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夏豪
丈夫馬肅正催促她下樓。
她還在露臺上忙著,敷衍兩聲,看了眼時間。她正將一團黑色的物件從麻袋里捧出,跟出來的還有一股焦味,彌散在這方不大的露臺中。是一團子的剪刀,都是新的,尖刃處套著一個個塑料包裝,這是對它本來面貌的描述,可現(xiàn)在呢,只能夠如此說它?;鹧姘寻b袋燒成了一團膠質(zhì),待到火焰熄滅,溫度降低,它們變得堅硬無比,隨帶著那些剪子本身,也被這團膠質(zhì)纏繞得歪七扭八。
她確信曾經(jīng)不是這樣的,它們應該是整整齊齊地待在一個紙盒子里的,這個紙盒子是長城牌卷尺的包裝盒,當它們被送貨車送到店里時,她一眼就相中了。她和丈夫馬肅說,卷尺大盒子里還有獨立包裝的小盒子,小盒子拿出來單獨摞放到柜臺里,大盒子呢,就拿來裝那些帶有尖刃的貨,比如這些剪刀。而現(xiàn)在呢,紙盒子已經(jīng)全然尋不到蹤跡了,只留下幸存的剪刀,和包裹在刃上的那團黑色的凝固物,這使她想起小時候父親補屋頂時所用的瀝青,支起一口鐵鍋,瀝青塊扔進去,小火慢慢熬,將它們變成冒著泡的流體,隨后趁熱涂抹在屋頂?shù)娜甭┥?,溫度降下來,便重新化為堅硬的瀝青塊,這是補屋頂最具性價比的方式。
她用另一把剪刀將這些凝固物分開并剝離出來,極為心細,就如同在照料一株花草。她心想,還好沒聽馬肅的,這不是都能用嗎?要是全賣了廢鐵,可就虧大了。她一邊收拾著,一邊滿意于自己的行動。
馬肅又在樓下催了,他的聲音通過空氣,通過石制的地面,通過積灰的不銹鋼扶手,不斷地傳到她的耳中。于是她不得已停了下來,簡單洗了洗手,走下樓去。
他們要去參加一個舅舅的葬禮,準確點講,是馬肅的舅舅,那是一個像鯰魚一樣的老人,那時他還在店不遠處的菜市場做保潔,因此常來店里坐。記得他生前頭發(fā)上總有一股奇特的氣味,手臂上總泛著油光,她懷疑用點火槍一點,他的舅舅就會燃燒起來。
他們開車出門,要先去街上的花圈店取訂好的花圈。馬肅手握著方向盤十分靈活,將要從東面轉(zhuǎn)進中華街,她看了馬肅一眼,從西面進嘛,花圈店不是在街西口?馬肅跟她解釋,從家的方位說到每一條馬路的走向,說到每條路這個點的車流,說到如果從西口進的話,他需要開到人民大橋下,左轉(zhuǎn)彎,再經(jīng)過那個上次一盆綠蘿賣了他們?nèi)鍓K的黑心花圃園,最后才能在紅綠燈處看到我們要去的花圈店。她聽了也不再講什么,車子開過中華街的中段,她望向那間前后貫通的商鋪,招牌已經(jīng)被燒得變了形,盡管前后門大開,光線仍舊不能洞穿它,不能照亮里頭滿地的廢棄物。
這場火是三天以前的事,滿打滿算這家店她開了已近二十年。
馬肅看了一眼妻子,說都過去了。
