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鈺彬,劉彤新,朱廣天,肖子鑫
(1.華南師范大學物理與電信工程學院,廣東廣州 510006;2.遼寧省錦州市鐵路高級中學,遼寧 121000;3.華東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上海 200062;4.重慶市南開中學校,重慶 400030)
物理學習態(tài)度對物理教師意義重大,不僅與教學質量緊密相連,也對教學觀有著重要影響[1]。隨著培訓行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很多學生除了課內學習之外還會積極參與課外培訓班。課外培訓班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學生對個性化教育的需求,為構建多樣化的教育體系做出了重要貢獻。與學校教師相比,機構教師不僅需要傳道授業(yè)解惑,而且更加注重學生考試成績的提升,突出短期學習的高效性和做題方法的實用性[2]。由此可見,兩類教師的培養(yǎng)目標和教學環(huán)境存在較大差異。我們利用CLASS量表對兩類教師進行測試,希望能夠通過分數(shù)的差異來研究兩類教師物理學習態(tài)度的異同,進而為教師培訓提供建議,使教師培訓更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
本研究選取了42位學校教師和41位機構教師作為研究對象。利用CLASS量表對83位教師進行測試。CLASS量表可以評估教師對物理學科知識的理解和物理學習態(tài)度,是目前國際上較為常用的學習態(tài)度調查量表,在教學實踐中得到廣泛地運用[3]。CLASS量表共計42題,采用五點李克特計分。測試題目分為八個維度,分別是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個人興趣、意義理解、概念理解、概念應用、一般問題的解決、解決問題的自信心、復雜問題的解決。
每個維度包含若干題目,通過被試觀點和專家觀點的符合度進行評分,進而評估被試者的物理學習態(tài)度[4]。在42個問題中,有6題(4、7、9、31、33、41)是不計入分數(shù)的無效題目,包括5道“不具備專家意見”的題目和1道(31題)用來檢測量表有效性的題目。剩余的36題均為有效題,其中有9題不能歸于八大維度中的任何一個維度,但是具備“專家意見”且可以從一定程度測量被測試者的物理學習態(tài)度。
下面將從整體得分和八個維度得分展開分析兩類教師的特點。
如表1所示,學校教師CLASS量表的總得分為74分(同意專家觀點的人數(shù)百分比);機構教師的總得分為73分。顯著性系數(shù)表明,兩類教師在總得分上并沒有明顯的差異。
表1 兩類教師CLASS量表整體得分
具體維度分析,如圖1所示,雖然學校教師的CLASS總分數(shù)略高于機構教師,但后者在很多維度的得分高于前者:除了“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和“概念理解”兩個維度之外,其余六個維度機構教師的得分均高于學校教師,尤其是“解決問題的自信心”維度,機構教師的得分比學校教師高9分。在CLASS量表中有9題不能歸于以上八個維度中的任何一個,在這9題中,學校教師得分為67分,機構教師得分為60分。可能是導致兩類教師總成績基本沒有差異的原因。
圖1 兩類教師CLASS量表八維度得分
兩類教師各維度得分數(shù)據(jù)表明,在“解決問題的自信心”方面,機構教師表現(xiàn)得更為自信,我們分析了該維度的4個問題(15、16、34、40),如圖2所示。發(fā)現(xiàn)兩類教師在15題、34題和40題的觀點與專家觀點一致的人數(shù)所占百分比基本相同,且同意專家觀點的人數(shù)所占百分比均在74%以上。而產生較大分歧是16題:“只要努力學習物理,幾乎所有人都能夠學好物理”,兩類教師同意專家觀點的人數(shù)占比均在50%以下,因為有很多教師認為,在物理的學習過程中,“悟性”和“理解力”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圖2 兩類教師在“解決問題的自信心”維度得分
但是仍然會有更多的機構教師傾向于相信專家觀點,相信絕大多數(shù)同學通過努力是可以學好物理的。對此我們對機構教師群體進行了訪談,同意專家觀點的機構教師主要觀點有:1.絕大多數(shù)學習態(tài)度認真的同學,通過培訓機構的系統(tǒng)學習,成績都會有一定程度的提升。2.隨著物理課程難度的增加,一些優(yōu)秀的學生對物理學習出現(xiàn)“吃力”的情況,但只要積極解決疑問,他的成績仍可保持優(yōu)秀。3.對于物理成績特別差的同學,具有更高的提升空間。夯實基礎,用簡明易理解的語言和生活中的實例幫助學生理解物理知識和概念,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為之后更好地學習物理創(chuàng)造條件。即機構教師普遍認為,每個孩子通過努力學習,都可以在原來的基礎上取得進步,最終取得好的學習結果,只是每個孩子耗費的時間和精力不同。
