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士鵬
一
從2019年12月新冠疫情爆發(fā)到現(xiàn)在,兩年多時間過去了,疫情最開始時人心惶惶、談之色變,而兩年之后,疫情卷土重來,來勢洶洶。回想起去年年底我被隔離的經(jīng)歷,百感交集。
2021年12月10日,宜興發(fā)布當?shù)爻霈F(xiàn)陽性確診病例之前,我們正在無錫的錫山區(qū)開評審會。散場的時候,水利局的領導拿手機翻開微信,驚呼道:“宜興出現(xiàn)疫情了!”“什么?”正在閑聊拉家常的專家和領導紛紛拿起手機,“真的出現(xiàn)了,確診為陽性。”我打開微博,卻沒有在熱搜上看到宜興相關的消息,打開微信,搜索宜興和無錫的官方公眾號,也沒有看到消息?!斑@是我們內(nèi)部群里的消息。官方還沒有正式發(fā)布,但肯定會公布的,這種事情是不能隱瞞的?!币晃豢崎L一邊說著,一邊摘下眼鏡,閉上眼,揉著臉,似是在思考出現(xiàn)疫情后政府的動態(tài)。
突然,他挪開手,望向我的導師,問道:“你們今天下午還要去宜興嗎?不能去了吧?!薄敖^對不能去,去了之后你們說不定連南京都回不去!”另一位領導附和道。“在宜興還有一個企業(yè)要看?!睂煪q豫了一會兒后,慢慢地試探著說道。他心里是想去的,所以在評審會結束后,急忙打電話給宜興的單位確認消息,得知那個確診病例是在隔離期間發(fā)現(xiàn)的,不會造成大范圍的傳染。而且發(fā)現(xiàn)的地方和下午要去的企業(yè)正好處在南轅北轍的兩個方位上,所以導師還是開車載著我們?nèi)チ艘伺d。
在宜興吃了晚飯,我們才回南京。這時,宜興發(fā)現(xiàn)陽性病例的消息被正式發(fā)布了。“肯定沒問題的!我們都是用的公筷,自己開的車,沒坐高鐵,也沒有去那個鎮(zhèn)子?!睂煹哪樥谘谠谝股校覅s仿佛看見了他臉上的篤定與自信。窗外是一片漆黑,因為暈車,我一直在昏沉沉的狀態(tài)中半夢半醒,可惜我也不能下車,只能任由它帶著我去它將要去的地方,我只能被動地等待,然后抵達,無論距離有多遠,無論目的地在何方。
回到學校的第二天,輔導員就發(fā)來消息,全校排查去過無錫和宜興的人員。去過無錫的只需要自行到校外做兩次核酸檢測,然后縮小活動范圍,不去辦公室,在宿舍內(nèi)自行隔離,做好七天內(nèi)的自我健康檢測即可。去過宜興的,就必須集中隔離。
雖然課題組出差之前都要請假報備,但宜興市屬于無錫代管的縣級市,所以輔導員只知道我們?nèi)ミ^無錫,沒想到我們?nèi)チ艘伺d。在我給她發(fā)完行程后,她愣住了,很長時間都沒有回復消息,應當也是在等上一級的回復。過了很久,她發(fā)來一大段消息,包括宜興陽性病例的行程軌跡和個人行程軌跡的上報模板,讓我們梳理是否和其軌跡有交叉,并詳細地填寫信息上報;接著發(fā)來通知,7點半就要到學校山上的迎賓館里隔離七天,入住后及時向她和導師報備。
導師正在騰訊會議里指導師弟們修改項目,接到消息后有些后悔:“真不應該去的,這事好像有些大了。”不只是他,我也沒有想到居然還要集中隔離,之前南京出現(xiàn)陽性病例,學校只是封校,所以看到宜興發(fā)布通知后,我以為至多是要去醫(yī)院自費做核酸檢測,憑借48小時的陰性證明就能打開一路的綠燈,結果,一盞紅燈抵著我的臉高高亮起?!澳銈冇浀脦想娔X,隔離室應該有WiFi?!睂熃淮旰螅行┬幕?,把項目的事放在一邊,匆匆下線了,應該是去填報行程信息,打探消息,等待社區(qū)通知在家隔離了。
我們低估了政府對抗疫情的決心和魄力,也盲目地表現(xiàn)了不合時宜的勇氣和果斷。在去隔離室的路上,12月的冷風慢悠悠地刮著。腦海中,對隔離的迷茫、憂慮和隱隱的期待讓我的心突然安靜了下來,往日里聽不見的落葉翻滾、碎裂的聲音都變得清晰可聞。我不由地開始思考,為什么如今人們對疫情有些熟視無睹了呢?
