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燁楠,呂曉惠,董 飛,齊 宇,朱 嬌,王成鵬,溫 超,馬 蕾,石少川
(1.山東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休閑農(nóng)業(yè)研究所/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華東都市農(nóng)業(yè)重點實驗室,山東濟南 250100;2.山東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山東濟南 250100)
百合(spp.)為百合科(Liliaceae)百合屬()多年生球根類草本植物。食用百合花型優(yōu)美、花色艷麗,同時又有很高的食藥用價值,是國家衛(wèi)生部公布的第一批藥食兩用植物。食用百合的營養(yǎng)成分豐富,富含淀粉、蛋白質(zhì)、脂肪、糖、氨基酸及礦物質(zhì)等成分。百合的鱗莖可入藥,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是保健佳品。
鱗片扦插是百合擴繁的常用方式,廣泛應用于百合種球生產(chǎn)。扦插繁殖過程受品種類型、處理藥劑、基質(zhì)、鱗片發(fā)育程度等因素的影響。研究表明激素的種類、濃度等可影響鱗莖和根的產(chǎn)生以及葉、芽生長的健壯情況;扦插基質(zhì)可影響鱗片的出芽率﹑新生子球數(shù)、鱗片繁殖系數(shù)和子球直徑等。然而,目前研究集中在切花百合或食用百合中的蘭州百合、龍牙百合等少數(shù)食用百合種類,針對山東地區(qū)廣泛種植的食用百合種類研究較少。山東地區(qū)主栽食用百合類型為北京選育的‘京’系列和臨沂地區(qū)選育的沂水大百合系列。在山東地區(qū)食用百合栽培面積逐年快速增加的大背景下,筆者以3種食用百合鱗片為試材,利用4種激素處理百合鱗片,研究不同激素對鱗片扦插效果的影響,形成適宜山東地區(qū)食用百合的鱗片扦插繁殖技術(shù),旨在為山東地區(qū)食用百合的種球擴繁提供技術(shù)支持。
供試食用百合品種為“京橙”“京粉”“京白”,均購于北京市農(nóng)林科學院,種植于山東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內(nèi)。
鱗片的處理。經(jīng)2~5 ℃低溫處理,選取周徑5~7 cm、無病蟲害、健壯的種球作為供試材料。種球用清水洗凈,通風處晾干,取中、內(nèi)層鱗片30片作為試驗用扦插鱗片。將試驗用鱗片置于流水中洗凈,置于通風處晾曬至萎蔫后進行消毒處理。把高溫滅菌的細沙土與多菌靈粉末按照800的比例混合均勻,將鱗片置于其中充分混合進行消毒后備用。
基質(zhì)的選擇。扦插基質(zhì)選擇泥炭∶蛭石∶珍珠巖=2∶1∶1,用高溫滅菌鍋在120 ℃下滅菌20 min后裝入塑料筐內(nèi)待用。
試驗設(shè)計。3個百合品種,扦插后每10 d分別噴施濃度100 mg/L的NAA、IBA、GA、TDZ溶液,激素溶液均勻噴施在扦插鱗片的土壤上,盡量保證鱗片與激素不直接接觸,每15 d觀察其分化情況。每個處理設(shè)3次重復。
扦插方式。將經(jīng)過消毒處理的3個品種百合鱗片扦插到塑料筐內(nèi),基質(zhì)土深度為20 cm,將其平均劃分成3個區(qū)域,保證每一品種鱗片都置于3個區(qū)域內(nèi),每一區(qū)域鱗片數(shù)量為30枚。扦插時鱗片腹面向下斜插,角度為30°,扦插深度為鱗片的2/3,扦插間距為3~5 cm。扦插完畢后將其置于相對恒溫恒濕的智能溫室苗床上,空氣濕度為70%,溫度為25 ℃。
不同品種的鱗片扦插成活率。扦插后7 d對所有鱗片傷口位置進行觀察,看其是否出現(xiàn)霉變或腐爛狀況,記錄腐爛鱗片數(shù),計算不同品種的鱗片扦插成活率。扦插成活率=成活鱗片數(shù)/總鱗片數(shù)。