他們的車過去了。一家理發(fā)店,是一個外地小青年開的;一家香煙店,店主很愛炒股;一家每隔一年就會換老板的吃食店……她對這些店太過熟悉,他們的車開過去了,街西口,就是他們要去的花圈店。和花圈店的阿叔打了聲招呼,馬肅就坐下了,坐在玻璃柜臺前頭的藤椅上,隨后示意妻子往前走一步。她打開手機,把備忘錄里的文字一個一個地說出來,花圈一只,要一床被子,一點紙錢元寶,要一幢房子,三層的,不要五層的。舅舅的兒子應該已經(jīng)買了五層的紙樓,可能還有一艘大船。花圈是現(xiàn)成的,竹架子,用漿糊沾了塑料的花,縮在一個角落。阿叔把它張開,拿來兩幅瘦長形的白紙,問他們落款怎么寫。
馬肅說,給舅舅的。阿叔曉得,拿起一瓶墨水蘸了些,寫上一些悼詞的套話,隨后落下敬獻人的名字:外甥,馬肅,外甥媳婦,王勤,拜挽。
他們開的這家著了火的店,是一家五金店,名字就叫王勤五金雜貨店。原先不叫這個名字,只叫王勤雜貨店。后來日用雜貨沒有賺頭,越發(fā)轉(zhuǎn)向五金貨品,便改了名。聽這個名字就能夠知道,這是王勤的店。
阿叔已經(jīng)把東西都備好了,他們付完錢準備離開。王勤看了看丈夫的車,說你明天該去洗車了,你看你輪胎上的黑印子。馬肅跟著她的提醒往地上看去,兩道黑色的車轍若隱若現(xiàn)地伏在所經(jīng)過的路面。知道了,馬肅上車發(fā)動,催王勤趕快上車,時間已經(jīng)不早了。
紙樓放在后座,一袋紙錢被王勤丟在副駕駛的腳墊上。今年的冬天好像走得特別著急,三月份竟有了一絲炎熱的預兆。王勤說有點悶,就把車窗打開,風一下子灌了進來,她把腳踩在紙錢袋子上,以防它們借著風勢散掉。馬肅的耳邊當然也響起風流動的聲音,除此之外,他還聽到后座那幢紙樓顫抖的聲音,他說,還是把車窗搖上去吧,風太大,容易把它吹壞了。
他們到了目的地,還在停車的時候,就聽到哭聲從那個綠棚子里飄出來。有站在外面的人瞧見他們來了,鉆身進去,隨后一個男人從綠棚子里伸出頭來,是舅舅的兒子,看到是他們來了,頭便又縮了回去。緊接著,是一陣愈加高昂而響亮的哭聲。他們拿著東西,拉開棚簾,走了進去。王勤不大適應這樣的場合,她熟悉在店里迎客的氛圍,笑著臉,哪怕是有所算計也要藏在幾句笑話和吹捧里。舅舅的兒子跪在床前大哭,說你的外甥馬肅來了,他來看你來了。王勤縮了縮身子,讓馬肅走在前頭,她把花圈支開靠在墻上,又把紙錢、房子、被子擺在一個堆滿喪葬用品的角落。
哭完幾下,舅舅的兒子就這么突然止住了,遞上一根煙,問馬肅家的店鋪怎么了。馬肅講全燒了,叫了個收廢品的,能賣的都賣給他,不值錢的也由他處理,至于是拉到哪里倒掉,就不關馬肅的事情了。
馬肅和王勤接過丟在地上的白腰帶和黑色奠字臂章,便坐下來喝茶。來的親戚已經(jīng)很多,有的常見,有的也多年未見,如果不是舅舅去世,可能一輩子也不會再碰面。他們問馬肅最近好嗎,又指了指王勤,說,這位是?不知道他們是沒有眼色還是礙于無話可聊,馬肅也回答道,還行,這是我老婆。對方哦了一聲,用方言重復了一遍他的話,這是你家婆呀。說實話,王勤并不喜歡方言里對老婆的稱呼,家婆家婆,聽上去像一個天生的家庭主婦;至于丈夫的方言叫法,她也同樣討厭,男客,似乎只當家里是旅店一般,買買東西,拍拍屁股就走了。