習慣占據(jù)了大部分的原因。當一個恐怖的事物和人呆在一起很長時間后,慣性帶來的心理上與情感上的習以為常,會讓感官變得遲鈍,讓人體分泌出的恐懼的量大幅度降低。這或許是群體性免疫的必然結果,人類和病毒在一段可預見的不間斷的時間里保持長期共生共存的狀態(tài),不可能時時刻刻都保持著高度警惕。所以我們在用“趁虛而入”這個成語形容病毒的狡猾的同時,也在隱晦地表達著人類的無可奈何和慚愧。
另一方面,人們做出格的事情,都會先找到合適的借口,把它們當作熊心豹子膽吃下,而接種的疫苗和臉上的口罩給了人最好的借口和底氣。接種的兩針疫苗必然已經(jīng)在體內(nèi)織好了天羅地網(wǎng),疏而不漏,病毒只要進入,就無處可逃??谡指菗纹鹆藦姶蟆烂艿姆雷o屏障,病毒想要從一個人的身體中躍遷到另一個人的體內(nèi),至少要經(jīng)過兩層嚴防死守的口罩,能有多少幸存者可以度過這種考驗?即使有微量的病毒鉆進了呼吸道,也會被正處于年輕氣盛階段的我身體里的免疫系統(tǒng)消滅掉吧。我想,最荒謬的事情,就是一本專業(yè)性的醫(yī)學書籍都沒有看過的我,能信誓旦旦地對自己做出判斷和保證。這樣的荒謬自然是秩序的死敵,是最像理性的不理性,可它深深地扎根在我的劣根性里,只要有點風吹草動,就能看見它的影子。
其實,相比于自己染上新冠病毒,我更害怕的是其他人因為自己而被傳染,以及隨之而來的法律責任,同時面對法律和良心的審判。所以從宜興回到南京,一直到收到隔離通知之前,我始終保持著孤狼般的生活,吃飯在研究生辦公室里吃,回宿舍都是從人跡罕至的山上走,盡可能地避免與人交流。如果在大學這樣一個人員成分復雜的地方出現(xiàn)了陽性病例,即使封校管控,但送外賣、快遞的騎手、教職工和食堂、超市內(nèi)的員工等流動性極強的人員必然會讓疫情迅速擴散。到時候,無數(shù)人的生活將會因為我而受到極大的影響,乃至發(fā)生不可逆轉的劇變。那種一發(fā)不可收拾的局面甚至只能在腦海里一筆帶過,不敢深入細想。
這樣想著,我已經(jīng)到了迎賓館。七天隔離的生活就此展開。
二
學校把迎賓館作為隔離觀察的場所一定是經(jīng)過精心考量的。河海大學的本部占地很小,從一邊走到另一邊最多不過十五分鐘。就在這樓挨樓、樹擠樹的校園里,迎賓館卻偏居山上,藏在茂密的枝葉間,一副不與凡塵接壤的模樣。我去的時候已是晚上,走在那空無一人的林蔭小道上,看見亮著燈的迎賓館,心頭倏然間竟掠過看見女巫住的魔法小屋般的感覺。
工作人員已經(jīng)把對應的房間都分配好了,鑰匙擱在窗臺上自取。一張紙貼在玻璃上,詳細介紹了隔離須知,旁邊則張貼著隔離人員名單,果然,只有我們師門的三個人。拿好溫度計,登記完信息,填好集中醫(yī)學觀察對象告知書,我就到了我的房間。它竟然比我的宿舍大很多,是正規(guī)酒店的配置,有空調(diào)、有電視、有WiFi、有桌椅、有壁柜、有燒水壺、有獨衛(wèi)和洗澡間。尤其是洗澡間,是我搬進本部宿舍后就再沒見過的東西。這樣看來,除了禁足,隔離反而比正常住宿幸福多了,躺在床上,我心想著。