不同品種的鱗片扦插分化率。扦插后每15 d觀察其分化情況。觀察鱗片末端及邊緣分化情況,計算不同品種的鱗片分化率。鱗片分化率=分化鱗片數(shù)/(總鱗片數(shù)-腐爛鱗片數(shù))。
不同品種的鱗片扦插生發(fā)小鱗莖數(shù)。觀察并記錄每一鱗片生發(fā)小鱗莖個數(shù),計算單鱗片平均生發(fā)小鱗莖個數(shù)。
不同品種的鱗片扦插幼葉生發(fā)率。觀察并記錄每一鱗片幼葉生長個數(shù)及情況,計算幼葉生發(fā)率。幼葉生發(fā)率=生發(fā)幼葉鱗片數(shù)/(總鱗片數(shù)-腐爛鱗片數(shù))
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和SPSS 19.0進行處理和分析。
3種食用百合于2020年12月29日進行鱗片扦插。7 d后對所有鱗片傷口位置進行觀察,看其是否出現(xiàn)霉變或腐爛狀況,記錄腐爛鱗片數(shù),計算得出不同品種的鱗片扦插成活率。由表1可知,“京橙”“京粉”“京白”的扦插成活率均較高,超過90%,其中成活率最高的是“京粉”,平均成活率為97.1%。
表1 3種不同品種百合的鱗片腐爛情況及平均成活率
扦插后10 d于2021年1月8日對3個品種的百合鱗片進行第一次激素的噴施,于2021年2月27日最后一次觀察鱗片末端及邊緣分化情況,不同激素對百合鱗片分化的影響見表2。由表2可知,對于“京粉”而言,噴施NAA、IBA后鱗莖分化率均高于85%,比純水高10.27%和14.20%,差異顯著。對于“京橙”而言,NAA處理后鱗莖分化率為86.89%,純水處理為76.44%,兩者差異極顯著。對于“京白”而言,鱗莖分化水平高于其他2個品種,噴施IBA、NAA后鱗莖平均分化率均達到極大值。京白對于植物激素最為敏感,調(diào)控作用也最顯著(圖1)。
表2 3種不同品種百合的鱗片狀況
于2021年3月9日最后一次觀察并記錄每一鱗片生發(fā)小鱗莖個數(shù),每組隨機抽取10枚鱗片,3次重復,計算出單鱗片平均生發(fā)小鱗莖個數(shù)(表2)。對于“京粉”而言,噴施激素后單鱗片分化鱗莖個數(shù)均優(yōu)于純水,平均分化鱗莖個數(shù)≥1.27個,但不同激素間均不存在顯著差異。對于“京橙”而言,激素處理對單鱗片分化鱗莖有明顯促進作用,平均分化鱗莖個數(shù)>1.80個,差異不顯著。對于“京白”而言,激素處理后單鱗片分化鱗莖數(shù)不存在顯著差異,噴施TDZ對“京白”的效果最明顯,平均分化鱗莖個數(shù)為1.70個(圖2)。
于2021年3月15日最后一次觀察鱗片末端及邊緣分化情況,噴施不同激素后百合幼葉的生發(fā)率見表2。對于“京粉”而言,無激素處理的鱗片幼葉生發(fā)率最高,各激素處理后作用不明顯。對于“京橙”而言,激素處理后單鱗片的幼葉生發(fā)率高于純水處理,且在噴施IBA激素后,“京橙”幼葉生發(fā)率達90.00%,IBA激素對其影響極顯著。對于“京白”而言,噴施激素對于單鱗片幼葉的生發(fā)率優(yōu)于純水處理,且在噴施IBA激素后幼葉生發(fā)率達100%,但不同處理間差異不顯著(圖3)。
注:a.噴施激素后3種品種百合前期鱗莖分化率;b.噴施激素后單鱗片分化情況Note:a.Early bulb differentiation rate of lily after spraying hormone;b.Single scale differentiation after spraying hormone圖1 激素處理3種品種百合鱗片的前期分化情況Fig.1 Early differentiation of lily scales of three varieties treated with hormones