天色走晚,人越來越多,今晚需要守夜。幾張桌子前大家都在喝茶打牌,或者刷刷手機。王勤今夜被圍繞在中間,被詢問了許多話,火是怎么起的,撲滅的過程,來了幾輛消防車。這并不是一件好事,今夜除了那個已永遠睡倒在床上的舅舅,王勤的身邊是人最多的。
王勤一遍一遍地回憶道,我當時在里間燒早飯,就聽得小閣樓有東西掉落的聲音,我只當是店里的貓又不安生,再過一會兒我看到微波爐的上邊漫出煙氣來,我想壞了,微波爐壞了,這才買了不到半年,怎么就壞了。再看看發(fā)覺不對,用來做閣樓的木板四處都滲出煙來,我曉得不對了,跑到店鋪外邊,才發(fā)現(xiàn)已是大火一片。
聽者一定是傷心的,畢竟里間還躺著一個永別的人,再聽到發(fā)生火災這樣的事,自然是悲上加悲,不由得落出幾滴淚來,舅舅的兒子也被這氛圍影響,跟著哭。王勤只能連忙安慰道,保重身體,接下來還有好多事你要忙。他也就順勢止住了哭聲,回道,你也是啊。
王勤看到馬肅在一旁抽煙,一邊在和其他親戚描述火情,其實他當時并不在現(xiàn)場,他差不多是與消防車一同到達的。他說得如此精準,甚至比起自己來也毫不遜色,他說火苗是如何從那個電表燃起來,又由于上頭都是可燃的紙箱與塑料包裝,火勢伴著濃煙如何迅速地暈染開來,就像是一幅水墨畫。王勤不知道馬肅還有這樣的比喻能力,也聽得笑了一聲,似乎這場火并非生在她家一般。
她走了出來,鉆出綠棚,里頭的道士開始念經(jīng)。舅舅的住所倒是個好地方,在河道的十字路口,放到城里,那是兩面環(huán)水的豪宅。水鳥受到聲音的驚嚇,比往常嘶鳴得更響。她想,要是她的五金店旁邊也有這么多水就好了,不至于任憑火勢蔓延,可又想想,要是兩面環(huán)水,交通不便,那她的生意也早就沒法做了。一時間,她不知是該慶幸還是遺憾。
除了一遍一遍講述給旁人聽這場火災的過程,她自己也想著這件事。她想起她的年紀,快過五十,還有半年就足月退休。她想起她的兒子,剛結(jié)了婚。她想起她的打算,等到兒子結(jié)婚兩年,到了該要孩子的時候,她正好五十二歲,可以關掉這間店面,把該甩賣的賣了,安心照顧他的小孩。
她也想起,她的那只白貓,火災發(fā)生那天,它便不見蹤影,不知是在里頭燒死了,還是逃出去了。想來大概不會是死在里頭,畢竟收拾廢物時并未發(fā)現(xiàn)它的蹤跡。那只白貓的尾巴很長,是一只靈敏的貓,它的用途,是阻擋來自隔壁餐食店的老鼠。王勤想著許多,大概都是圍繞著這間五金店想的。她順著河邊的臺階走到浜底,夜深的河道水氣升起,背后響起馬肅的聲音,石階上有蘚,當心滑。
王勤踢了踢鞋子,說今年的河道水真滿,還沒到雨季呢。
馬肅又點燃了一根煙,要不先送你回家吧,我留下守夜,明早送葬我再來接你。
不知道店里的白貓在哪里,王勤說。
在哪個臺階上睡著吧。
接下來的幾天,王勤沒有事做,便在家起得很晚,起來也不過是做午飯,再是迎接午后的困意。她飯后走在小區(qū)里,呼喚著咪咪,馬肅笑她傻,貓要在也是在店附近,怎么會在我們住的小區(qū)里?