到現(xiàn)在,我才可以緩一口氣。這個星期,5號、8號和10號我都在跟著導師出差,有時還是當天去當天回,動輒兩三個小時的車程讓我晚上回到宿舍躺下后,只感到天旋地轉。有時晚上回到學校后,還要去辦公室加班趕項目,“非常急,無論如何今晚都要發(fā)給我”,等到夜風開始拍打辦公室的窗子了,我才能結束一天的工作。就在收到隔離通知之前,我們還在辦公室與項目奮戰(zhàn),騰訊會議掛在電腦上,隨時接受導師的指示和修改要求。
隔離了,應該能緩一口氣了吧??墒遣痪?,師弟就發(fā)來消息:“師兄,導師讓你們趕緊上騰訊會議,你通知一下他們。”彼時,隔離室內(nèi)的空調(diào)還沒有吹出足夠多的暖風把房間焐熱。我深深嘆一口氣,給另外兩個一起隔離的人發(fā)了消息,打開電腦,連接上騰訊會議。
剛進入,導師就催道:“項目非常急,你們雖然在隔離,但也都帶了電腦,有網(wǎng),不影響做事,該你們的分工還是要做完?!笔聦嵣?,我們課題組的項目都是小項目,一個人兩三天便能完成。這些項目很早就完成了,只是導師如甲方般反復讓我們修改,所以一直到隔離結束后,又過去了三天,這些項目才最終定稿。
我手中有兩個項目,晚上才改完一個,想改第二個的時候,發(fā)現(xiàn)繪圖和計算的文件都在辦公室的電腦里,可當時已經(jīng)是夜間12點了,辦公室早就沒人了,導師又催得很急,我只能從頭開始,把那個項目的水平衡圖和計算文件重新做出來。等關上電腦,再看一眼時間,已經(jīng)一點了,世界安靜得只有空調(diào)在呼呼作響。匆匆睡下,不讓自己成為這寂靜深夜中的一個另類。
隔離的七天時間,陪伴我的除了空調(diào)的暖風,就是騰訊會議里導師的聲音了。從早上九點到晚上九點,即便是中午半小時的吃飯時間,騰訊會議也不結束,一直掛在網(wǎng)上。我不得不慶幸,電腦端也可以登錄會議,否則我那身子骨孱弱的手機扛起騰訊會議后,就沒有多余的氣力扛起其它任何軟件了。偶爾,眼睛酸痛,我就站在窗邊,看落葉躲著風在地上翻卷不休,看風兒對著落葉窮追不舍,不由想到了曾看到過的一些陽性患者的行程軌跡。在滿滿當當?shù)男谐汤铮麄兙拖褚恢煌勇莶煌5匦D。也許用他們的眼光來看待我現(xiàn)在的生活,是無比幸福和自在,而用我的眼光去看待他們的生活,則感到艱辛與壓抑。這是正常的,人在生命的不同階段里,對苦與累有不同的定義。孩子費盡全力也搬不起來的石頭在成年人的手中輕松就能掀開。但相同的是,每個人都為生活獻上了最大的努力、熱愛和誠意。
由此展開,隔離還讓我意識到了一個平時并不起眼的提法———“我很重要!”
隔離是把人從他的日常生活中抽離出來,除了網(wǎng)絡上的聯(lián)系,其余的社會性活動被完全隔斷。雖然地球離了誰都一樣旋轉,但那是因為地球足夠廣大,而一個家庭如果離開了人還能正常運轉嗎?
幸好,我是一個尚在象牙塔里的學生,如果我是一個父親,是一個家庭的頂梁柱,是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再把生活想得艱難些,有病重的家人需要照顧,或是家里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也許隔離七天,就會讓雪上染上一抹嫣紅,那是梅花精疲力竭后咳出的血漬。
大海里少了一滴水還是叫大海,對群體來說,每一個人都是不重要的,這看似合理的論斷其實是不正確的,所以畢淑敏很早就寫下《我很重要》一文,握住畏畏縮縮不敢伸出去的手,把它高高地舉起,向著世界宣告,我很重要!
