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雙英
一
從湖南永州發(fā)源的湘江,浩浩蕩蕩,從南向北,流經(jīng)衡陽、湘潭、株洲、長沙,在岳陽的城陵磯注入洞庭湖,匯入長江大海,如一個秀麗的女子,向中華大地傾訴著她的衷情,奉獻著她的智慧。它浸染著長江流域文化的氣韻,裹挾著“大江東去”的豪情,充溢著“先天下之憂而憂”的精神,以壯士之氣、文士之雅、女性之柔、母性之愛滋養(yǎng)、呵護兩岸的人們。和矗立在洞庭湖邊數(shù)百年、守望三湘四水的岳陽樓一樣,成為湖湘人的文化地標(biāo)和精神家園;和湘江流域的傳說、故事、人文及風(fēng)俗連接在一起,成為湖湘人熟悉的精神存在。
湘江流經(jīng)岳陽湘陰地段時,江水漸平,江面漸闊。每逢薄暮時分,江上船帆點點,漁舟唱晚,遠浦歸帆,呈現(xiàn)出詩人畫家爭相吟誦描繪的動人景象,這就是有名的瀟湘八景之一。今日來看,“遠浦歸帆”的畫面里,不僅有詩情畫意的生活,也有湖湘兒女勤勞的一生。這一段江水,將湘陰分隔成兩個地理區(qū)域,一邊是有“魚米之鄉(xiāng)”之稱的湖區(qū)西鄉(xiāng),一邊是與縣城連綴在一起的東鄉(xiāng)。在湘江大橋還沒有建成之前,聯(lián)系江水兩岸的就是輪渡和渡船。輪渡的兩頭裝有活動跳板,方便汽車上下,還配套有臨水靠壁、引道、引橋和泊船碼頭等設(shè)施。輪渡碼頭人來車往,川流不息,碼頭邊??康拇淮蟠笮⌒?,在江中連成一片。渡船相對而言只是一只木船或一個舢板,比較簡單,渡口也簡陋,但比較便捷。輪渡和渡船來往于湘江兩岸,連接著城市和農(nóng)村,連接著繁華與寧靜。
小鯤就出生在湘陰縣城對岸的湘水鎮(zhèn)上,喝著湘江里的水長大,在江邊度過了無憂無慮的童年。湘水鎮(zhèn)和縣城北部的烏龍寶塔隔河相望,離大碼頭大概二三里路,有渡船往來兩岸。小鯤喜歡乘渡船到烏龍寶塔玩。從早到晚,臨江而泊的渡船可以隨時載人渡江,有時等到客滿了才走,有時一兩個人也可以走。有著兩百多年歷史的烏龍寶塔矗立江邊,守護一江碧水。寶塔相傳是清朝縣令依據(jù)宋朝的古塔重修的,因為民間有“烏龍出角狀元生”的說法,所以又叫狀元塔。塔有七層,塔身全部由麻石砌成,每層飛檐翹起,很是古樸秀美。沿石級可上到第五層,塔頂兩顆石珠歷經(jīng)歲月洗禮依然光亮如新。小鯤喜歡到塔里去玩耍探險,感受古塔的清幽靜肅,有時爬上寶塔,看湘江北流,山水相依,水搖塔影,相映成趣。塔下江岸不僅是渡口,還是去古塔附近大貨窯和酒廠的必經(jīng)之地。鄉(xiāng)鄰們隔三岔五都會去大貨窯挑些窯貨回家,甚至有的還以此為生意,販賣到更遠的湖北、江蘇等地去。大貨窯遠近聞名,也是很有歷史、很有故事的地方。酒廠自然是愛喝酒的鄉(xiāng)鄰們喜歡的。西岸豐收的稻谷送到東岸來,釀成的酒就是谷酒,回香獨特,口感綿長,而且不上頭。老鄉(xiāng)們渡江過來打幾斤酒回去喝,就像喝自家釀制的一樣親切、香醇。