馬肅跟她講舅舅的事,講他死后留下的錢財如何分配。王勤應了兩聲,在她的腦海里,是一場大火,不過不是店里的,而是那日深夜馬肅舅舅的。
等到念過三遍經(jīng),道士歇了歇,吃了點夜點心,便召集守夜的親眷們集合,在河邊燒東西。舅舅在河邊還種了三排土豆,不過這時是顧不上了。他們拿出早已準備好的衣物,包裹在舅舅生前睡過的床單中,一包一包整齊排列在土豆地上,在上面鋪上一層紙錢,疊至小腿高低,把他兒子買的那艘紙船架在上頭,船頭朝向河道,讓兒子牽著船頭的紙繩不要松手。最后把親眷們帶來的紙物、被子一同堆在周邊,這其中自然也包括馬肅買的那幢三層小樓。道士給兒子點上一支煙,示意他點火。
親眷們圍繞著站定,王勤和馬肅站在船尾。她看著火苗從舅舅兒子的手中升起,從牽引著船頭的那根繩子燒起,像一顆手雷的引線,逐步到了船頭,蔓到船上的船夫、桌椅、亭臺樓閣,燒到馬肅買的那幢樓,一步一步,一層一層,燒到船下的衣物與周邊的紙錢。一場漫天的大火就這樣被制造出來。王勤映紅的耳朵發(fā)燙,只聽得燃燒與爆裂的聲音,她似乎在里面聽到貓的慘叫聲,影影綽綽的白色貓的身體似乎從她眼前掠過。她仔細再看,只看到火焰已經(jīng)兩層樓高。河道的鳥蟲拼了命地叫,想來是野地里的貓聲,一并伴著道士的嗩吶和長笛聲環(huán)繞在他們身邊。
這場火是不用逃跑的。
王勤確實對馬肅舅舅的遺產(chǎn)分配不感興趣,馬肅說了什么她大概也沒聽清。
這兩天,她拿著一本寫滿字的筆記本,上頭是她根據(jù)回憶列的貨品清單,后頭是估算的價格。她今天跟馬肅說,大概貨物損失了十五萬;明天又跟馬肅說,她漏掉了一箱手槍鉆,還要加三千塊錢。她翻開新的一頁,開始盤算重開店鋪所需進貨的種類與價格。王勤對馬肅講,我想把雜貨都去了,既占地方,又沒有賺頭,以后就叫王勤五金店了;幾個批發(fā)部老生意了,能賒一點款子,大概不消十萬,我們的店就又能開起來了。
在王勤暢想并嚴密計算的時候,馬肅正在擺弄手機。他只說了一句,兩年,并揚了揚他抬起的兩根手指。王勤明白,她想起她原先的打算,再過兩年,把店關了,那個時候她有養(yǎng)老金,兒子也大概有小孩了,便能專心照顧孫子或者孫女。王勤把馬肅的手機拿掉,把他叫起來,對他說,投入十萬,算賒賬五萬,再加上平時進貨周轉(zhuǎn),過了兩年,還是十萬貨款的底子;這底子清不掉,又只能甩賣,不過能收回一點罷了。開兩年還不如不開了,我可以去找一份工作,看看門堂,做做廚房的小工,一月雖然比不上開店的賺頭,但好歹沒有成本。開兩年反倒是虧本的罷,馬肅,你說呢。
馬肅講非常同意。
王勤便暫時滅了她重開店的想法,興致勃勃地操持起家務,甚至期待著兒子提前給予她一點好消息。
沒過幾天,她又喊馬肅,我能不能少進點貨,我跟你講,我可以這部分的貨不要進了,這些銷路差,周轉(zhuǎn)慢。王勤指著她筆記本上新做的賬單,興奮地講,這樣可能只要五萬塊的啟動資金了。
馬肅還是講,兩年。王勤想了想,說把小孩子放到五金店來照顧好像是不合適,不是我們那個時候了,想怎么帶就怎么帶,現(xiàn)在小孩子金貴,你曉得 ,隔壁快餐店那個小孩,一年學足球就要三萬塊。還是不要開了,他們到時候生了小孩,總歸是我要幫襯的。到時候本錢壓在里面,只能跟小孩子苦巴巴地講,你的奶粉和玩具變成扳手,變成螺絲帽了。
馬肅不能夠再同意了。
接下來的幾天,王勤幾乎每天都有新花樣。她不斷推演著復店的可能性,有時候她說我可以留半間做成一個辦公室,裝上空調(diào),這樣照顧孫子孫女沒有問題;有時候她說一些老主顧總問她還有沒有貨,錢從手里流掉了,你懂 ?馬肅。但不需要馬肅有所反駁,只消讓她靜一靜,她便能自己舉出許多的反例,來證明她復店的想法是多么不可行,甚至愚蠢。
為了排解她的一點苦悶,她來到店門前,已經(jīng)幾乎看不到火燒的痕跡,換了新的卷簾門,原先的招牌拆了,燒黑的墻壁被丈夫馬肅重新涂成了白色。王勤在尋找她的白貓,她這樣說,我不敢打開這扇卷簾門,里面一定全是老鼠。原先沒有貓的時候,店里的貨就經(jīng)常被老鼠咬破,有時候大白天的,就能夠看到老鼠從貨架上躥過,那是因為隔壁有一家餐飲店?,F(xiàn)在貓不見了,里頭一定住滿了老鼠。王勤找了很多遍,沒找到店里的那只白貓,她拿著鑰匙的手也沒有打開新卷簾門,她無法接受里面住滿老鼠的場景。
她在店鋪所在的中華街繞了許多圈,一直到天色變晚,在她的腦中不斷閃現(xiàn)的,是兩場火海,和一只在二者之間游離的白貓。
等到王勤回到家,馬肅把她喊來,說,你曉得么,舅舅頭七那天,兒子和女兒打起來了。
王勤當然不知道,她甚至不知道馬肅的舅舅怎么還有一個女兒。她說我今天去找白貓了,沒找到,又說,那個新卷簾門你換了多少錢的?