在“一般問題的解決”和“復雜問題的解決”兩個維度上,機構教師的得分率比學校教師分別高3%和4%。分析題目后發(fā)現(xiàn)造成分數(shù)差異的主要原因是第5題:“在我覺得自己學懂某個物理知識點后,用它解題還會感到有困難”。這個問題中,51%的機構教師同意專家的觀點,認為在學懂某個物理知識點之后,用它解題是不會感到有困難的,而學校教師中同意專家觀點的人只有38%。我們分別對同意和不同意專家觀點的兩類教師進行訪談,得到以下觀點。不贊同專家觀點的教師表示:1.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只記憶知識點是不夠的,學生還需要一種將各個知識組合起來進行解題的能力,而這種組合的能力是需要長時間的訓練的。2.不同個體對懂的定義存在差異,導致對解題結果的認知也不同。而贊同專家觀點的教師則認為:真正學明白某個物理知識點時,會理解它的核心意義,而解題就是對核心意義的應用。部分教師反映簡單的知識學懂后去解題沒有阻礙,而運用較難的知識解題就會有困難,事實上,與其說不會解題是因為學懂知識后不會解題,不如說是沒有真正掌握知識。
兩類教師的得分情況再次說明:培訓機構的教師更加注重短期的培訓效果,相信只要學會了知識就一定可以解題,在教學過程中具有更強的解題功利性。
由圖1數(shù)據(jù)我們得知兩類教師在“概念運用”的維度得分率都相對較低,其中學校教師得分62,機構教師得分65。分析具體題目后發(fā)現(xiàn),兩類教師在此項得分較低的原因主要是在第8題上與專家意見不符合。量表中的第8題為:“做物理題時,我會利用題目已知中給出的物理量找到一個公式,然后代入具體的數(shù)值求解?!蔽锢韺<艺J為在做物理題的過程中,不能簡單地依據(jù)題目中已知的物理量尋找公式,帶入求解。而研究發(fā)現(xiàn)無論是學校教師還是機構教師,同意專家觀點的百分比都比較低,其中學校教師同意專家觀點的百分比為21%,機構教師為34%。對此,我們認為兩類教師都非常重視應試教育,在教學過程中會幫助學生尋找做題的“捷徑”,告訴學生拿到題目后,先分析題目中告知的已知量,再根據(jù)頭腦中的已有公式建立已知量之間的關系,代數(shù)進行求解。而從專家角度來看,更傾向于分析題目內在的邏輯和考點,而不是從表面入手。通過對教師進行訪談我們發(fā)現(xiàn):高一、高二年級的教師,更喜歡直接根據(jù)題目中的物理量代入公式求解;而高考年級、競賽課程的教師更喜歡分析題目類型,找到題目中核心概念和原理再選擇公式進行求解。
在“個人興趣”維度,機構教師基本上在每一道題目上的得分都比學校教師高,這與對機構教師的刻板印象不同,機構教師不僅會幫助學生提升分數(shù),也對物理有比較高的個人興趣。在“個人興趣”維度,出現(xiàn)得分率比較低的是第14題,“我學習物理是為了學習那些對校外生活有用的知識?!眱深惤處煻疾惶澇蓪<业挠^點,并不認為學習物理是為了學習那些對校外生活有用的知識。我們反思:部分物理教師將注意力集中在了應試,而忽視了物理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一些物理教師會給學生建立“學習物理是為了會做物理題”的錯誤概念,不僅對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造成挫傷,從長遠來看也不利于學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物理學習。
在“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和“概念理解”兩個維度中,學校教師平均得分高于機構教師,尤其是兩個維度的第35題和第32題。第35題學校教師得分比機構教師高5%。35題為:“物理課中學習的內容與現(xiàn)實生活基本沒有關聯(lián)。”第32題學校教師得分比機構教師高7%。第32題為:“不值得花費許多時間弄懂物理公式?!贝蠖鄶?shù)教師贊成專家觀點,認為物理課程與現(xiàn)實生活是有聯(lián)系的,花費時間去弄懂物理公式是有意義的。但學校教師得分略高于機構教師,還是從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機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強功利性、注重應試教育而忽視素質教育的問題。
通過分析學校教師與機構教師在物理學習態(tài)度的異同,我們發(fā)現(xiàn)有以下兩個結論,同時為教師培訓提出一點建議。
整體上來講,兩類教師的物理學習態(tài)度并沒有太大的差異。通過與一些機構教師交流,我們認為主要有兩大原因:1.隨著課外補習機構市場的興起,機構教師待遇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優(yōu)質師資選擇成為機構教師,這使得機構教師隊伍的水平不斷提升。2.國家的監(jiān)管力度在不斷加強。機構教師必須持有教師資格證才能上崗,這保證了機構教師的基本教學效果。此外,為了提升競爭力,很多培訓機構都制定了完善的教師管理制度,定期開展教研活動和教師培訓。
從具體維度來看,兩類教師具有不同的特點。在問題解決的三個維度“一般問題的解決”“解決問題的自信”“復雜問題的解決”,機構教師的分數(shù)都相對較高,這與機構教師的工作環(huán)境和教學目標是有關。相比于學校教師,機構教師更專注于幫助學生解題,總結題型和方法,幫助學生短時間內提升成績。而學校教師則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強調物理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各種“國家培訓”和“省級培訓”項目的開展,在提高教師水平專業(yè)化的同時,部分項目有“經院式”的傾向,引起教師反感并降低了培訓的質量[5]。通過本研究的結果可知,由于工作環(huán)境和培養(yǎng)目標的差異,不同類型教師需要提升的方面并不完全相同。這就啟示我們在開展“國培”等項目的同時,校本培訓可以作為有益的補充。校本培訓可以幫助教師更好解決實際中的教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