湘水鎮(zhèn)東瀕日夜北流的湘江,西靠千畝稻田,稻田盡頭是碧波萬頃的柳毅湖,是名副其實的魚米之鄉(xiāng)。與縣城隔江相望的湘水鎮(zhèn)不僅盛產(chǎn)稻米,也盛產(chǎn)魚蝦、螃蟹和湖藕,是縣城和省會城市長沙魚米供應(yīng)的大后方。每年江水一漲,湘水鎮(zhèn)的鄉(xiāng)鄰就需要圍垸造堤,一年一年堤岸不斷增高,最后把垸子圍成白色瓷盤一般,浮在江水上。湘江長堤如一條長龍蜿蜒穿越湖湘大地,隨著湘江一路向北,直搗洞庭。堤上堤下炊煙裊裊,綠樹連蔭,清風(fēng)陣陣,河水汩汩滔滔,日夜奔流。河對岸煙囪水塔并樓宇相連,晚上燈火如晝,一派繁榮。一江水滋養(yǎng)兩岸人。湘江水千年萬年奔涌不息,小鯤的童年也如江邊的花開草長,天真爛漫。鄉(xiāng)村孩子的童年生活和自然萬物緊密相連,朝氣蓬勃,豐富有趣,就像溝渠里的野菜鮮果,池塘里的田螺蚌殼,枝頭上的黃鶯喜鵲,讓人覺得美麗豐饒,親切歡喜。
小鯤的出生,是在盛夏來臨的時候,天氣已經(jīng)開始轉(zhuǎn)熱。天才蒙蒙亮,云家的老屋里傳出一聲嬰兒的啼哭,一個女孩呱呱墜地了。女孩生得黑,但肉嘟嘟的,看上去挺可愛。因為云家已經(jīng)有了一個哥哥,女孩兒的降生正好湊成了一個好字,這讓云家奶奶和女孩父母都有些滿足。一雙兒女,對只能生兩個孩子的家庭來說,真的是不多不少,剛剛好。和第一胎哥哥的降生為這個家庭帶來的喜悅不一樣,妹妹的降生相對更為平靜,但家人的喜歡還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父親給女兒取的名字和她的哥哥一樣,都來自莊子的《逍遙游》,小鯤、小鵬,希望一雙兒女能鯤鵬展翅,一飛萬里。兒女的名字往往代表的是父母的希冀或父母未完成的心愿。鯤鵬二字所寄予的,也是小鯤父母壯志未酬的人生。這么大氣的名字,卻是和局促的童年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的。貧困、拮據(jù)的生活,離鯤鵬的理想有著十萬八千里,因而幼年的小鯤總是以大聲的哭喊來宣示自己的存在,提醒長輩的關(guān)注。一哭未必天下應(yīng),一哭也未必世界明。但哭是孩子跟成人世界對抗的武器,小鯤的慧根也許從她會哭開始就顯露了。
慧根必然是有遺傳基因的。小鯤的爸爸高中沒有畢業(yè)就因為爺爺病故回家,即使成績很好,考上了一中,也無法完成學(xué)業(yè),只能輟學(xué),扛起養(yǎng)家的重任。這是家族耕讀傳家傳統(tǒng)中斷的一個證明,也是小鯤爸爸心頭隱隱的遺憾。也許只能將希望寄托在兒女身上,讓一雙兒女幫他了卻心愿。小鯤母親勤勞樸素,務(wù)實少言。小鯤奶奶熱情好客菩薩心腸,卻有些重男輕女。小鯤父母對一雙兒女的養(yǎng)育卻從未男女有別,小鯤的成長環(huán)境健康平等。雖然鄉(xiāng)村的環(huán)境有些粗糙和簡樸,但對于孩子的成長未必不是一種人生應(yīng)有的磨礪。生活以它平實樸素的模樣前行,平淡的鄉(xiāng)村生活,卻似乎因為夏天的火熱被賦予了特別熱烈明朗的氣息。小鯤的童年生活樸素寧靜卻也充實快樂,簡單透明。簡單的飯食,撒開腳丫就可以飛跑的天地,和伙伴們捉迷藏、演大戲,尋思各種好玩的游戲,大部分日子都無憂無慮。
