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艷
(簡陽市人民醫(yī)院,四川 簡陽 641400)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機體對自身抗原發(fā)生反應,導致自身組織損傷而引起的疾病??购丝贵w(anti-nuclear antibody,ANA)及ANA譜對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診斷、鑒別診斷、療效觀察及預后評估具有重要意義。抗U1-核糖核蛋白(U1-ribonucleoprotein,U1-RNP)抗體可在多種風濕性疾病中出現(xiàn),但高滴度抗U1-RNP抗體對混合性結締組織病(mix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MCTD)有診斷意義。抗Sm抗體是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的高特異性血清學標志物[1]。本研究報道1例抗Sm抗體、抗U1-RNP抗體陽性結果與臨床診斷不符的患者。
患者,女,15歲,因“關節(jié)腫痛6個月,加重5 d”至簡陽市人民醫(yī)院住院。患者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左手第二近端指間關節(jié)疼痛、伴腫脹、皮溫升高,無明顯發(fā)紅,后逐漸出現(xiàn)左膝關節(jié)腫痛,程度較輕,未予重視,后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左膝關節(jié)腫痛加重,伴皮溫升高,無局部發(fā)紅。病程中無腰部疼痛、炎性眼病、銀屑樣皮疹,無顏面部蝶形紅斑、口腔潰瘍,無光過敏、雷諾現(xiàn)象,無口眼干燥、牙齒片狀脫落等癥狀。
1.2.1 實驗室檢查 ANA核顆粒型1∶100±、抗U1-RNP抗體++、抗Sm抗體++、人類白細胞抗原B27陽性、風疹病毒IgG抗體陽性、單純皰疹病毒Ⅰ型IgG抗體陽性、紅細胞沉降率 55 mm/h,血清抗環(huán)瓜氨酸肽抗體陰性、γ干擾素釋放試驗陰性、類風濕因子陰性。
1.2.2 關節(jié)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檢查結果 MRI檢查結果示:雙側骶髖關節(jié)炎,累及關節(jié)緣,周圍肌膜腫脹;左股骨內側踝及脛骨平臺髓內斑片樣骨髓水腫,關節(jié)囊腫積液。行左膝增強MRI進一步明確關節(jié)滑膜情況,結果示:左側膝關節(jié)滑膜廣泛增厚,增強掃描明顯強化,擬診為滑膜炎。
1.2.3 臨床診斷 根據(jù)國際脊柱關節(jié)炎專家協(xié)作組外周型脊柱關節(jié)病分類標準[2],明確診斷為脊柱關節(jié)?。ㄍ庵苄停?/p>
1.2.4 臨床反饋 患者ANA 1∶100±,抗U1-RNP抗體++,抗Sm抗體++,考慮MCTD。但患者無顏面部蝶形紅斑、口腔潰瘍、光過敏、雷諾現(xiàn)象、口眼干燥、牙齒片狀脫落,建議復查自身抗體和特定靶抗原。
ANA試劑盒(間接免疫熒光法)購自德國歐蒙公司,BX51熒光顯微鏡(日本奧林巴斯公司)。分別采用Tenfly Blot-B全自動蛋白印跡儀(深圳亞輝龍公司)及配套試劑(免疫印跡法)、EUROBlotMasterⅡ免疫印跡儀(德國歐蒙公司)及配套試劑(免疫印跡法)、iFlash 3000全自動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深圳亞輝龍公司)及配套試劑(化學發(fā)光法)、Tesmi F4000全自動流式熒光免疫分析儀(嘉興凱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上海透景公司試劑(多重微球流式熒光免疫分析法)檢測特定靶抗原。
ANA核顆粒型1∶100±。2種免疫印跡法檢測抗U1-RNP抗體、抗Sm抗體均為陽性。
化學發(fā)光法檢測抗U1-RNP抗體和抗Sm抗體的結果分別為2.1、0.32 AU/mL,均為陰性。多重微球流式熒光免疫分析法檢測抗U1-RNP抗體和抗Sm抗體的結果分別為0.02、0.06 AU/mL,均為陰性。
ANA是以真核細胞的各種成分為靶抗原的自身抗體的總稱。ANA檢測可分為針對總抗體的檢測和針對靶抗原/抗體的特異性自身抗體的檢測。本例患者2次ANA結果均為核顆粒型1∶100±,但特定靶抗原檢測結果不一致,抗U1-RNP抗體和抗Sm抗體免疫印跡法均為陽性,而化學發(fā)光法和多重微球流式熒光免疫分析法均為陰性,不同檢測方法之間檢測結果存在明顯差異。自身抗體檢測必須采用相應的靶抗原進行免疫結合反應,即抗體針對的靶抗原才是核心,自身抗體檢測結果與靶抗原的序列、肽段三級或四級結構、抗原決定簇暴露位置等有關。由于不同的抗原生產(chǎn)商會對抗原進行重新設計和改造,因此靶抗原結構會有一定的差異,若該抗原決定簇與其他抗原不同或不完全相同,就會造成檢測結果不相符[3]??筓1-RNP抗體屬于小核核糖核蛋白(small nuclear ribonnuclear protein,snRNP),抗U1-RNP抗體靶抗原的主要成分為相對分子質量70 000的蛋白、蛋白A(相對分子質量32 000)和蛋白C(相對分子質量2 000)??筓1-RNP抗體具有多個蛋白結構,包括U1-snRNA分子、U1A、U1C和U1-70K蛋白[4]??筍m抗體也屬于snRNP,靶抗原主要成分為B/B'、D、E、F、G蛋白多 肽[5]。2種抗體的蛋白結構見圖1。
圖1 抗U1-RNP抗體和抗Sm抗體的蛋白結構
本研究使用的2種免疫印跡法試劑均采用U1-RNP全片段,因此無法區(qū)分抗U1-RNP抗體蛋白結構中某1個或多個蛋白陽性。免疫印跡法試劑的膜條采用固相包被,抗原以固相方式固定在硝酸纖維素膜上,空間構象會發(fā)生細微變化,且抗原片段較大,個別非特異性位點暴露,可能會導致假陽性。因U1-70K蛋白(又稱RNP70)對MCTD的診斷特異性最高[6],因此在化學發(fā)光法及多重微球流式熒光免疫法試劑中僅使用了RNP70片段,其陰性結果提示針對RNP70的檢測結果為陰性。
MCTD是一種血清中有高滴度的斑點型ANA和抗U1-RNP抗體,臨床癥狀有雷諾現(xiàn)象、雙手腫脹、多關節(jié)痛或關節(jié)炎、肢端硬化、肌炎、食管運動功能障礙、肺動脈高壓等特征的臨床綜合征[7]。兒童MCTD中,有雷諾現(xiàn)象者占50%~70%,有關節(jié)疾病者占36%~57%[8]。兒童MCTD的關節(jié)炎、關節(jié)痛表現(xiàn)為多發(fā)性,且多為四肢小關節(jié)受累[9]。本例患者雖無雷諾現(xiàn)象,但關節(jié)腫痛6個月,因此存在兒童MCTD的可能。在實驗室檢測結果中,化學發(fā)光法及多重微球流式熒光免疫分析法試劑都僅采用RNP70片段作為包被抗原,雖然提高了檢測方法的特異性,但因為包被抗原的不全面,可能會導致假陰性結果。
目前,自身抗體檢測尚無溯源標準,也沒有可溯源的確證試驗,因此對自身抗體的檢測應結合多種檢測方法。結合本例患者的檢測結果,建議針對抗U1-RNP抗體的檢測,可以選用特異性高的抗原,如RNP70來替代大片段抗原,以降低由方法學引起的非特異性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