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軍
南漳縣卞和小學始建于1986 年,現(xiàn)有各民族師生4000 余人,是南漳最大的市級示范學校。近年來,卞和小學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貫穿學校立德樹人全過程,將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與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深度融合,著力打造卞和文化,通過“卞和之聲”誦讀節(jié)、“卞和之帆”體育節(jié)、“卞和之馨”讀書節(jié)、“卞和之韻”藝術節(jié)等一系列活動課程,積極探索適合各民族學生的教育方法,營造各民族學生共同學習成長的濃厚氛圍,打造出引領課改潮流,富有本土氣息,彰顯人文理念的辦學育人特色。學校先后獲得全國百佳影響力教育名校、全國課題實驗先進學校、中國少年科學院科普基地,湖北省少先隊工作示范學校、湖北省教研教改先進單位、湖北省教改名校、湖北省“首批中華優(yōu)秀文化藝術傳承學?!钡榷囗棙s譽。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為抓手,通過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牢牢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精髓要義,結合學生不同年齡段的特點,組織開展富有時代氣息的宣傳教育活動。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南漳縣卞和小學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chuàng)建工作方案》,定期組織廣大師生認真學習中央、省委民族工作會議精神。利用班班通設備組織學生觀看愛國主義、革命歷史、民族團結教育影片;制作了內容豐富,圖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民族文化宣傳欄,生動形象地展示各民族的民風、民情和民俗;舉辦民族團結手抄報大賽、“民族團結從我做起”主題班會、歌詠比賽、文藝匯演、演講比賽、書畫比賽、知識測試、手工制作等活動,大力營造濃厚的民族團結進步氛圍,形成了強有力的宣傳聲勢。堅持把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融入到學科教育教學中,形成“人人都是民族團結教育工作者”的格局。做到課前有教案,課中有互動,課后有考核,讓學生學有所得,認識和體會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大意義,使廣大師生從理論上增進了對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及黨的民族宗教政策的認同感,自覺樹立起民族團結“三個離不開”思想,不斷增強學生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
堅持開展“情暖童心卞和行”活動,經常組織學生赴襄陽市科技館、博物館、圖書館參觀游覽,與襄州區(qū)雙溝鎮(zhèn)民族學校、樊城區(qū)晨光小學開展經常性學習交流和文體聯(lián)誼活動,在交往交流中形成互相包容、互相尊重、互相欣賞、互相促進環(huán)境氛圍。關愛關心學生,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開展送溫暖和結對幫扶活動,以學校未成年人健康輔導站為依托,定期組織心理健康教師與學生交流溝通,走進學生心里,對于學習基礎不扎實的學生,在課后進行專門輔導,提升孩子信心,保障學生能夠在校健康快樂的學習成長。
舉行“中華民族一家親 同心共筑中國夢”演講比賽
“非遺剪紙”走進校園
南漳是楚文化的發(fā)祥地,卞和得璞、獻璞的故事在民間廣為傳頌。學校把“卞和獻玉”所折射出“忠于祖國、堅持求真、矢志不渝、慧眼識才”的精神融通于教育教學的各方面,用卞和精神引領師生向真、向善、向美,以“一訓三風”理念助力學校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chuàng)建教育常態(tài)化;堅持每期舉行最美少年、學習之星、勤奮之星、紀律之星、鍛煉之星、教學能手、團結之星、進步之星等評選活動,用他們的先進事跡,為全校師生樹立了楷模形象,增強了全校師生自豪感,全校“學習榜樣、崇尚榜樣、爭當榜樣”的氛圍越來越濃厚,凝聚起全校師生向上向善的道德力量,極大激發(fā)了同學們的民族自豪感,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有了堅實的落腳點,營造了“平等、進步、和諧”的良好氛圍。
卞和小學多年來堅持致力于夯實兼容并蓄的文化基礎,大力弘揚優(yōu)秀民族文化,積極探索實施民族團結“細胞工程”。把民族團結教育培訓列入學校師資培訓計劃,把有關民族團結的政策法規(guī)列入學習內容,做到有計劃、有安排、有總結,同時搜集資料匯編成學校民族團結教育的校本教材,讓學生了解各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服飾、民居、風俗,感受中華民族文化魅力。
突出愛國主義,加強民族團結教育,尤其在每周一升國旗和年級主題班會活動中,將民族團結教育重點貫穿其中。在教育教學中挖掘民族文化內容,比如,在道德與法治課上,老師引導學生了解各民族的文化背景、風俗習慣、禮儀禮節(jié);在語文課上,老師引導學生們在一篇篇精彩的文章、詩詞中感悟各民族誰也離不開誰的情誼;美術課上,學生們用畫筆畫出各民族的風土人情;音樂課上,各種民族歌曲、民族舞蹈在老師的帶領下進行著傳承;體育課上,老師指導學生學習土家族擺手舞、黎族的竹竿舞鍛煉學生的身體協(xié)調能力……
以“七個一”為抓手,豐富民族團結活動,即:我喜歡的一句民族團結的話、我會唱的一首民族團結的歌曲、我會跳的一支民族舞、我看過的一本民族團結的書、我知道的一位民族團結的模范人物、我了解的一個民族團結的故事、我自己的一件民族團結的作品,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充分發(fā)揮的榜樣示范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