可再明朗的天也會有下雨的時候,小鯤最恐懼的時刻莫過于父親的拜把子兄弟到家里來的時候。這個伯伯小鯤要叫干爸。這個干爸不是帶來雙倍的父愛,而是要將她所有的愛一并掠走。干爸一到家里來的第一件事,就是說要帶她回家。因為據(jù)他說小鯤是他寄養(yǎng)在這里的親生女兒。內(nèi)心充滿了害怕和惶恐的小鯤,總是顫聲問父母:“我是從哪里來的?”問來問去,在父母那里的答案總是一句:“你是坐著木桶從河上飄來的呀?!边@樣的答案包含著大人的狡黠和意味深長的智慧,甚至還有些詩意和浪漫,但對一個頭腦中充滿了問號又有些沒有安全感的幼兒而言,實在達不到精神上的安慰。她將信將疑地聽著,始終陷在被捉弄的圈套中,多年來未曾釋懷。這個叫干爸的人在小鯤的幼年時期,幾乎成為一個夢魘,只要他到家里來,她就得緊緊地抱住家里的門框或扯住媽媽的衣襟,生恐真的被牽了去。直到有一天,聽說干爸家搬到了很遠的地方,估計以后很少會來了,小鯤才如釋重負。“我是從哪里來的?”這個問題的答案還要小鯤長大了去尋找??筛改负屯馊艘黄鸷现\捉弄孩子,真的好玩嗎?這還要看事情的不同性質(zhì)。
一次偶然的落水事件,讓小鯤感受到生命的價值,還有父母對自己的愛。喝著湘江水長大的孩子,從小肯定離不開水的,游泳也是玩著玩著水就學(xué)會的。小鯤也不例外,跟著小伙伴們帶著一些桶子盆子就下水了。根本還不會游泳,卻又要學(xué)會撲騰,在那個自我防范意識特別弱的年代,事情就這么發(fā)生了。小鯤隨著木桶游啊游,離岸邊越來越遠,沒想到突然桶子一翻,小鯤一下子失去平衡,栽倒在水里,撲騰撲騰地,在水里上下沉浮著。附近的孩子要么在玩自己的,要么根本不會游泳。在水邊看大家玩水的孩子發(fā)現(xiàn)情況不對,趕緊喊起來,“落水啦、落水啦!”可是大人們太遠,根本聽不到,小孩子們又人小體弱,不知應(yīng)付。也是命不該絕,撲騰中的小鯤,手突然觸到了一個樹根,她緊緊抓住那救命的小樹根,往下蹬腿,往岸邊劃水,終于把自己給救了。等父母趕到時,小鯤已經(jīng)平安無事回到了岸上。那天晚上,小鯤強烈地感覺到了父母的擔(dān)心后怕和恐慌。那天晚上,小鯤吃到了兩個荷包蛋。那天晚上,爸爸以少見的嚴(yán)厲斥責(zé)了媽媽,要求媽媽以后要看管好孩子。也許小鯤真的是從河上漂來的,因為湘江最終沒有吞噬掉自己的女兒。湘江邊的人們和湘江,人類和自然,互相依存卻也互相斗爭著,生活著。
