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道通
瑞金市人民醫(yī)院 (江西瑞金 342500)
消化性潰瘍(peptic ulcer,PU)在臨床較為常見,可引起反酸、上腹痛等癥狀,甚至可誘發(fā)胃穿孔、出血等并發(fā)癥,威脅患者生命[1-2]??紤]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為PU 主要致病因素,故臨床治療方案多以抗Hp 為主。四聯(lián)療法為當前抗Hp 熱門方案,是由質(zhì)子泵抑制劑+鉍劑+2種抗生素組成,可減少胃酸分泌,加快Hp 清除,以緩解PU 癥狀[3]。但臨床長期用藥發(fā)現(xiàn),四聯(lián)療法雖可加快病情好轉,但在提升黏膜愈合質(zhì)量方面仍有欠缺。硫糖鋁為胃黏膜保護劑,不僅可形成保護膜,隔絕胃酸等侵襲,還可加快促生長物質(zhì)于潰瘍部位聚集,提高黏膜修復速度[4]。鑒于此,本研究分析五聯(lián)療法治療PU 的潰瘍愈合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PU 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30 例)和試驗組(30 例)。試驗組男18 例,女12 例;年齡27~68 歲,平均(42.58±4.42)歲;體質(zhì)量指數(shù)19~27 kg/m2,平均(23.71±1.58)kg/m2;潰瘍直徑5~24 mm,平均(13.63±2.07)mm;潰瘍類型,胃潰瘍16 例,十二指腸潰瘍14 例;文化程度,大專7例,高中13例,初中10例。對照組男20例,女10例;年齡28~67 歲,平均(42.53±4.39)歲;體質(zhì)量指數(shù)19~27 kg/m2,平均(23.67±1.55)kg/m2;潰瘍直徑5~23 mm,平均(13.59±2.04)mm;潰瘍類型,胃潰瘍17 例,十二指腸潰瘍13 例;文化程度,大專8 例,高中12 例,初中10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符合PU 診斷標準[5];經(jīng)胃鏡證實為胃、十二指腸潰瘍;經(jīng)14C 呼氣試驗證實Hp 陽性;患者及家屬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對本研究用藥過敏;近期接受過相關治療;存在胃部手術史;肝、腎衰竭;嚴重精神障礙;合并其他感染;妊娠期或哺乳期。
兩組均接受常規(guī)健康宣教、飲食指導。
對照組予以四聯(lián)療法治療:口服阿莫西林膠囊(瑞陽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21926,規(guī)格:0.25 g×10片×5板)治療,0.5 g/次,2次/d;口服呋喃唑酮片(吉林金恒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2023319,規(guī)格:0.1 g)治療,0.1 g/次,2次/d;口服奧美拉唑腸溶膠囊(河北愛爾海泰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3168,規(guī)格:20 mg)治療,20 mg/次,2次/d;口服膠體果膠鉍膠囊(云鵬醫(yī)藥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9949,規(guī)格:50 mg×12片×2板)治療,200 mg/次,2次/d;上述藥物均持續(xù)使用2周,后單用奧美拉唑4周。
試驗組予以五聯(lián)療法治療: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硫糖鋁片(吉林金恒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2023267,規(guī)格:0.25 g)治療,口服,1.0 g/次,4次/d;上述藥物均持續(xù)使用2周,后維持奧美拉唑+硫糖鋁4周。
兩組均持續(xù)治療6周。
比較兩組潰瘍愈合效果、臨床癥狀改善情況、炎癥因子水平、Hp 根除率、復發(fā)率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1)潰瘍愈合效果:治愈,治療6周后,胃鏡檢查示潰瘍消失,周圍炎性癥狀消失;顯效,治療6周后,胃鏡檢查示潰瘍基本消失,但有輕微炎癥反應;有效,治療6周后,胃鏡檢查示潰瘍面積縮小≥50%;無效,治療6周后,胃鏡檢查潰瘍面積縮?。?0%或增加;總愈合率=(治愈例數(shù)+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2)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治療前及治療6周后,采用4級評分法評價兩組上腹痛、噯氣、反酸、燒心等癥狀,每項0~3分,分別對應無、輕、中、重度,評分越低癥狀越輕。(3)炎癥因子水平:治療前及治療6周后,采集兩組空腹靜脈血3 ml,離心取得血清后,以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C 反應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 、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4)Hp 根除率:治療6周后,采用14C 呼氣試驗檢測兩組Hp 根除情況。(5)復發(fā)率:治療結束后隨訪3個月,記錄兩組復發(fā)情況。(6)不良反應:治療過程中,記錄兩組頭暈、腹瀉、嘔吐等發(fā)生情況。
試驗組總愈合率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潰瘍愈合效果比較
治療前,兩組上腹痛、噯氣、反酸及燒心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6周后,兩組上腹痛、噯氣、反酸及燒心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試驗組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比較(分, ±s)
表2 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比較(分, ±s)
