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尹伊
2020年9月11日3時04分許,位于廣州市海珠區(qū)某小區(qū)(以下簡稱“案涉房屋”)發(fā)生火災,過火面積60平方米,燒毀燒損家具、家電等生活用品一批,造成1人墜樓死亡……
2020年10月14日,海珠區(qū)消防救援大隊經現(xiàn)場勘察,作出火災事故認定,起火部位位于案涉房屋客廳北側墻角區(qū)域,起火原因系由鋰電池熱失控引燃周邊可燃物所致。案涉火災事故的現(xiàn)場勘驗筆錄寫道:“經專項勘驗,鋰電池組殘骸包裝完全燒失,部分電池爆裂,表面呈焦黑色,經水洗凈外表面可見電芯連接金屬片有溶蝕痕跡。”
原來,居住在案涉房屋中的是何權一家,火災系其在家中給電動自行車電池充電引發(fā)。2020年9月10日19時,何權把電動自行車停在案涉房屋所在的20層樓梯口,并將電動自行車電池卸下,拿到家中接通電源給電池充電。相關證據(jù)顯示,19時36分時,何權在給電動自行車電池充電半小時后,曾發(fā)現(xiàn)案涉充電器的風扇已經不工作且發(fā)熱、有味道,卻并未停止充電。9月11日凌晨3時,何權被其妻周婷婷拍醒,得知家中著火,從睡夢中驚醒的何權急忙打開房門,見正在充電的電池發(fā)生爆炸并起火,遂立即退回臥室打電話報警。為了逃生,何權夫婦從拆下防盜網(wǎng)的窗戶爬出去,何權及其子何義璽成功逃生,但其妻周婷婷在逃生過程中不慎墜樓身亡。
相關證據(jù)顯示,案涉電動自行車車架的生產企業(yè)為佛山市臺富車業(y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臺富公司”),電池生產企業(yè)為天能帥福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能公司”),充電器生產企業(yè)為天長市盛京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京公司”)。
何權的案涉電動自行車型號為五羊007,向其銷售該車的是廣州市海珠區(qū)順然自行車配件經營部(以下簡稱“經營部”)。經營部投資人黃宇證實稱,這輛電動自行車進貨的時候只有車架,沒有原裝電池,其按何權要求安裝了天能鋰電池,未配備原裝充電器,而是配置了雜牌的充電器。
火災發(fā)生后,因賠償問題交涉未果,何權、何義璽及死者周婷婷的父母雷江、邵文娣一紙訴狀將案涉組裝電動自行車的車架、電池及充電器三個生產商——臺富公司、天能公司、盛京公司,銷售商經營部及其所在小區(qū)物業(yè)公司廣州天力物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力物業(yè)”)告到廣州市海珠區(qū)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海珠法院”),要求上述被告共同賠償其各項損失合計117.84萬余元。
切勿購買和使用存在安全隱患的充電產品
原告要求三個生產商承擔責任的依據(jù)是我國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一條規(guī)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失的,生產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原告認為,火災起因是由于產品質量存在問題,己方給電動自行車電池充電而引發(fā)的,故相關產品的生產者和銷售者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原告要求銷售商經營部承擔責任的依據(jù)是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二條規(guī)定:“因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銷售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痹嬉箐N售商經營部承擔責任的理由是,案涉電動車車架、電池及充電器均系從經營部購買并安裝,其對不同型號車架、電池及充電器混裝使得案涉電動車存在安全隱患。因其存在過錯故需擔責。原告要求天力物業(yè)承擔責任的理由是該小區(qū)消防栓出現(xiàn)故障,導致延誤救火。原告認為,在事發(fā)時因消防栓沒水導致錯過了最佳的救火時機,故天力物業(yè)作為其小區(qū)物業(yè)公司應對周婷婷死亡承擔賠償責任。
銷售商經營部在法庭上辯解稱,其銷售的產品有合格證,且能提供相關產品的生產者及供應商,已盡到銷售者的勤勉告知義務。經營部指出,其按照何權的要求選配的電池符合原車設置的額定電壓,而選配的充電器也與電池的功率匹配,不屬于非法拼裝,其不存在過錯,相關責任應由何權及天能公司、盛京公司、臺富公司承擔。
臺富公司向法庭提交了《五羊電動自行車使用說明書》,證明其已盡到合理的提示義務,并指出火災系由何權不當操作導致,其無需承擔責任。
天能公司向法庭提交了其生產的電池產品檢驗檢測報告以及鋰離子電池組使用說明書等,擬證明案涉電池符合國家標準,且已盡到相關安全提示義務,無需擔責。
盛京公司認為,案涉電瓶車發(fā)生缺陷,完全是由于銷售商經營部的過錯導致的,應當由其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天力物業(yè)辯稱已經盡到安全管理義務,無需對火災發(fā)生承擔責任。
關于本案應當承擔責任的主體問題,海珠法院經審理認為:首先,經營部作為電動自行車銷售者,應當保證其提供的商品符合保障人身安全的要求,不存在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不合理危險。由于案涉電動自行車并非整車原裝配套購買,而是對不同型號的車架、電池及充電器進行了混裝組合,加之天能公司在其提供的“天能鋰電”使用說明書中多次提醒不得使用雜牌充電器對電池充電,故經營部對火災發(fā)生存在過錯,依法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其次,從何權使用充電器為電動自行車電池充電的過程來看,何權既未能按照電池組說明書的警示使用指定的充電器為電池充電,在發(fā)現(xiàn)充電器存在重大危險源時亦未能及時斷開電源,放任了事故的發(fā)生,亦應自行承擔相應的責任。
再次,從產品是否存在質量問題來看,本案中,案涉火災事故認定起火原因是鋰電池熱失控引燃周邊可燃物所致,故案涉火災與案涉電動車車架生產商臺富公司無涉,其不應承擔侵權責任。另據(jù)海珠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對案涉電池作出的檢驗報告顯示,案涉充電器相關指標不符合國家標準,判定為不合格,故盛京公司生產的充電器存在危及人身安全的不合理危險,產品存在缺陷,是造成何權在為電池組充電時發(fā)生火災的原因,應當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
最后,關于天力物業(yè)是否應承擔事故責任的問題,本案原告主張在事發(fā)時因消防栓沒水導致錯過了最佳的救火時機,故天力物業(yè)應對周婷婷的死亡承擔責任。但從何權在公安部門所做的筆錄可知,電池引燃周邊物品發(fā)生火災后,火勢發(fā)展十分迅速,而周婷婷是在發(fā)現(xiàn)火災后從20樓的窗臺逃生失足墜落致死,從火災的發(fā)生到其墜樓的時間間隔很短,可見原告并無證據(jù)證明周婷婷的死亡與天力物業(yè)有關,故其無需對火災擔責。
結合本案實際情況,一審法院認定銷售商經營部應當承擔60%的責任,盛京公司對經營部所承擔的責任應承擔補充清償責任,何權應當自行承擔40%的責任。遂判決:經營部在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賠償原告700207.8元;盛京公司對上述債務承擔補充清償責任;駁回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一審宣判后,經營部、盛京公司不服,提出上訴。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于2022年6月27日作出二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我國侵權責任法明確規(guī)定了過錯責任原則,即一般情況下判定是否承擔賠償責任的標準就是有無過錯,有錯擔責,無錯不擔責。不僅如此,法院在認定責任比例時,還要綜合考慮各責任主體過錯程度、對事故發(fā)生原因力大小、注意義務大小等因素,從而合理確定各方承擔賠償責任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