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圓 辜惠蘭 黃淑瓊 柯曉暉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廈門,361000)
重癥加強護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醫(yī)院統(tǒng)一收治危重癥患者的科室。受嚴重的病情影響,患者多會伴有嚴重的負性情緒,加之ICU病房內擺放了多種生命體征監(jiān)測設備以及治療儀器,導致治療環(huán)境較為嘈雜[1]。受上述多種因素影響,ICU患者多存在難以入睡、時睡時醒、睡眠時間缺乏、失眠以及半睡半醒等情況[2]。對于患者的病情控制而言,良好的睡眠對于更快恢復至關重要[3]。好的睡眠質量會使患者機體免疫力顯著提高,縮短康復時間,減少經濟壓力。現為分析影響ICU患者睡眠的具體相關因素,特對本院ICU接受治療的66例患者的相關資料以及睡眠質量進行調查,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收治的在重癥監(jiān)護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接受治療的患者66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5例,女31例,年齡18~85歲,平均年齡(45.92±3.43)歲,疾病類型中泌尿系統(tǒng)疾病者12例,呼吸道疾病者20例,消化道疾病者14例,心血管疾病者20例。所有患者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經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
1.2 納入標準 1)年齡在18歲以上者;2)在ICU接受治療時間在1 d以上者;3)哥斯拉昏迷指數評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在14分以上者;4)患者意識清醒者。
1.3 排除標準 1)合并顱腦受損者;2)合并精神障礙者;3)合并聽力障礙者。
1.4 研究方法
1.4.1 基礎資料調查問卷 采用本院自制調查問卷對參與研究對象資料進行整理與統(tǒng)計,收集以下臨床資料:最高學歷、年齡、性別、疾病類型、有無接受手術治療、費用支付方式以及婚姻狀態(tài)。
1.4.2 睡眠質量 通過理查茲-坎貝爾睡眠量表對其睡眠質量進行評定,量表包括睡眠質量、重回睡眠、夜間覺醒、睡眠潛伏期、睡眠深度5項,量表滿分100分,分值與睡眠質量成正比。
1.5 觀察指標 記錄所有患者理查茲-坎貝爾睡眠量表評分情況。通過單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可能影響患者睡眠質量的相關因素,包括最高學歷、年齡、性別、疾病類型、有無接受手術治療、費用支付方式、婚姻狀態(tài)、入院前睡眠質量以及夜間主觀噪聲感受。因變量設定為睡眠質量總分,將單因素分析得出的對該疾病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因素進行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分析最終進入模型的相關因素情況[4]。
2.1 睡眠質量評分情況 66例患者的睡眠質量、重回睡眠、夜間覺醒、睡眠潛伏期、睡眠深度5項平均得分均在50分以下,說明患者的睡眠質量處于中下水平。見表1。
表1 睡眠質量評分情況分)
2.2 影響睡眠質量的單因素分析 單因素分析得出,入院前睡眠質量以及夜間主觀噪聲感受為影響睡眠質量的因素,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影響睡眠質量的單因素分析分)
2.3 多因素分析 因變量設定為睡眠質量總分,自變量為單因素分析中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項目,將其應用Logistic回歸分析,表明進入回歸方程的有入院前睡眠質量、夜間主觀噪聲感受,均為獨立危險因素。見表3。
表3 多因素分析
長期的睡眠質量不佳會引發(fā)睡眠障礙,即會在正常睡眠過程中出現半睡半醒等多種功能障礙[5]。對于在ICU接受治療的患者,雖然其擁有足夠的時間去睡眠,但受疾病、治療以及環(huán)境等多因素影響,睡眠會出現再次入睡困難、易醒、睡眠中斷等片段化表現,整體睡眠時間顯著縮短,睡眠結構出現快速眼動期減少、淺睡眠期增加等異常表現,患者的主觀睡眠質量差[6-7]。而睡眠質量不佳會導致機體的認知功能、代謝功能以及免疫功能均受到影響,同時也會導致ICU譫妄發(fā)生率增高,不利于患者的康復,增加患者的死亡風險[8-9]。同時,因睡眠質量不佳對患者造成的負性影響會在患者出院后仍存在[10]。故為了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找出對睡眠質量影響的因素,并給予針對性的干預是目前ICU科室重點研究的方向。
本研究表明,66例患者的睡眠質量、重回睡眠、夜間覺醒、睡眠潛伏期、睡眠深度5項平均得分均在50分以下,說明患者的睡眠質量處于中下水平;單因素分析得出,入院前睡眠質量以及夜間主觀噪聲感受為影響睡眠質量的因素,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因變量設定為睡眠質量總分,自變量為單因素分析中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項目,將其應用Logistic回歸分析,表明進入回歸方程的有入院前睡眠質量、夜間主觀噪聲感受,均為獨立危險因素。這與趙彩[11]在《護理實踐與研究》發(fā)表的《影響ICU患者睡眠質量的相關因素分析》一文中相應觀點一致,證實了本研究的可靠性。結合本研究結果進行分析,患者如在入院前便存在睡眠質量不佳的情況,會導致其在入院后這種癥狀的發(fā)生延續(xù),甚至受疾病等多因素影響,睡眠質量會急劇降低[12-13]。同時,入院前便存在睡眠質量不佳的患者,多半接受過輔助睡眠的藥物用藥,而在住院后,醫(yī)生會停止給予此類藥物應用,會導致其睡眠障礙加重[14]。而對于夜間主觀噪聲感受,美國環(huán)境保護協(xié)會對醫(yī)院的噪聲值已作出明確規(guī)定。夜間噪聲不能超過35 dB,日間噪聲不能超過45 dB。但對于ICU科室來說,病房內同時使用的儀器設備較多,無法滿足此標準。而過強的噪聲會對人體激素分泌以及睡眠質量均造成影響。臨床相關研究表明,當噪聲超過70 dB時,會誘發(fā)機體血壓水平增高,心率加快[15]。
綜上所述,ICU患者整體睡眠質量較差,入院前睡眠質量以及夜間主觀噪聲感受為造成其睡眠質量不佳的主要影響因素,可根據此實施相應的干預措施,提高患者睡眠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