從現(xiàn)實的角度來說,沒有了我的參與,課題組的兩個項目都無法完成,如果分攤到其他人的身上,可能會連累更多項目的進度和完成效果,讓導師的計劃安排被徹底打亂。
所以,我很重要!我由內(nèi)而外地相信這一點。
三
隔離室是單人間,里面空蕩蕩的,只有我和四面墻相互望著。偶爾,我會和黑漆漆的屏幕以及鏡子里的人對視一眼,看著他們和我一起跟著手機播放的音樂搖頭晃腦或是刷牙洗臉,也會有被陪伴的滿足感。時光因為重復與狹窄而變得寂寞后,大腦里的腳步就有了聲音。
在進入隔離室之前,我先回到宿舍收拾行李。拿了衣服、電腦、手機和充電器,卻沒有拿一本書。記得以前,每年假期回家,我都會在行李箱里塞進幾本精挑細選的書,一直到去年,每年我都會在孔夫子舊書網(wǎng)上買些十年前的純文學期刊和書籍。但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很久不看書了,仿佛我在下單的那一刻就把它們讀完了,它們的使命就被完成了,等它們到了菜鳥驛站,被我拆開包裹取出時,它們的營養(yǎng)和精華就已經(jīng)全部交給了我。書拿回宿舍,無非是堆在箱子里,或者放在柜櫥上,被舍友拿來壓泡面的桶。仿佛它們對我靈魂的升華、對精神的洗禮和對情操的陶冶只發(fā)生在我付款的那一剎那。書和我,早就成了點頭之交。
在收拾行李箱的時候,我從床底下找到了去年買的書,上面堆了厚厚的一層灰,看著已有些陌生。我依舊把它們放回了床底,我知道,即便在隔離期間,我也沒有時間和心情讀書。
很難說時代的高速發(fā)展和人們生活節(jié)奏的匆忙、心靈的浮躁之間,究竟誰是雞蛋誰是母雞。它們長久地糾纏在一起,互為因果,互相嵌套,最終才量變產(chǎn)生質(zhì)變,締造出了結果。
我無法想象,如果沒有網(wǎng)絡,沒有手機和電腦,我該如何度過七天的隔離時光,會是在紙上一字一句地寫文章,還是回望自己的青春,從里面挑出枯萎的葉子和起皺的毛球?
可這樣的遐想毫無意義,因為不僅僅是我不會允許自己不帶電腦和手機,導師也不會允許,即使我真的沒帶,他也會讓師弟為我送來,而壓在我頭上的科研任務和畢業(yè)要求更不允許我不帶,讓這七天平白地溜走。
從前的車馬郵件都很慢,那樣的日子注定一去不復返了。我暢想著古人在寫信和寄信時的心情,每一次落筆前都反復地字斟句酌,每一只飛過的信鴿與大雁都會驚動呢喃自語的心靈,而每一封雙手交出的信都折疊著小心翼翼與格外的珍重。那份在漫長的等待中,夾雜著患得患失、纏綿著希望與失望的心情,要比信本身的內(nèi)容更加精彩。偶爾,我真的想用一個下午的時光去追溯、還原這份古典的美學。
只可惜,這樣的心動與念想只能出現(xiàn)在懷舊的文字里。
被隔離的人有專門的微信群,里面有校醫(yī)院的老師、迎賓館的工作人員、車隊的司機和志愿者等。剛進群,就有志愿者發(fā)來消息:“早飯4.5元,兩個包子一碗粥,提前一晚上預訂;中飯和晚飯都是12元,兩葷兩素套餐,提前一小時預訂。所有飯菜都是食堂打包的。每頓飯預定后發(fā)付款截圖才算預訂成功?!痹顼埵前它c鐘送到門口的,那時候我還沒有起床,在空調(diào)的暖氣中呼呼大睡,可已經(jīng)有人頂著早晨的冷風去食堂幫我們?nèi)速I好了早飯,再跑到迎賓館送上來,而我只知道他的微信昵稱,卻連他的名字都不知道,這讓我略有愧疚。
隔離的首要原則就是減少與人的接觸,所以我們不能出門買東西,有需要時只能求助于舍友和同學,請他們買來遞到迎賓館的前臺,再由工作人員送到我的房間門口。他們悄悄地來,悄悄地走,我悄悄地開門,迅速地關門,我們像是在進行一場隱秘的、不能暴露姓名和蹤跡的交易,彼此心照不宣,維持著相忘于江湖的默契。可升入研究生后,雖然沒有課,但各有各的事,所以我只能日常輪換著找朋友“投喂”。在住進隔離室的第一個晚上,因為收到通知的時間很緊,所以我晚飯也沒有吃,到了八點鐘,肚子就開始叫喚了,而隔離室里空蕩蕩的,洗漱用品、紙巾等一無所有。我只能把穿著睡衣躺在床上看視頻的舍友從寢室里叫出來,端著一個裝滿東西的盆繞一個大圈子過來為我送貨。
