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墅平
我要回憶的這位忘年交,足足大我40歲。文字,是我們結(jié)緣的“紅娘”。
和他第一次相識,是在我的那座鄉(xiāng)下老屋里。他和我父親是較熟絡(luò)的同鄉(xiāng),那天,他被父親請到家里做客。其時,他雖年過半百,但身板筆挺,身材清瘦,雙目有神,頭發(fā)亦根根抖擻,手里還拿著一本《民間故事》。他是彼時鄉(xiāng)里少見的文人。
鄉(xiāng)人背后戲稱他為“酸秀才”,可少年的我,偏偏一眼就喜歡上了這位“酸秀才”。不為別的,只為他身上那股文氣,還有他手里的書。我立馬把他的書要過來,如饑似渴地一陣翻閱。“這孩子愛讀書,好!”他笑著贊我,“作文水平應(yīng)該不錯吧?”“嗯?!蔽尹c點頭,然后去書包里拿出一篇剛被老師當(dāng)作范文在班上念過的作文。他看了后,說:“有寫作的天賦,只是有些文字還需修改?!彼?dāng)場就用筆在我的本子上對著幾處詞句進行修改。“以后,我娃兒就拜你為師哦?!备赣H在一旁趁機笑著說了句。“好?!彼菜斓匦Υ?。當(dāng)時,我有些不好意思地與他對望了一眼。
那以后,一般隔上段時日,他就會被父親請到家里,給我指導(dǎo)寫作。稍大些,我就到他的住處去。
他的真名已然在我記憶里模糊了,倒是他一直用的筆名——何悅仙,被我清晰地記得。
“悅仙者,快樂似神仙也?!边@是我某日問及他筆名的取得之意時,他用了“酸秀才”式的口吻,調(diào)侃道。與他接觸的那些年,他呈現(xiàn)出的精神面貌,真的堪配這筆名。他總是神采奕奕的樣子,淡淡的笑容長掛臉上,和他交往,感覺親切、溫暖,也頗受其樂觀精神的感染。我自小因不明原因落下身體殘疾,在同齡人面前,不免有些自卑,情緒上有些郁郁寡歡?!叭嗣啦辉谕獗恚趦?nèi)涵。腹有詩書氣自華,多讀書,常寫作,心境就明朗了,快樂就無窮盡?!彼_導(dǎo)我,“學(xué)我,做一個‘悅仙’。”他的語言溫暖又飽含風(fēng)趣。我如醍醐灌頂。某種意義而言,他兼作了我的文學(xué)啟蒙老師和人生導(dǎo)師。此生與之相逢一場,是我之幸。
其實,他身世坎坷,可以用“凄涼”二字形容。他出生于20世紀(jì)30年代初,少年時家境一般,父母供他念完了中學(xué),但不久父母就雙雙病故。他只得到縣城書店打工。后來他回到鄉(xiāng)下,在集體生產(chǎn)隊當(dāng)農(nóng)民,單身多年,孤獨度日,直至年過花甲,才娶了一位老伴。
他以寫民間故事、神話、幽默笑話、民歌、詩詞賦等為主,作品常發(fā)表于《民間故事》《民間文學(xué)》《故事家》《故事會》《龍門陣》等刊物,還出了好幾本集子。每每讀著署名“何悅仙”的文章,我便如飲香茗、如沐春風(fēng)。“這故事里,有你的影子?!蹦翘?,我坐在他對面,讀著他寫的《小樂神》時,和他說,“幽默,樂觀,又灑脫自由,樂神與悅仙,異曲同工啊,呵呵?!薄吧裾?,仙者,皆快樂也。世人都想做神仙?!彼残Υ?。我們相視莞爾。
