑哪?,百姓流離失所無法務農(nóng),生計沒有著落,則可以大興土木修建宮室樓臺,雇用那些家境貧寒、窮困潦倒養(yǎng)不起豬狗的窮人以做工為生。所以,修建宮室臺榭,不是為了君王觀賞享樂,而是實行國家投入建設以恢復民生的經(jīng)濟政策。
管仲對待災害并沒有采取傳統(tǒng)的施以人力物力救助的賑災之法,用的是刺激內(nèi)需提供就業(yè)之策,激活了修宮室臺榭所涉及的不同行業(yè),從而帶動整個產(chǎn)業(yè)鏈來使百姓有收入,顯示了他治旱救災的高明之處。同時,管仲并非推崇勞民傷財?shù)拇笈d土木,而是指出君王不分“春秋冬夏,不知時終始”侵占農(nóng)民耕作的時間和精力、大舉興建樓堂館所的奢靡做法是不可取的,這與他主張的遇嚴重災害以修建宮殿拉動經(jīng)濟有著本質(zhì)區(qū)別。
應該說,管晏二相治旱救災的指向都一樣,皆是救國為民。晏嬰抓住的是君王這個關鍵,因為國之大者利害得失皆在主政者,如果災害之下,胡亂施政、錯發(fā)詔令,只會生靈涂炭,荼毒百姓,成為國計民生雪上加霜的亂源。因為齊景公并沒有對癥下藥,救民于水火,而是意欲“稍微多征一點賦稅”去祭祀山神河伯,如此救災既用錯了方向,也加重了百姓的負擔。需要指出的是,盡管晏嬰采取讓齊景公“避宮殿暴露,與靈山河伯共憂”的舉措,也出現(xiàn)了“天果大雨”的奇象,然而這種象征性的做法并不能從根本上救災治旱。當然,能匡正主政者治國理政觀念,主張施以德政、體恤底層民眾已是難能可貴了。
與晏嬰力主親民仁政不同的是,有著經(jīng)濟頭腦的管仲并不空談仁義道德和理想,而是更注重以務實之策來治國理政。他主張的“修宮室臺榭,以前無狗后無彘者為庸”與當前我國為緩解新冠疫情下的經(jīng)濟現(xiàn)狀,加大基建投入,扶持中小微企業(yè),刺激內(nèi)需、增加就業(yè)來拉動經(jīng)濟增長的通行做法如出一轍,也與現(xiàn)代經(jīng)濟學理論“乘數(shù)效應”不謀而合。不僅能讓百姓通過勞動獲得收入,解決吃飯問題,同時又拉動內(nèi)需化解因災害導致的經(jīng)濟危機,無疑是睿智而富有遠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