也是在那天晚上,小鯤意識到自己是這個家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每次看家里相框里的相片,小鯤最喜歡的就是那張全家人在一起的照片,哥哥坐在爸爸的腿上,小鯤坐在媽媽的腿上,一家人穿著干干凈凈的衣服,收拾得利利索索的樣子,文文靜靜地坐在一起。雖然哥哥的表情很稚嫩,當(dāng)時鼻子下還掛著清鼻涕,小鯤更是肥嘟嘟圓乎乎的嬰兒臉,但小鯤特別喜歡看這張相片,看照片上父母英姿勃發(fā)、和諧美好的樣子,看哥哥不諳世事的樣子,看自己懵懂天真的樣子。照片真是一個家庭珍貴的記憶留存。多虧了這樣的照片,才能知道父母也曾那么年輕;多虧了這樣的照片,才知道自己是怎么長大的。
水邊出生的女孩小鯤從生命的開始,到生命每個階段的成長,都始終與水、與這條江連在一起。她就是湘江的女兒。她的性格中也始終有著水的清透、柔和、包容及隨性。
二
水邊出生的男孩跟女孩不一樣的是,他們更能識透水性,更具駕馭水的能力。他們有時是弄潮兒,有時是水手、舵手甚至船長。在水的面前,他們更表現(xiàn)出強者的姿態(tài)。同樣是在水邊出生的小鵬就是這樣一個男孩,他不僅水性好,而且在很多方面都體現(xiàn)出一個江邊男孩的靈泛和機敏。可是有個年紀(jì)差不多的妹妹小鯤,有些方面還可能被后來居上,小鵬難免就要體驗體驗競爭感了。從讀書開始,小鯤陰差陽錯就趕上了和哥哥同一期發(fā)蒙,成為同班同學(xué)。
之所以會這樣,要從發(fā)蒙那天的天氣說起。也是巧合。小鵬去學(xué)校發(fā)蒙的那天,天氣不是很好,家里又沒有人管小鯤,爸爸就帶著兄妹倆一起去學(xué)校報到了。到了學(xué)校,老師也不知道是誰上學(xué),兄妹倆都考了一遍,結(jié)果問到小鵬的問題,小鯤在旁邊也回答了出來,老師就讓爸爸填了兩張報名表,把兩兄妹一起收了。其實小鯤還不到讀書的年齡,但早點上學(xué)有小鵬照應(yīng),爸爸就放心地將小鯤兄妹一起留在了學(xué)校。小鯤也就像被加塞的學(xué)生一樣,有些隨意,卻也水到渠成地成為了湘江小學(xué)學(xué)前班年紀(jì)最小的學(xué)生。
小鵬完全沒有料到會和妹妹成為同學(xué),而且被老師安排坐一張課桌。上學(xué)不再有先發(fā)蒙的優(yōu)勢,自己在學(xué)校的所有行為,還多了一個耳報神,小鵬也是一點心理準(zhǔn)備都沒有的。好在小鵬也不是那么淘氣,妹妹也不是每件事情都愛打小報告,所以很長一段時間還是相安無事。可是,怎么履行做哥哥的責(zé)任,卻經(jīng)過了現(xiàn)實生活的訓(xùn)練。
這要從鄰居家調(diào)皮搗蛋的小暑說起。小暑淘氣頑皮遠近聞名,又特別喜歡欺負小鯤,只要小鯤得到什么有意思的玩具,小暑一定會在跟著玩一陣之后把它搶走。搶走玩具也就罷了,可是有一天放學(xué)路上,他又動了歪心思,不僅搶走了小鯤的傘,還用傘柄敲打小鯤的背。這就是校園中早期的校園霸凌,主演都是那些不會讀書專負責(zé)搗蛋的同學(xué)。小鯤一下子哇哇大哭,哭得撕心裂肺地跑回了家向父母告狀。
父母盤問:“你哥哥呢?”