馬肅擺擺手說都過去了,讓王勤坐到沙發(fā)上,開始講起舅舅的事。他說,舅舅是有個女兒的,但是一直和父親合不來,很小的時候,就輟學跑到廣州去打工了,幾年不回來一次。我沒想到呀,舅舅去世這么大的事情,他都沒和她講。頭七那天,她回來了,舅舅兒子多聰明,曉得她回來是不懷好意,搶房子來了。
然后王勤就聽著馬肅如何描述二人的對峙:她走到屋子的每一個房間里,兒子跟在后頭,用方言說著一些狠話,不外乎是說女兒沒有盡到女兒的責任,這么多年來,一直是他在照顧之類的話。這是一種警告,他大聲喊著,為的不是講給她聽,而是講給圍上來的旁觀者聽,如此他可以一次一次地確認他對父親遺產(chǎn)的絕對支配權(quán)。女兒聽著哥哥的話,只回了一句,我戶口還沒有遷出去的。
殺招呀,殺招呀,馬肅用左手拍打著右手的手背,喊道,你看,房子怎么分這下變成未知數(shù)了。
王勤突然問,出殯前夜的火燒完后,現(xiàn)在是什么樣子的?
馬肅沒想到她會問這個,像是怔住了,稍緩一會兒,說泥不過還是那么黑的,河旁邊那幾棵橘子樹燒枯掉了,看起來怕活不成了。
馬肅拍拍王勤的肩膀,說算了,別家的事情,都過去了,房子跟我們又有什么干系呢。
馬肅起身去燒菜,他在廚房待了三分鐘,探出頭來說,算了,今天不在家吃了,我們?nèi)ワ埖瓿园?。王勤說,好的呀。
他們打算去附近的萬達廣場,開車出發(fā)不算太遠。他們決定吃火鍋,平日在家里炒菜日日吃,也厭了。
火鍋的湯是滾燙的,馬肅學著兒子的樣子,點了必點的毛肚、黃喉、鵝腸,然后默念每一樣涮菜的秒數(shù),夾給王勤。兒子最近工作不曉得怎么樣呢,王勤咬下丈夫夾來的第一塊毛肚。應該還是不錯的,公家單位嘛,事情少。服務員,來一碟西瓜。馬肅邊回話,邊喊來一旁的服務生。服務生沒聽清,拿著水壺就來了,是不是要加湯?你這里水還很多的嘛,待會兒再加。馬肅喊住就要走的服務生,不是要加水,來一碟西瓜。
兩個人吃掉一百八十元,結(jié)賬的時候,馬肅說要么再開兩年,賠了也就賠了。王勤點了點他拿著手機的手,示意他快點付賬。
二人走出火鍋店,商場就是商場,燈火很盛,到處都是光亮,還有響起的音樂。他們決定來都來了,逛逛再回家。今天不是周末,商場人不多。
他們閑逛著,商量要不要去負一樓的超市買點凍品,這里的凍品要比家那邊的菜市場便宜許多。在他們準備走下自動扶梯的時候,馬肅指了指遠處扶梯上的一對母子,是舅舅的女兒。應該是她的小孩吧,也不對,她年紀照理也小不了我們多少,難道是她的外孫女嗎?