多年來,他像隱士一樣,幽居于茫茫塵世一隅。我還記得第一次去他居住的河口鄉(xiāng)場上拜訪他的情景。那日,陽光燦爛,清風(fēng)習(xí)習(xí)。一到場上,我就在幾排灰白色低矮樓房前迷路了,不知他的具體位置。我問一位閑坐街邊的老頭:“老大爺,請問,去何悅仙家怎么走?”“你找那‘酸秀才’???”那老頭像有些不大相信,瞅了瞅我這個戴眼鏡的小青年?!拔艺液螑傁伞!蔽叶虝旱仡D了下,又問了句,“請問怎么去?”老頭才用手一指斜對面那個介于兩座樓房之間的入口:“就從那進去,他住在一間草屋里?!?/p>
我轉(zhuǎn)過身,像探幽一樣,走入那個逼仄的通道。涼絲絲的風(fēng),陣陣撲面而來,陽光照不進來,顯得有些幽暗。我微微惶恐著,硬著頭皮一直往里走。終于,一座低矮而粗糙的土墻屋不卑不亢地映入眼簾,屋頂?shù)拿┎?,灑落著一些從樓房間隙里漏射下來的陽光,泛著古典的黃。這讓我想起古典文學(xué)中描寫的隱居者的茅屋。推開斑駁的木板門,進到里間,昏暗狹小之感,令人起初有些不大適應(yīng)。除了極簡單的幾樣老掉牙的家什之外,別無他物?!昂帷眱蓚€字,跳入我的腦海。唯有滿墻的獎狀和證書,讓我眼前一亮,那是他文字創(chuàng)作結(jié)出的累累碩果!
我進去時,他正伏案寫稿。見我來了,他馬上擱筆,抬頭招呼道:“坐吧?!蔽易潞螅抗饴湓谒麜干系牟A聣褐囊环P行草書寫的《陋室銘》上:“衣不求美,蔽體就行;房不求洋,容膝舒心。愛我云齋,潛心筆耕。腹稿得佳句,下筆如有神。文朋時相訪,詩友魚雁頻。相對談理想,話人生。視名利若草芥,藐富貴似浮云。孤山林和靖,富春嚴(yán)子陵,自贊曰,‘君子安貧’。署名——何悅仙?!弊x完,我輕贊道。他輕輕一笑,自嘲自得之意。當(dāng)時我還不甚完全參透文字里的意味,在與他更深入交往后,我漸漸悟出,這不正是活脫脫一代“悅仙”的生活寫照嗎?在彼時以務(wù)農(nóng)經(jīng)商為業(yè)的鄉(xiāng)人眼里,他不過是一介“酸秀才”,之于懂他的文友而言,他倒是位難得的“五柳先生”。
在他的陋室里,他長期一個人,讀書,寫作,自得自足。那文字里,一定藏著空曠塵世中所沒有的溫暖、富足和幸福;那文字里,一定住著無數(shù)德馨的雅士、健談的知己和高貴的靈魂;那文字里,一定散發(fā)著無盡馨香和光芒,關(guān)照著一顆孤寂的心。他和文字相依相伴,溫柔對抗著漫漫孤獨,而且以“悅仙”自謂,足見文字創(chuàng)造出的人生傳奇。
交往久了,我和他漸成無話不談的知己。某日。在他的陋室里,我們促膝而坐,屋外陰雨霏霏。他卻眼里閃著光,為我娓娓講述了他如何與文字結(jié)下不解之緣的前塵往事。
他自小深受晚清秀才出身的祖父的影響,讀了不少詩書,并很早就試著動筆寫作。14歲那年,他寫的一首七言絕句刊發(fā)于當(dāng)時的《川東報》。處女作的一鳴驚人,點燃他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火花。從此,開啟他漫長的筆耕生涯。因命運不濟,多年來,他一直以一個農(nóng)民的身份生活著。在集體勞作的那些年里,扛上鋤頭的他,白天忙于農(nóng)活,為生計辛苦,唯有夜間,才是他暢游文字海洋的時刻。生活盡管繁瑣而枯燥,可他的文思依然五彩斑斕。那些美麗的帶著溫度的文字,慰藉著他的心靈,給他滿足與喜悅……
“那么多年,你就沒有想過放棄筆耕,改行做其他事嗎?”我靜靜聽完他的述說后,忍不住問道?!叭艘坏┖蒙夏撤N東西,就一輩子舍不得放棄了。像每日里必須吃飯一樣,文字寫作亦如此?!彼檬州p拂了下幾乎禿了的前額,回答依然風(fēng)趣而富有哲理。屋檐下滴落的雨聲,像在為一個“文癡”吟唱贊美詩。