小鯤說:“哥哥走在我后面一點兒?!?/p>
父母就把小鵬叫出來,給他上了一堂兄妹如何相幫的課程:“妹妹在外面如果受欺負了,做哥哥的第一要上去主持正義;第二,遇到不講道理的行為,還要進行回擊?!?/p>
小鵬從此知道要如何統(tǒng)一戰(zhàn)線,如何守護年幼的妹妹。從此上學(xué)路上再也沒有上演男生欺負小鯤的戲目了。
小鵬其實是個能干的哥哥,他的動手能力在很早就得到展現(xiàn)。上小學(xué)時流行每張課桌都要上一把鎖,可是媽媽只給了小鵬買一把鎖的錢,小鵬就想了個辦法,在兩個桌子的隔板處,上了一個搭鉤,只要他的桌子一開,小鯤的桌子也可以開了,鎖的時候也是如此,鎖一個桌子同時也把另一個桌子鎖住了。鎖是節(jié)約了一把,碰上小鵬晚到,小鯤就得等上哥哥一起開鎖了。無論如何,這個辦法很妙,小鯤對哥哥佩服不已。班主任看到后也暗暗稱贊。就像報名讀書小鯤是臨時增加的那個一樣,小鯤在讀書的路上要掙得獨立權(quán)還真不容易。比如說買字典,老師布置每個學(xué)生都要買一本字典,可是媽媽說,字典兄妹倆共用一本就可以了,于是字典只能買一本。節(jié)約的媽媽幾乎是在每件事上都會想到一個節(jié)約的方法,兄妹倆很多時候好像變成一個人似的,在父母眼里似乎很自然,可是兄妹倆卻覺得在班上很有些沒面子。
但是小鵬帶著小鯤一起出去玩、走親戚和看電影的時候,都是兩個獨立被尊重的個體,這種感覺比去學(xué)校舒服。比如去姑姑家,去舅舅家,叫小鯤小鵬干什么玩什么吃什么,都是各自單獨一份,從來沒有被合并成一份。小鯤特別愿意和哥哥一起去看電影。姑父是電影放映員,到哪兒放電影,都會想辦法告訴他們一聲。然后小鵬就會帶著小鯤找到放電影的地方去。看電影一般在晚上,也不一定在湘水鎮(zhèn),所以有時要走較長的一段路,路上可能遇到狗,也可能遇到鵝。小鯤既怕狗,又怕鵝,但只要有哥哥在,就總是有辦法引開狗,趕走鵝。而且保證不會迷路。到了放映地,先跟姑父打聲招呼,再找個位置坐下來安安靜靜看電影。有時姑父熱汗直流地朝他們揮揮扇子,然后自己忙自己的。其實電影什么內(nèi)容,他們不一定講得蠻清,但看電影這件事就像過節(jié)一樣喜氣,讓人開心和興奮。如果遇上看懂了的片子,回來的路上會熱烈地討論半天,這是冒險又很愉快的經(jīng)歷。
等到小鵬漸漸長大些,有了一群小兄弟后,就會玩一些男孩子才會特別喜歡的游戲,充當(dāng)妹妹保護者的責(zé)任就被玩心替代了。那時小鯤還不怎么知道男孩和女孩的分別,只是有些游戲,漸漸不屬于她了。有時一大早,有時晌午時分,有時晚上,鄰居小滿、小為會把小鵬悄悄約走,就著草垛、倉庫、閣樓等隱蔽場所,進行又驚險又刺激的游戲。男孩子跑得快,來無影去無蹤,完全不知道到哪里找他們。他們邀朋結(jié)伴,神出鬼沒,總有什么大事要謀劃似的,做事情總是先開小會打商量,一副辦正事的樣子,很有大人的派頭,讓小鯤羨慕不已,也望塵莫及。當(dāng)然這個時候,不僅她這個跟屁蟲被嫌棄,其他女生也完全參與不進去。