王勤是第一次見到馬肅舅舅的女兒,她散亂著頭發(fā),背著一個黃色的皮包,一只手需要挽著那個小孩,一只手還要時不時地把頭發(fā)撥到耳后。馬肅不太愿意上去打招呼,他們就這么站著,等她們先下去。
是她的女兒,王勤說。大概女性對這樣的關系更為敏感與熟悉,她只看了一眼,就確定無疑。
王勤走近些,馬肅不敢跟上,他怕走太近被瞧見,過分尷尬。
小姑娘扎著兩個馬尾辮子,不曉得幾歲了。她們在一個向上的自動扶梯前停住了,小姑娘神神秘秘地叫來母親,說媽媽,我告訴你一個秘密。
隨后她走到自動扶梯口,提了提她的小裙子,抬高腿,一把跨過緩慢上升的兩級臺階。母親看著小孩子慢悠悠地往樓上升去。她一面升著,一面笑著喊,媽媽,你看到?jīng)]有,我上去電梯沒有變快,你猜為什么。
小姑娘從旁邊的下行梯跑下來,被母親一把接住。我告訴你呢,電梯口有感應的,有人走過,它就會加快速度,沒人它又會慢下來,這樣要省電。只要我跳過感應器走上電梯,那它就不知道我上去了。
小姑娘為她能騙過電梯這個小秘密而欣喜不已。
王勤看著她們離開,揮揮手讓馬肅跟上來。馬肅講還好沒被她們看到,我們?nèi)コ邪伞?/p>
王勤走到她們剛剛那個自動扶梯旁,也嘗試著跨過感應器,躍上電梯。第一次失敗了,她起始的位置靠得太近,已經(jīng)被感應器察覺。她不氣餒,走下來,想再試一次。馬肅說,快五十的人了,像一個小孩子。
她看到感應器的位置了,就在電梯起始的兩端,兩塊玻璃面板下,藏著一絲紅光。她篤定地又跨了一次,仍是失敗了,她瞧了瞧她的腿,覺得可能是褲管的問題,便也學著提起一點褲管,再次跨越。
這次她成功了,就像那個小姑娘一樣,面朝著底下的馬肅,徐徐上升。這是她第一次在扶梯上行進得如此緩慢。以往馬肅總會帶著她快步地走,從年輕到年老,好像一直是如此,他是一個急性子,扶梯的速度對他而言還是太慢,所以他需要在快速行進的扶梯上三步并作兩步,而不是待在同一級臺階,等著被送上去。
等升到扶梯的盡頭,王勤對馬肅說,我們回家吧。
王勤在露臺上,收起她此前拆分開的一把把剪刀,她決定挑兩把好的,等兒子回來讓他帶去用,又送了鄰居幾把。鄰居推辭幾句,王勤說,以后不開店也沒用了,這么多剪刀一輩子用不光,你就當幫我用用好了。
這幾日,王勤一直在收拾從火場拾出的貨品,有的整理整理還能用。還好沒有聽馬肅的,馬肅叫的那個收廢品的,銅線啦、鐵絲啦都是一個價格,這兩個進價能一樣嗎?她知道馬肅覺得這場火是一件丟臉的事,他只想快速把一切都解決了,而不是兩口子撅著屁股,在一群人的圍觀中,從一堆燒焦的廢品中尋找零星能用的貨物。王勤還是不舍得的,她在一旁搶出許多東西,多是堆在門口的貨品,離著火點遠一些,因此能夠幸存。
她居家不工作已經(jīng)很多天,那場火似乎正離她遠去,她現(xiàn)在不想別的,只想把店鋪清理出來的那些貨物拾掇干凈。馬肅的姐姐來看過她,也是問一些火災是怎么發(fā)生的之類的問題,聽說消防車來了三輛,結(jié)果一輛是沒水的,一輛水只有一半,你要跟他們理賠呀。王勤又把事情的經(jīng)過講了一遍,講完問姐姐缺不缺剪刀,遞上去兩把,又想了想,拿來一把鐮刀,包上報紙,這你也帶走吧,用得上。姐姐問馬肅人呢;知曉他出門做工去了,便騎上電瓶車告辭回家。王勤在后面喊,阿姐,不要把鐮刀搭在車把上,不安全。