注:a.噴施激素后3種品種百合中期鱗莖分化個數(shù);b.噴施激素后單鱗片分化情況Note:a.Number of bulb differentiation in mid lily after spraying hormone;b.Single scale differentiation after spraying hormone圖2 激素處理3種品種百合鱗片的中期分化情況Fig.2 Mid-term differentiation of lily scales of three varieties treated with hormones
注:a.噴施激素后3種品種百合幼葉生發(fā)率;b.噴施激素后單鱗片分化情況Note:a.Young leaf growth rate of lily after spraying hormone;b.Single scale differentiation after spraying hormone圖3 激素處理3種品種百合鱗片的后期分化情況Fig.3 Late differentiation of lily scales of three varieties treated with hormones
3個品種在鱗片扦插擴繁時,噴施適宜的激素,可有效保證扦插成活率。研究者大多通過鱗片浸泡營養(yǎng)液或扦插前蘸取不同植物調(diào)節(jié)劑來進行扦插擴繁,實踐中發(fā)現(xiàn)該類方法扦插成活率較低,該試驗通過噴施不同激素種類來探索激素對于不同品種百合的扦插影響,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減少前期鱗片的腐爛,同時操作簡便,易于觀察分析。
在前期分化階段,不同品種對不同激素的反應差異顯著。噴施IBA對“京白”百合的分化有較顯著的促進作用,次之為噴施NAA的“京粉”百合,與趙莉提出的在香水百合中IBA可以促進多胺的合成,延緩了植株葉片的衰老,從而促進百合鱗莖生長的結(jié)果一致。這可能是因為IBA可以促進細胞分裂和細胞增生,誘導百合捍插生根,從而促進百合鱗片的分化。噴施TDZ對“京白”和“京橙”百合前期分化沒有效果,這可能由于TDZ是含脫落劑成分的激素,對于鱗片的增殖分化作用不顯著。
在中期小鱗莖分化階段,噴施激素后,各處理分化率均高于對照,其中“京橙”分化率最高,其次為“京白”,“京粉”最低。不同激素促進分化的效果不同,對于“京粉”和“京白”而言,噴施TDZ較其他3種激素表現(xiàn)較好。這與文獻報道的TDZ在許多植物中具有促進果實和種子發(fā)育的作用,如促進杏、李子、蘋果等果實的膨大,促進擬南芥子房的增大結(jié)果一致。然而, TDZ對“京橙”鱗片分化的效果并不明顯,NAA和IBA的效果較好,這可能與百合的品種有關(guān)。
在后期幼葉生發(fā)階段,噴施激素對不同品種幼葉生發(fā)情況的影響差異顯著,表現(xiàn)最好的是噴施IBA的“京白”鱗片,其次是噴施NAA的“京白”鱗片,幼葉發(fā)生率最低的為噴施GA的“京粉”鱗片。IBA對3個品種百合幼葉生發(fā)都具有促進作用。這與閆海霞等在紫羅蘭扦插研究中的結(jié)果一致?!熬┌住逼贩N在幼葉生長方面明顯優(yōu)于“京橙”和“京粉”,這可能與其自身生長特性相關(guān)。“京粉”幼葉生發(fā)率最低,施用TDZ對于“京粉”的幼葉生發(fā)有較好的影響。
激素對不同百合品種、扦插不同階段的影響不同,該試驗針對3種食用百合總結(jié)出與其相配的噴施激素方案:“京粉”為NAA 100 mg/L+TDZ 100 mg/L+TDZ 100 mg/L;“京橙”為NAA 100 mg/L+IBA 100 mg/L+IBA 100 mg/L;“京白”為IBA 100 mg/L+TDZ 100 mg/L+IBA 100 mg/L。
目前該試驗只設(shè)計了不同激素的處理組合,還沒有設(shè)置噴施激素的濃度階梯,后續(xù)將針對單一品種和特定激素進行階梯濃度的設(shè)置,更加精準地確定各個階段噴施激素的最佳選擇,為后續(xù)食用百合鱗片扦插繁殖技術(shù)的進一步研究奠定基礎(chǔ),為更好地科學指導生產(chǎn)提供更科學的理論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