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晶 陳穎 陳燕 許金芳 于齊宏 龐亞南 滿曉華 吳洪玉 呂順莉
1海軍軍醫(yī)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上海 200433;2海軍軍醫(yī)大學軍隊衛(wèi)生統(tǒng)計學教研室,上海 200433
胰腺癌惡性程度高,5年生存率低,早期診斷困難,近年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我國國家癌癥中心2017年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胰腺癌在我國男性惡性腫瘤發(fā)病率為第7位,女性第11位,占惡性腫瘤相關死亡率的第6位[1],因此早期診治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DNA的異常甲基化在腫瘤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中起重要作用,腫瘤細胞DNA總體甲基化水平低于正常細胞,但在某些特定區(qū)域如啟動子區(qū)CpG島處于高甲基化狀態(tài),可誘導基因突變、基因缺失,抑制基因表達,使抑癌基因喪失功能[2-4]。本研究應用甲基化芯片雜交篩選出富含亮氨酸重復序列蛋白55(leucine rich repeat containing 55,LRRC55)基因,觀察其在胰腺癌中的甲基化狀態(tài),分析其mRNA表達與臨床特征的關系,探討LRRC55基因參與胰腺癌發(fā)病的潛在機制,以期對胰腺癌早期診斷提供新靶標。
收集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間海軍軍醫(yī)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普外科37例行手術切除并經(jīng)病理學證實的胰腺導管腺癌組織及其癌旁正常組織(距腫瘤2 cm之內(nèi))。隨機選取2例胰腺癌組織及癌旁組織行LRRC55基因甲基化檢測;記錄其余35例患者的年齡、性別、腫瘤部位、腫瘤大小、分化程度、臨床分期、是否有淋巴結轉移及血CEA、CA19-9水平等指標。另收集2例正常胰腺組織標本,2例健康成人外周血標本作為對照。標本置于液氮中保存。
人胰腺癌細胞株PaTu8988由德國Marburg Phillips大學分子生物學和分子病理學研究所Elsasser博士惠贈,人胰腺癌細胞株ASPC1購于中國科學院細胞庫。細胞株置含小牛血清的DMEM培養(yǎng)液中,于37℃、95%濕度、5% CO2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
采用亞硫酸氫鹽測序法(bisulfite sequencing PCR,BSP)檢測LRRC55基因啟動子區(qū)CpG島甲基化狀態(tài)。以酚氯仿法抽提2例胰腺癌組織及癌旁組織、2株胰腺癌細胞株及2例正常成人外周血白細胞DNA,紫外分光光度計(NanoDrop ND-1000,美國)測定DNA純度和濃度。DNA亞硫酸氫鹽修飾和回收純化按EZ-DNA Kit試劑盒(北京天漠科技開發(fā)有限公司)說明書操作,置于-20℃保存。引物設計參考Pubmed GenBank中報告的LRRC55基因(GeneID:219527)序列,應用methyl-primer express1.0軟件設計,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LRRC55甲基化正向引物序列為5′-GTAGGAAAATAGGTAGCGTTAGGTC-3′,反向引物序列為5′-AAAAAAACCGAAAATAATACCACG-3′,擴增片段為130 bp;LRRC55-BSP正向引物序列為5′-GGTTTAGAAAAATGAGTTTG-3′,反向引物序列為5′-CCTTCATCCCAACATCCCTT-3′,擴增片段為256 bp;內(nèi)參β-actin正向引物序列為5′-TGGTGATGGAGGAGGTTTAGTAAGT-3′,反向引物序列為5′-AACCAATAAAACCTACTCCTCCCTTAA-3′。PCR反應條件:BSP退火溫度為53.3℃,甲基化退火溫度為61.3℃,菌落PCR退火溫度為60℃。PCR產(chǎn)物經(jīng)含0.5 mg/L溴化乙錠的1.8%瓊脂糖膠進行鑒定,用復日FR-980生物電泳圖像分析系統(tǒng)攝影。
采用實時定量PCR法檢測35例胰腺癌及癌旁組織、2例正常胰腺組織中LRRC55基因mRNA的表達。采用TRizol試劑(美國Invitrogen公司)提取組織總RNA,分光光度計測定總RNA純度和濃度。取1 μg總RNA在20 μl反應體系中一步法轉錄cDNA(美國Takara公司)。LRRC55引物和探針混合液購自Thermo Fisher公司。以GAPDH作為內(nèi)參,正向引物序列為5′-GCACCGTCAAGGCTGAGAAC-3′,反向引物序列為5′-ATGGTGGTGAAGACGCCAGT-3′,由上海英駿生物有限公司合成。PCR反應條件:95℃ 10 s,95℃ 5 s,60℃ 34 s,共40個循環(huán)。由儀器自帶軟件獲取Ct值,采用2-△△Ct公式計算LRRC55 mRNA相對表達量。