八九歲這個年齡段,游戲似乎開始分性別了。適合男孩子的游戲,比如釣魚、玩彈弓、捉泥鰍、滾鐵環(huán)、玩陀螺、耍水槍,各種各樣,層出不窮。而跳房子、踢毽子、跳繩之類,女孩子更容易玩到一起去。男孩女孩需要合作的游戲也是有的,比如攻城,甲乙雙方各有四五個人,在地上畫出兩個營地,以中間的分界線分出甲乙兩邊,從相反的方向向?qū)Ψ焦コ牵囊贿呄裙ト雽Ψ綘I地,并將對方人員推出界線為勝。這不僅需要掌握進攻的時機,還要有沖入敵陣的勇氣,虛虛實實,真真假假,求的是以弱勝強,以少勝多。這些活動小鵬和小鯤經(jīng)常一起參加。還有跳房子,無論是九字格,還是百間房,都是金雞獨立踢推田螺串或石子串到標(biāo)注了相應(yīng)數(shù)字的格子里,最早達成目的者勝,這不僅訓(xùn)練腳的靈敏度,還訓(xùn)練人的全身協(xié)調(diào)性。這些游戲大家都百玩不厭。
最好玩的還是捕蟬養(yǎng)蠶之類的游戲。這些技術(shù)含量更高,而且不是特別了解昆蟲習(xí)性的人根本養(yǎng)不好。但小鵬總是很精通這些名堂。夏天昏昏欲睡的午后,蟬振動著薄薄的羽翼拼命地鼓噪,清脆悠長的叫聲極具穿透力。在蟬一個勁兒地鳴叫的時候,小鵬就會從后面神不知鬼不覺地靠上去,張開網(wǎng)一把網(wǎng)住,那可愛的小東西就落入他的手掌心了。然后在蟬的腿上纏上一根線,讓蟬飛來飛去,卻飛不出他的手掌心,這是可以向伙伴和妹妹炫耀的戰(zhàn)果。養(yǎng)蠶也成功過。春天的時候,小鵬會從養(yǎng)蠶的鄰居家找來一些幼蟲,在家里準(zhǔn)備幾個簸箕,然后到村子里到處尋找桑樹。發(fā)現(xiàn)桑樹后,采上一些桑樹葉子,放到蠶寶寶面前讓它們吃。每天都觀察蠶的狀態(tài),看著蠶吃了睡,睡了吃,慢慢長胖長圓,然后耐心地等待它們“作繭自縛”。隔幾天,一個白白胖胖的橢圓形的蠶繭便成形了。蠶繭柔軟銀白,發(fā)出誘人的光澤,似乎是對養(yǎng)蠶人的獎賞。養(yǎng)蠶也是在關(guān)注生命的蛻變和成長,神奇又充滿驚喜,因而也特別有吸引力。
也許是孩子的天性使然,每次家里有小動物出生的場合,小鵬和小鯤都覺得很興奮很激動。他們無法看到自己如何出生,但可以觀察其他動物的出生、長大,感覺也是對生命和成長的一種別樣的參與、彌補。家里的雞寶寶從蛋里面孵出來的時候,看著它們用小嘴啄破蛋殼,從透明的蛋殼里破殼而出,感覺小雞寶寶很聰明,也很厲害。家里的母豬生小豬,一只只從母豬肚子里跑出來,先是濕漉漉的,然后慢慢地有了力氣,就會拱著母豬媽媽的肚皮,嗷嗷叫著吃奶,咬著奶頭撒歡,真是又霸道又傲嬌。母貓有小貓了,小貓咪一只只迷你般大小,眼睛圓溜溜的寶石一般盯著你,讓人愛憐不已,或者柔軟一團躺在窩里,總是讓人忍不住想要摸摸它們,或者找點小魚小蝦給它們吃。小魚小蝦就在自家魚缸里摸幾條。家里的魚缸里養(yǎng)的魚有時也會產(chǎn)小魚出來,細細的一小條一小條在魚缸里游著,給人帶來無限的慰藉和遐想??墒牵桂B(yǎng)小動物不僅給人歡樂、安慰,有時也會帶來遺憾。
俗話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男孩子的感情一般比較含蓄,內(nèi)斂且隱忍,可真要傷心起來,那也是痛徹心扉的。小鵬養(yǎng)過一只特別可愛的小狗,萌萌的又乖巧又聰明,小鵬到哪里都帶著它。而且小鵬還在有意識地訓(xùn)練它,叫它鉆圈、跳高、跟人握手之類,它都能很快學(xué)會。爸爸買了一條大輪船后,小鵬就經(jīng)常帶著狗狗上船來玩。這天風(fēng)和日麗,天氣特別好,小鵬就想讓小狗試試游泳本領(lǐng),他以為狗狗天生是會游泳的。