在隔離期間,還恰逢助學金的評選,需要打印材料、申請表,找教學秘書簽字,有一系列繁瑣的流程。幸好班長發(fā)來消息,主動幫我“跑腿”。我想,最幸運的事情就是遇見一個人愿意為你犧牲他自己的時間,因為在他的心中你值得這份時間,而這就是情緣,也是平凡而渺小的人,最為無所不能的神所羨慕和覬覦的。在寒風吹徹的冬夜,能夠守護心靈的溫度、為自己取暖的,不是厚實的羽絨服,而是我們擁有的一顆顆真心。再熱力澎湃的暖氣都無法阻止我們感冒、受涼,而再滴水成冰的冬天都無法阻止我們在情緣中生起爐火,自己給自己供暖。
在隔離的前兩天,需要做兩次核酸檢測。第一次是在校內(nèi)的籃球館里做的,第二次則是到校外。中午兩點,我們準時到了校醫(yī)院門口集合,等待專車接送。那是一輛面包車,不透光的窗戶看著很壓抑,我坐在里面卻并不暈車。
檢測點在南京的閱江樓旁,連綿的藍頂帳篷讓我不由地有了一絲緊張,全副武裝的醫(yī)護人員檢查了我們的健康碼后才放行。我們是和周邊的居民一同檢測的,他們走一條通道,我們走一條通道,相互之間隔著三米的距離。用拭子捅過喉嚨后,再由面包車接回學校。司機師傅應當也在微信群里,只不過我不知道他是哪位,但他是隨時待命的。隔離期間有一位新的同學加進了微信群,因為發(fā)熱需要去醫(yī)院輸液,值班醫(yī)生便在群里呼叫了車隊的負責人員,請他派出一輛車接送,他立刻就給出了回應。
雖然隔離的是我們,但忙碌的卻是他們。這個世界,總有人在圍繞著你轉,為你忙忙碌碌,比如有血緣關系的父母,比如彼此相見不相識的志愿者,所以這個世界才被叫作人間。
隔離室的日常是恒溫的、重復的,除了每天早晚要用溫度計給自己量體溫,其它的時間都是在做項目。因為騰訊會議一直掛在網(wǎng)上,所以我把聊天群聊設置成了免打擾,防止不斷跳出消息提醒聲,卻因此時常沒看到值班醫(yī)生的提醒,直到她單獨艾特我時,才急忙測體溫上報。這讓我時而會有沒配合他們工作的愧疚感。
終于等到最后一天,提供到達南京后兩次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訂票出站時間記錄,確保無風險小區(qū)具體行程史、體溫正常,在解除隔離單上簽字、交上溫度計后,便可以離開了?;叵脒@一周的隔離時光,我們的住宿費是免費的,只交點餐的錢,空調(diào)可以長時間打開,電費全是學校承擔。如果不是因為我們的冒失,這些資源本可以省下的。雖然放在國家的層面,這點能耗微不足道,但從疫情爆發(fā)到現(xiàn)在,從生產(chǎn)到生活,受到影響的又豈止是星星點點的個人?就在去年9月份,東北多地停電的消息還登上了熱搜,在能源短缺的時代背景下,我們每個人都應當保持慎獨和敬重。
疫情走到今天,已經(jīng)兩年多了,但那抹赤紅的感動始終在心頭獵獵作響。想起大連海事大學師生志愿者們頂風冒雪,前拉后推為困守于宿舍樓的學生們送上防疫物資的身影;想起7月南京疫情爆發(fā)時,江蘇大學611名師生志愿者兩個小時內(nèi)集合完畢奔赴一線,裹在汗水與密不透風的防護服里,對著天空高高地豎起勝利的手勢;想起年末西安疫情復發(fā),那一封封請戰(zhàn)書上莊重有力的簽名和鮮紅的手指印,那和鮮花一起貼在校園主干道上的寫滿美好祝愿的標語……這一代的青年,從不曾讓人失望。
無數(shù)的人在前赴后繼,無數(shù)的人在星夜兼程,無數(shù)的人在昂首逆行,中國人骨子里的團結互助和熱情善良成就了這只東方雄雞報曉時最嘹亮的音色。只有它,才能驅散所有無法醒來的噩夢;只有它,才能開啟所有霞光爛漫的早晨;也只有它,才能讓我們?nèi)绱藷釡I盈眶,為之驕傲,為之自豪。
我們永遠都敢于勝利,我們永遠都會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