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虹
故鄉(xiāng)在一個小山村,的的確確的小山村,四面環(huán)山。離家不遠(yuǎn)有一條河,故鄉(xiāng)的河是有名字的,叫呼瑪河,河上有一座拱橋,叫呼瑪河大橋。小時候,只有這唯一的一座橋可以連接著縣城。
那個時候不像現(xiàn)在,有這么多的電子科技產(chǎn)品可以供人們休閑娛樂,呼瑪河就給了我們很多童年的樂趣。
呼瑪河的水很清,清的可以看到水底的石頭和調(diào)皮的小魚。夏天,小孩子們最喜歡的就是到河里去悶魚。每個暑假,我都會集中幾天先把作業(yè)完成,然后就可以放心的帶著弟弟和左鄰右舍的伙伴們?nèi)ネ媪?。那個時候,大家都住平房,有磚的,還有板夾泥的,大人們出去干活,就是孩子們的天下了??熘形绲臅r候,河水的溫度也升高了,不會冰冰涼了,和弟弟約上幾個伙伴,快樂出發(fā)。
到了河邊,我們把從家里帶來的破盆子蒙上塑料布,塑料布上掏一個拳頭大的洞,用破自行車內(nèi)胎剪成的皮筋把塑料布固定好,再在盆子里放一些小石子,撒上一點麥麩子做魚餌,然后挽起褲腿走到河水稍稍深一點的地方,挖個坑,把盆子固定住,我們就可以等著小魚自己鉆進(jìn)來了。
等待小魚自投羅網(wǎng)的時間,我們也有很多事可做。河岸邊土質(zhì)肥沃,女孩子通常會去岸邊摘野果、采野花,野百合、鼠尾草,還有很多不知名的野花,粉的、白的、紅的、紫的,開的樸實、頑強又鮮艷,有的長在刺玫叢中,還要小心不要被扎了手。用不了多少時間每個人都會采到一捧,巧手的伙伴用野花編成花環(huán),戴在頭上,是我們夏天最美的裝扮。
岸邊的草叢和灌木叢中,還有都柿(藍(lán)莓)、雅格達(dá)、托莫、水葡萄、旱葡萄、羊奶子等野果,有的清香,有的酸甜,野地里還有一種叫酸巴漿的植物,淡紅色,剝了外面的薄皮,里面的莖脆脆的嫩嫩的酸酸的,滿口生漿,那叫一個酸爽。還喜歡一種叫黃瓜香的野草,樣子像伸開了的蕨菜,又有點像手掌,用手拍一拍會發(fā)出清香的氣息,很討人喜歡。家里養(yǎng)豬、雞、鴨、鵝的伙伴,還可以采一些鴨嘴、蟄麻子、車前草等野菜回去做飼料。岸邊不遠(yuǎn)有的菜園子里種了豌豆,一串串掛在嫩秧上,十分誘人,有時候小伙伴們也會偷偷地采來剝豆吃,豆粒多汁,伙伴們吃的不亦樂乎,有時候被主人發(fā)現(xiàn)了,也不急惱,只告訴我們:吃了可以,只是不要糟蹋了。
男孩子會在離盆子遠(yuǎn)一點的淺水的地方打水仗,互相澆得濕淋淋的,索性光著小膀子繼續(xù)戰(zhàn)斗,還樂此不疲?;蛘撸靡桓斪拥贯斶M(jìn)一個小木棍里,做成簡易的魚叉,去河里叉魚,雖然很少叉到,但也不亦樂乎。有的時候也會跑過來和女孩子們搗亂,或者搶我們采到的果實。
其間,我們還會隔一段時間跑到盆子跟前看一看,看小魚是否已經(jīng)鉆進(jìn)去很多,魚多了就把盆子端出來,倒掉盆子里的水,送到岸上,把小魚撈出來,倒到從家里帶來的塑料布上,然后再把破盆子里放上魚餌放回河水里,等待下一次收獲。已經(jīng)捕獲的魚,要把魚肚子里的腸子等臟東西擠出來,洗凈,晚上,家里的餐桌上就會多一道菜。小魚可以多放點蔥花,用來炸醬,也可以燉豆腐,還可以裹上面用油炸過,酥酥的,又鮮又香,還可以晾成魚干,等到冬天沒菜的時候拿出來吃。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這已經(jīng)是難得的美味了!
到了冬天,河水結(jié)了厚厚的冰,呼瑪河依然是孩子們嬉戲的好去處。巧手的木匠把木塊磨成冰嘎兒,尖的一頭釘上圖釘,男孩子就可以在冰上抽冰嘎兒了。那個時候我們根本不知道冰刀是什么東西,沒見過也沒聽過,男孩兒就用和腳板差不多大的小木板,從頭到尾平行的釘上兩根鐵絲,就是一副冰板了,綁在棉鞋外面就可以滑冰了。女孩子也會三三兩兩的到冰上打出溜滑。記得大概是初中一年級吧,體育老師帶全班同學(xué)去爬山,下山返校的時候,一個女生不小心掉進(jìn)了冰窟窿里,大家七手八腳把她拽了上來,可是一條棉褲都濕透了,老師又趕緊派同學(xué)把她送回家,對于我們這些孩子來說,留在記憶里的是滿滿的美好。
故鄉(xiāng)的河,承載著我們那時候的簡單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