應用SPSS 24.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胰腺癌和癌旁胰腺組織間LRRC55基因mRNA表達量以M(Q1,Q3)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非參數(shù)配對秩和檢驗法。采用Spearman法或Wilcoxn符號秩檢驗分析LRRC55基因mRNA表達量與臨床特征間的相關性。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LRRC55基因啟動子區(qū)CpG島在2例胰腺癌組織和2株胰腺癌細胞株(PaTu8988、ASPC)中為高甲基化狀態(tài),平均甲基化率為53%、71%;在2例癌旁組織、2例正常胰腺組織和2例健康成人外周血標本中為低甲基化狀態(tài),平均甲基化率分別為8%、11%、9%(圖1)。
35例胰腺癌組織和對應癌旁正常胰腺組織LRRC55基因mRNA的相對表達量分別為0.21(0.02,1.00)、0.98(0.33,3.66),胰腺癌組織mRNA表達量顯著低于癌旁組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3,圖2)。
圖1 LRRC55基因在各樣本中BSP克隆測序結果比較
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胰腺癌組織LRRC55基因mRNA表達與腫瘤分化、CEA(r=-0.423,P=0.011)顯著相關,而與患者年齡、性別、腫瘤部位及大小、CA19-9水平、有無淋巴結轉移及臨床分期均無相關性(表1)。
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是多因素、多基因參與的復雜過程,其中包括原癌基因及腫瘤抑制基因的改變、錯配修復基因的突變、DNA甲基化和微衛(wèi)星不穩(wěn)定性等。DNA甲基化是影響基因表達的重要機制之一,與腫瘤發(fā)生有著密切聯(lián)系,腫瘤中DNA甲基化主要為總體甲基化水平降低和特定區(qū)域高甲基化[3,5-7]?;蚩傮w甲基化水平降低導致染色體不穩(wěn)定、DNA修復基因、細胞周期調(diào)控基因、血管形成及細胞凋亡基因相應的CpG島的甲基化,促進腫瘤細胞的形成[8-10]。在腫瘤細胞中CpG島DNA甲基化是較為顯著的異常表觀遺傳改變,發(fā)生高甲基化的特定區(qū)域一般是跨越管家基因和腫瘤抑制基因啟動子的CpG島區(qū),作為表觀遺傳調(diào)控因子能夠誘導基因編碼區(qū)突變或使基因失活而促進腫瘤的發(fā)展[11-13]。腫瘤早期即可表現(xiàn)為腫瘤抑制基因甲基化水平的升高,因此異常DNA甲基化認為可用來評估癌癥前期進展的潛在早期診斷生物標志物[11]。
表1 胰腺癌組織LRRC55基因mRNA表達量與臨床特征之間的關系
筆者前期應用甲基化芯片雜交篩選出LRRC55基因,該基因定位于11q12.1,有2個外顯子,是LRRCγ亞基家族的成員之一,可有效調(diào)節(jié)BK通道激活的電壓依賴性[14]。通道的激活可以同時受到膜電勢和胞內(nèi)鈣離子濃度的調(diào)控,使鉀離子流出細胞外,細胞超極化,細胞興奮性降低,從而調(diào)節(jié)細胞多種生理功能。LRR結構域在BK通道γ亞單位的表達、細胞表面轉運和通道調(diào)節(jié)功能的調(diào)節(jié)中起關鍵作用[15]。有研究顯示LRRC55在成人大腦內(nèi)側韁核、小腦和腦橋中表達升高,可能對神經(jīng)元興奮性具有獨特的影響[16]。LRRC55在局灶性節(jié)段性腎小球硬化、糖尿病腎病和膜性腎病患者腎小球足細胞中表達增加,同樣在血管緊張素Ⅱ誘導足細胞損傷小鼠模型中足細胞表達升高,可能通過增加足細胞BK通道電流密度產(chǎn)生相應影響[17]。本研究結果表明LRRC55基因啟動子區(qū)CpG島在胰腺癌組織和細胞株中均呈高甲基化狀態(tài),同時該基因mRNA在胰腺癌組織中呈低表達,并與腫瘤分化程度、血CEA水平明顯相關。DNA 甲基化是表觀遺傳最具有特征性的機制之一,可調(diào)控基因的特異性表達,抑癌基因、腫瘤轉移抑制基因、激素受體基因和DNA修復基因等啟動子區(qū)高甲基化可使其表達降低或不表達,而癌基因啟動子區(qū)低甲基化則使其表達升高,從而促進腫瘤的形成。這表明LRRC55基因啟動子區(qū)高甲基化,導致其mRNA在胰腺癌中低表達,從而造成腫瘤分化程度的不同。
綜上所述,LRRC55基因啟動子高甲基化狀態(tài)可能是胰腺癌發(fā)生、發(fā)展的早期事件,該基因可能是胰腺癌的潛在抑癌基因。LRRC55是否通過BK通道參與其中還需進一步深入研究,探討該基因在胰腺癌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機制。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無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聲明金晶:研究操作、數(shù)據(jù)整理、論文撰寫;陳穎、陳燕、于齊宏、龐亞南:研究指導、數(shù)據(jù)整理;許金芳:數(shù)據(jù)整理、統(tǒng)計學分析;滿曉華、吳紅玉:研究操作;呂順莉:研究設計、研究指導、論文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