上腹痛噯氣組別 例數(shù)t P治療前 治療t P 6 周后 治療前 治療6 周后試驗組 30 2.53±0.38 0.72±0.14 24.480 0.000 2.42±0.41 0.62±0.12 23.078 0.000對照組 30 2.49±0.36 1.05±0.19 19.376 0.000 2.45±0.43 0.87±0.14 19.137 0.000 t 0.419 7.659 0.277 7.426 P 0.677 0.000 0.783 0.000反酸燒心組別 例數(shù)t P治療前 治療t P 6 周后 治療前 治療6 周后試驗組 30 2.29±0.43 0.57±0.11 21.225 0.000 2.36±0.42 0.42±0.08 24.853 0.000對照組 30 2.33±0.45 0.81±0.13 17.774 0.000 2.41±0.45 0.63±0.11 21.046 0.000 t 0.352 7.719 0.445 8.457 P 0.726 0.000 0.658 0.000
治療前,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6周后,試驗組CRP、IL-6及TNF-α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且試驗組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s)
注:CRP 為C 反應蛋白,IL-6 為白細胞介素-6,TNF-α為腫瘤壞死因子-α
組別 例數(shù) CRP(mg/L) t P治療前 治療6 周后試驗組 30 9.82±1.13 5.31±1.05 12.748 0.000對照組 30 9.75±1.08 6.47±1.21 9.548 0.000 t 0.245 3.966 P 0.807 0.000組別 例數(shù) IL-6(pg/mL) t P治療前 治療6 周后試驗組 30 167.34±22.48 62.35±6.48 24.580 0.000對照組 30 169.79±23.59 71.19±7.67 21.772 0.000 t 0.412 4.822 P 0.682 0.000組別 例數(shù) TNF-α(ng/L) t P治療前 治療6 周后試驗組 30 39.63±4.15 16.62±2.17 26.912 0.000對照組 30 39.41±4.24 19.41±2.55 22.140 0.000 t 0.203 4.564 P 0.840 0.000
兩組Hp 根除率、復發(fā)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Hp 根除率及復發(fā)率比較[例(%)]
對照組出現(xiàn)腹瀉1例,嘔吐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67%(2/30);試驗組出現(xiàn)頭暈1例,腹瀉1例,嘔吐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0.00%(3/30)。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00,P=1.000)。
PU 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常見病因為Hp 感染,其通過分泌的酶(尿素酶、蛋白酶、磷脂酶等)和炎癥介質(zhì)(白細胞三烯、趨化因子等)等導致黏膜上皮和血管內(nèi)皮損傷[6-7]。既往臨床治療PU 患者的重心在于根除Hp,隨著聯(lián)合抗Hp 方案的推廣,Hp 根除率已明顯升高,且可有效降低復發(fā)風險,故臨床逐漸將重心轉移至提高潰瘍愈合質(zhì)量方面。
四聯(lián)療法為治療PU 患者的常用方案,其中奧美拉唑屬于質(zhì)子泵抑制劑,可通過阻斷胃酸分泌,改善胃內(nèi)pH 值,為抗菌藥物起效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8]。阿莫西林為β 內(nèi)酰胺類抗生素,具有較強的穿透及殺菌能力,藥物分子中的內(nèi)酰胺基立即水解生成肽鍵,迅速和菌體內(nèi)的轉肽酶結合使之失活。呋喃唑酮為硝基呋喃類抗生素,可促使細菌代謝紊亂,發(fā)揮良好抗菌作用,并能提高胃黏膜多巴胺活性,保護胃黏膜。膠體果膠鉍是由果膠和鉍組成,進入胃部后可轉化為溶膠樣物質(zhì),覆蓋于潰瘍和炎癥部位表面,形成強力保護膜,阻止胃酸侵襲黏膜組織[9-10];同時,膠體果膠鉍能促進內(nèi)源性前列腺素和碳酸氫鹽分泌,加快胃黏膜組織修復與再生,增強胃黏膜屏障功能,還可干擾Hp 代謝,提高抗Hp 效果。4藥聯(lián)合使用后可協(xié)同增效,加快機體Hp 根除,促進臨床癥狀消失。但臨床發(fā)現(xiàn)經(jīng)四聯(lián)療法治療后仍有部分患者潰瘍愈合效果欠佳,還需進一步優(yōu)化治療方案,以提高潰瘍愈合率。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總愈合率較對照組高,治療6周后上腹痛、噯氣、反酸、燒心評分及CRP、IL-6、TNF-α 水平均較對照組低;兩組Hp 根除率、復發(fā)率、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無差異;表明五聯(lián)療法治療PU 患者的臨床效果顯著,可進一步提高患者潰瘍愈合效果,加快炎癥反應消退,促進臨床癥狀消失,且復發(fā)風險低,不良反應少。硫糖鋁進入人體后可直接解離出硫酸蔗糖復合離子,該物質(zhì)能聚合成負電荷膠體,與潰瘍部位帶有正電荷的蛋白質(zhì)滲出物結合,以形成保護膜,提高黏膜屏障功能,且能吸附胃蛋白酶、膽汁酸等物質(zhì),中和胃酸,降低酸性物質(zhì)侵襲能力,進一步減輕黏膜組織損害,促進潰瘍的治愈進程[11-12]。但本研究受樣本量小、觀察時間短等因素影響,結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倚,后續(xù)還需擴大樣本量、延長觀察時間,并增加相應觀察指標,開展證據(jù)等級更高的臨床研究,以進一步論證五聯(lián)療法在PU 患者治療中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五聯(lián)療法可減輕PU 患者的炎癥反應,加快潰瘍愈合,促進臨床癥狀消失,且復發(fā)風險低,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