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霞 著
文化藝術出版社2021年6月出版
本書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后期資助項目成果,也是國內乃至世界范圍內首部探討藝術學科歷史的著作。從當代中國藝術學的理論關切出發(fā),本書以一種全景描述方式呈現(xiàn)西方藝術理論學科化道路。書中緊扣各個時代針對藝術的問題意識及其基本知識語境,清理了核心理論線索,梳理了自古希臘“技藝”概念至18 世紀現(xiàn)代藝術學科生成的四個歷史階段,總結出貫穿西方藝術學科史的三大基本特性。本書所揭示的是,西方歷史上存在著一個邊界廣闊卻貫穿理論化目的的藝術知識圖景,其中大量隱含了自由與機械、精英與世俗、理論與實踐的等級、區(qū)隔與控制,這種二元的張力關系促進了西方藝術實踐與理論的發(fā)展,驅動藝術在與其他學科知識的長期交織糾纏中從知識體系的邊緣成長為獨立學科,并在學理層面獲得自主發(fā)展的條件。本書在許多地方深入了“被遺忘的知識”的腹地,并在歷史的縫隙中為它們找到相應的位置。對它們的重新發(fā)掘,是對國內藝術理論現(xiàn)有相關缺失的一次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