露臺她已收拾了大半,晾曬干凈的剪刀送得差不多了,剩下的自家用用;鐮刀剛剛送了阿姐一把,還剩十余把,可家中農(nóng)田早被征收多年,用不上。許多LED燈泡被王勤串成串掛在墻上,那墻釘也是幸存品之一。不過遺憾的是,等到王勤晾曬完燈泡才發(fā)覺,里頭泡過水,晃蕩晃蕩,污水未除盡,怕也是用不了了。王勤望著她在馬肅和那個收廢品的手中搶下的這些東西,還是有滿足感的,她把這些當作賺頭,心理已是平衡許多。連日的居家生活,使她心靈變得沉靜,她不需要再和顧客討價還價,不需要在疲憊的時候撐著身子與來閑坐的老人說話。她最討厭那些過于精明的本地客戶,可她同時也失去了出手大氣、從不還價的東北主顧。她有時間打理她的花草,當然前提是她處理好這些貨物,她打算等過些日子把底樓的客廳好好打掃一遍,現(xiàn)在客廳對她而言即將重獲意義,她可以坐在沙發(fā)上看電視,透過窗戶看隔壁的嬸子洗衣服,她能做的事實在許多。
馬肅今天早上說了下工后要在店鋪的卷簾門上貼一個出租的告示,他與店面房東已經(jīng)商量完畢,只要找到人接手,就能退他剩余日期的房租。本來這活馬肅準備交給王勤,他把那張紙遞給她,讓她出門買菜的時候順道去貼一下。王勤拒絕了,她說我要去北邊的菜市場,隔壁嬸子今天跟我說那里的豬骨頭要便宜五塊錢一斤。
馬肅回來了,他似乎不大高興。王勤問是不是今天工作不順,還是說擔心店鋪租不出去,白白浪費多月的租金?
馬肅說,貓被他軋死了。
在他去貼出租告示的時候,他拉開卷簾門,他想對王勤說,沒有老鼠,你放心吧,新刷的白墻,隔壁的老鼠過不來??伤膊粫缘秘埵鞘裁磿r候鉆到他車底的。
他說車子發(fā)動了很久,他擰開鑰匙,啟動,車子開始顫抖,他沒有馬上踩油門離開,因為瞧見有人圍上來在看他貼的出租公告,他想等等看有沒有人有興趣。他等了一會兒,人們散去,他也便準備離開。就是在他踩下油門回家的那個時刻,馬肅在顫抖的車下聽到貓聲。他說沒有開出去多遠,至多不過是開到那家花圈店而已。
馬肅聽到了一絲嘆息。王勤站起身來,走向廚房,算了吧,都過去了,就當它被火燒死了。
等到馬肅舅舅的葬禮過去了三十四天的時候,王勤的露臺已經(jīng)收拾得井井有條。她不知道從哪里弄來的綠蘿、幾棵月季,占據(jù)了原先晾曬剪子、鐮刀的地方。一盆鮮嫩的吊蘭正掛在那個掛燈泡的鐵釘之上。馬肅出門的時候,跟王勤講,明天是舅舅的“五七”,他們要去一下的;又囑托王勤別忘了沙發(fā)上紅色塑料袋里的黑臂章與白布腰帶,去的時候一并拿去,統(tǒng)一燒掉,就算是脫白了,也算是告別舅舅的最后一日。
馬肅說近來特別不順,明天磕頭的時候要認真一點,希望舅舅保佑他們,能夠祛除霉運,畢竟他是新下去的,總要給下面老去的祖先講講新近的見聞。
馬肅也的確磕得很認真。他們在蒲團上磕完頭,就走到院場上喝茶。今天來的人不多,“五七”嘛,只要至親的人到了也就是了。舅舅的女兒也在,他們并未爭吵,她安靜地站在一旁,牽著那個小姑娘。王勤走到河邊,發(fā)覺原先燒過的地方都已生出雜草。馬肅說,就是這樣,一不住人,院子里的草就會肆意妄為地長起來。不過那幾棵橘子樹還是枯黑的,不出馬肅所料,大概是活不了了。
所有人叩完頭,一同走到院子中央,那里已經(jīng)由舅舅的兒子生起一個火桶,各人把身上的白布、黑臂章都卸了,一并交到他手上。他發(fā)言說,這段時間也辛苦大家了,隨后便把扭作一團的孝服、臂章扔進火桶。
馬肅舅舅“五七”這天,火焰在王勤的眼珠子里燃燒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