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
上饒市廣豐區(qū)人民醫(yī)院 (江西上饒 334600)
原發(fā)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是指原發(fā)于肝細胞和肝內膽管上皮細胞的惡性腫瘤,具有發(fā)病率高、病情進展快、預后差等特點,病因及發(fā)病機制至今仍未被明確,多被認為與環(huán)境、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因素密切相關。PHC患者早期無典型癥狀,大部分患者確診時已經處于中晚期,嚴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故盡早診斷PHC 對于控制病情、促進疾病轉歸意義重大[2-3]。鑒于此,本研究探究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診斷PHC的價值,現報道如下。
選擇2018 年4 月至2020 年6 月于我院經病理檢查診斷為PHC 的70 例患者作為PHC 組,另選擇同期于醫(yī)院經病理檢查明確為良性肝病的66 例患者作為良性肝病組。PHC 組男43 例,女27 例;年齡32~76 歲,平均(54.38±3.67)歲;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20.4~28.7 kg/m2,平均(24.62±0.75)kg/m2。良性肝病組男38 例,女28 例;年齡32~78 歲,平均(54.40±3.72)歲;BMI 20.5~28.8 kg/m2,平均(24.59±0.68)kg/m2。本研究獲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性別、年齡、BMI 等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PHC 組符合《原發(fā)性肝癌診療規(guī)范(2017年版)》[4]中PHC 的診斷標準,且經病理學檢查診斷為PHC;良性肝病組經影像學及病理學檢查明確為良性肝?。荒挲g>18歲;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伴有其他肝膽系統(tǒng)疾病,如膽囊結石、膽囊炎等;已接受放、化療;伴有感染性疾??;凝血功能異常;免疫系統(tǒng)疾?。痪窦膊?,無法配合完成本研究。
要求所有患者于檢查前一天禁食8 h,采集次日清晨4 ml 空腹肘靜脈血,待血液標本自然凝固后將其置于離心機上,以3 000 r/min 速度離心10 min 后獲得上層血清。采用免疫分析儀(羅氏公司生產,cobas e411 型,國械注進20182222487),利用電化學發(fā)光法對腫瘤標志物[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 癌 胚 抗 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類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糖類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糖類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 153,CA153)]水平進行檢測,且均采用羅氏公司提供的檢測試劑,所有操作均按照試劑盒要求進行。
腫瘤標志物正常參考值范圍如下:AFP 水平<5.8 IU/ml;CEA 水 平,20~69 歲 患 者<4.7 ng/ml,非吸 煙 患 者(20~69 歲)<3.8 ng/ml,吸 煙 患 者(20~69 歲)<5.5 ng/ml;CA199 水平<27.0 U/ml;CA125 水 平<35.0 U/ml;CA153 水 平<25.0 U/ml。單獨檢測時,不在正常參考值范圍即為PHC;聯合檢測時,一項不在正常參考值范圍即為PHC。
比較兩組AFP、CEA、CA199、CA125 及CA153 水平,并以病理結果作為診斷“金標準”,分析AFP、CEA、CA199、CA125 及CA153 單獨及聯合檢測在PHC中的診斷價值,另計算上述腫瘤標志物單獨及聯合檢測與病理結果的一致性。
相比于良性肝病組,PHC 組AFP、CEA、CA199、CA125及CA153水平均較高,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s)
注:AFP 為甲胎蛋白,CEA 為癌胚抗原,CA 為糖類抗原
CA153(U/ml)PHC 組 70 198.35±45.63 6.56±0.89 103.62±51.16 138.64±29.15 28.67±3.54良性肝病組 66 0.85±0.12 1.13±0.35 9.26±1.41 8.52±0.58 7.36±1.13 t 35.156 46.297 14.976 36.250 46.704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組別 例數 AFP(IU/ml)CEA(ng/ml)CA199(U/ml)CA125(U/ml)
相比于腫瘤標志物單獨檢測,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在PHC 診斷中的靈敏度、準確度、陽性預測值及陰性預測值均較高,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AFP 單獨檢測診斷PHC 結果與病理檢查結果的一致性尚可(Kappa=0.457,P=0.000);CEA 單獨檢測診斷PHC結果與病理檢查結果的一致性不佳(Kappa=0.016,P=0.817);CA199 單獨檢測診斷PHC 結果與病理檢查結果的一致性不佳(Kappa=0.330,P=0.000);CA125 單獨檢測診斷PHC 結果與病理檢查結果的一致性不佳(Kappa=0.243,P=0.002);CA153 單獨檢測診斷PHC 結果與病理檢查結果的一致性不佳(Kappa=0.122,P=0.037);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診斷PHC 結果與病理檢查結果的一致性良好(Kappa=0.779,P=0.000),見表2~3。
表2 腫瘤標志物單獨及聯合檢測診斷PHC 的結果(例)
表3 腫瘤標志物單獨及聯合檢測診斷PHC的價值(%)
現階段,臨床診斷PHC 主要依靠病理檢查、MRI、CT、腫瘤標志物檢測等方法,其中病理檢查結果為“金標準”,但屬有創(chuàng)操作,部分患者接受度較低,使其在臨床應用中存在局限性;MRI 及CT等影像學檢查受病變體積等因素影響,在疾病早期診斷中極易造成誤診或漏診,影響診斷準確度;血清腫瘤標志物檢測是近年來在PHC 診斷中新興的方法,通過評估腫瘤標志物水平,判斷機體是否出現惡性病變,為臨床診斷提供可靠依據[5]。
AFP、CEA、CA199、CA125 及CA153 均 為腫瘤標志物,其中,AFP 是臨床早期篩查腫瘤的常用指標,多用于肝癌的診斷及療效判定,但該指標在診斷中假陽性率較高,可達60%~80%,影響臨床診斷;CEA 主要用于惡性腫瘤的輔助診斷,尤其是對于由內胚層分化而來的惡性腫瘤,檢出率較高,但在PHC 診斷中靈敏度及特異度均較低,且在PHC 早期診斷中效果不佳[6];CA199 是存在于血液循環(huán)的胃腸道腫瘤相關抗原,與AFP 聯合檢測在肝腫瘤良惡性診斷中效果較好;CA125 來源于胚胎發(fā)育期體腔上皮,多用于惡性腫瘤的診斷,其水平越高,提示機體出現癌變概率越大;CA153 是乳腺癌最常使用的腫瘤標志物,但在肝癌、轉移性卵巢癌等惡性腫瘤中也出現不同程度的增高[7]。雖然上述腫瘤標志物單獨檢測在PHC 診斷中具有一定的價值,但無法獲得較為滿意的效果,且各腫瘤標志物間的診斷結果存在較大的差異。本研究結果顯示,PHC組AFP、CEA、CA199、CA125 及CA153 水平均高于良性肝病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診斷PHC 的靈敏度、準確度、陽性預測值及陰性預測值均高于AFP、CEA、CA199、CA125 及CA153 單獨檢測,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診斷PHC 結果與病理檢查結果的一致性良好(Kappa=0.779,P=0.000);表明腫瘤標志物水平在PHC 患者中出現異常改變,聯合檢測診斷PHC 的價值較高,可較好地彌補單獨檢測診斷的不足,為臨床進一步明確診斷PHC 提供可靠依據。究其原因可知,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能夠有效克服因肝癌病理特征不同導致的腫瘤標志物表達水平變化,有助于提高診斷的準確度。另細胞表型間存在差異,腫瘤標志物單獨檢測存在靈敏度、特異度均較低的現象,而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能夠有效克服上述缺陷,從而提升診斷價值[8]。
綜上所述,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診斷PHC 的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