他對文字的癡迷,深深影響著我。自與他交往后,我也愛上寫作,在文字里,體會那種種無以言喻的意趣。我在外求學(xué)和工作后,不管多忙,總要抽空去他那兒。我除了帶上新寫的稿子外,還不忘給他送去一大疊舊本子(我念書時未寫完的,至少另一面空白),或者幾本信箋紙。在他屋里,我常見他寫稿子用的基本是些不需花錢之物:香煙紙盒,學(xué)生用過的舊本子。雖然一年也能掙些稿費,但他挺節(jié)約。同時,他讓那險些成為垃圾之物最大限度實現(xiàn)“物盡其用”。就這而言,我也很欣賞他。在舊屋里住著時,逼仄的空間大都被他的書報和草稿紙?zhí)钊:髞頁Q成新的大房子后(政府拆舊屋擴建新集市所作的還房補償),除簡單家具外,書報和草稿紙依然是屋里的主打財物,是永遠(yuǎn)屬于他的精神財物。
我親眼看見,在那一張張香煙紙盒和一本本舊本子的背面,密如蟲蟻般爬滿了文字,但字跡極清晰極工整。他與電腦無緣,堅持多年手寫稿子,頗富工匠精神。我則很快用上了電腦,時間一長,漸漸荒廢了漢字書寫,寫作也有些急于求成。“稿子要慢慢寫,還要反復(fù)改。不能求快,像雕刻一件藝術(shù)品,慢工出細(xì)活?!彼嵝盐艺f,語氣里滿是中肯。我?guī)サ母遄樱ㄓ墒謱懜宓酱蛴「澹?,他用筆細(xì)細(xì)地在上面批注。看著他專心修改稿子的樣子,我恍惚覺著,他就是藤野先生,我是當(dāng)年學(xué)醫(yī)的魯迅。
“你不要以為我真的是天天窩在屋里,閉門造車哦?!碑?dāng)他從我環(huán)視他閉塞的居住環(huán)境的眼神里,看出我有些質(zhì)疑他的寫作方式時,他很認(rèn)真地說道,話里一半解釋,一半忠告,“我一年訂好幾份書報、雜志,得天天讀。我每日都要出去走走,還常遠(yuǎn)行參加外地創(chuàng)作筆會,和人交流,搜集寫作素材。你還年輕,尤其要注意,不能搞書齋式寫作啊……”我點頭稱是。在后來的歲月里,我遵照其言,一邊大量閱讀,一邊融入生活。我的業(yè)余寫作,一年年有了進步,一篇篇文字,雪花一般,飛遍各地,登上不少報紙雜志,并在各類征文比賽里獲獎,還先后出了兩本隨筆集。這一切,離不開我這位忘年交多年以來的鼓舞與培養(yǎng)。
光陰荏苒,我的忘年交于3年前與世長辭。聽說他走時,毫無痛苦,亦無折騰,僅經(jīng)歷了短短幾日的住院,就如睡著般,沉入時間之下。我想,他應(yīng)該是帶著未盡的靈感,到了另一個世界繼續(xù)筆耕……
最后一次見到他,是在那個節(jié)假日。已83歲高齡的他,穿著那件洗得發(fā)白的中山裝,腳蹬一雙淺黃色舊球鞋;一雙眼睛,雖深陷在地溝狀的眼窩里,卻依舊不容忽略地發(fā)散出螢火蟲般的微茫;光禿的前額后,在光陰的沖刷下頑強留住的那一片發(fā)絲,雖黑里嵌著白,略顯枯干,卻依舊根根抖擻——像一把狼毫,被思想的手握住,在歲月遼闊而肥沃的土壤上,只爭朝夕地耕耘著那些永遠(yuǎn)鮮活飽滿的文字……
而今,我的案頭,長擱著他送給我的幾本集子。翻開它們時,我的忘年交仿佛就在書里坐著,以他慣有的風(fēng)趣,與我娓娓交流,一如從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