小鵬把狗狗從船舷邊放下去,看到狗狗在水里游動起來后,就跑到岸邊來接它,船和岸之間就是一條長長的舢板的距離,可是狗狗奮力游向岸邊時,沒能到達就沉下去了,它應(yīng)該根本還沒有學(xué)會游泳,下水那一下的撲騰不過是一種本能的掙扎,眼看著狗狗沉下去,小鵬卻夠不著,一時又來不及找到別的可以救狗狗的工具,就這么眼睜睜地看著愛犬淹死了。小鵬傷心地大哭,很久都不能接受狗狗淹死的結(jié)果。這個回憶過于傷心,小鵬久久都未能釋懷,以致再也不肯養(yǎng)狗了。后面雖然養(yǎng)過兔子、刺猬等別的動物,也絕不再讓它們游泳了。
相比養(yǎng)動物而言,養(yǎng)花卉植物就不用投入那么多感情了。小鵬養(yǎng)花的本領(lǐng)也很高。小鵬兄妹倆想種些花為陽臺增添一抹色彩,便找了些太陽花、喇叭花、雞冠花的種子種在門前的花盆里。小鵬種花似乎有天賦,種的花總是開得很好:太陽花滿盆滿盆地盛開,朵朵向著太陽;雞冠花神氣地一排排站立著,鶴立雞群的樣子;喇叭花一叢一叢,嬌艷無比。嘴饞的時候,從喇叭花的花柱處摘掉花瓣,還可以吸食到甜甜的花漿。還有一叢叢的月季和沿著墻垛種的牽牛花,大部分都成功了。而小鵬和小鯤侍弄花卉的結(jié)果總是有些差別:小鵬侍弄的花總是色澤飽滿,繁盛得很;小鯤侍弄的卻總是顯得面黃肌瘦、營養(yǎng)不良的樣子。小鯤真的是很納悶,幾乎是一樣的花盆,一樣的土壤,一樣的方法,為何效果總是有差別??磥硇※i不僅表現(xiàn)出廣泛的興趣,還表現(xiàn)出對養(yǎng)殖等方面的熱愛。
小鵬的天賦還表現(xiàn)在才藝方面。比如口琴、橫笛、二胡等樂器,小鵬都懂那么一點。爸爸因為進過戲班子,所以家里會藏有口琴、笛子、二胡等樂器,爸爸沒事也會吹拉一下,重溫一下技藝。這個時候小鵬就會細細觀察,弄清楚“哆來咪發(fā)索拉西多”的位置后,就認(rèn)真地練起來。沒過幾天,就能吹出曲子來了。學(xué)笛子也是,有時小鯤連音都吹不出來,可小鵬能有板有眼地吹出旋律。二胡小鯤就更加不敢問津了,不是不想學(xué),表演欲還是有的,有時模仿爸爸的動作,扶住琴筒,拉動琴弦,一副很沉醉的樣子,可是沒下過功夫,是沒辦法拉出調(diào)子來的。在這方面,小鵬更愿意細細琢磨,認(rèn)真練習(xí),所以總是能拉出曲調(diào),混跡于湘水鎮(zhèn)的演藝界。后來碰到其他樂器,也能觸類旁通,一點就會,包括流行音樂、民歌等。而小鯤在這方面就無法登堂入奧,領(lǐng)會藝術(shù)的精髓了。
可是,小鵬在妹妹面前的高明,卻在小學(xué)五六年級時因為個子長得比小鯤慢,成績有幾次被小鯤超越,而逐漸感受到了壓力。又因為是家里的長子和唯一的男孩,爸爸對他寄予了更大的希望,希望他承擔(dān)更多的家庭責(zé)任,越大對他管束越嚴(yán),有時對他的要求跟對一個大人的差不多,同時他也很少在爸爸這里得到更多的肯定和鼓勵。小鵬不只感到了壓力,甚而有些失落了。
終于小鵬通過升學(xué)得以和小鯤分在不同班,兄妹倆就此結(jié)束了兄妹同學(xué)的關(guān)系,從此有了各自不同的同學(xué)、各自不同的班主任、各自不同的校園故事版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