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偉,李士春
(首都醫(yī)科大學石景山教學醫(yī)院<北京市石景山醫(yī)院>骨科 北京 100043)
骨質疏松是老年人常見病、多發(fā)病,常表現為腰背痛。劇烈的疼痛感會加劇腰椎功能障礙,導致患者的日?;顒邮芟?,嚴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及正常生活。鈣爾奇D、骨化三醇是治療骨質疏松性腰背痛(osteoporotic low back pain, OLBP)的常用藥物,可補充患者體內鈣質,并促進鈣的吸收。但上述藥物的療效存在個體差異,容易導致患者病情反復,故如何提高療效是當前臨床關注的熱點。依降鈣素具有調節(jié)骨轉化、鈣磷代謝及鎮(zhèn)痛等作用,目前已被用于骨質疏松的臨床治療中,有利于提高療效。本文旨在探討依降鈣素對老年OLBP 患者腰椎功能及疼痛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8 年10 月—2020 年10 月北京市石景山醫(yī)院收治的老年OLBP 患者121 例,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觀察組(= 61)和常規(guī)組(= 60)。觀察組男29 例,女32 例;年齡60 ~80 歲,平均年齡(70.48±5.29)歲;骨質疏松病程1 ~12 年,平均(4.39±0.75)年;腰背痛病程97 ~216 d、平均(113.75±15.62)d。常規(guī)組男31 例,女29 例;年齡61 ~80 歲、平均(69.63±5.16)歲;骨質疏松病程1 ~13 年,平均(4.56±0.79)年;腰背痛病程95 ~227 d、平均(115.26±15.83)d。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0.05),具有可比性。符合《赫爾辛基宣言》要求。
納入標準:①符合骨質疏松的診斷標準,且持續(xù)性腰背痛時間>180 d;②年齡在60 ~80 歲、無精神疾病史;③無鈣爾奇D、骨化三醇、依降鈣素等過敏史。排除標準:①合并脊柱結核、脊柱炎、腰椎骨折等疾病;②心、肝、腎等功能不全情況;③既往有腰椎手術史;④中途脫落或失訪。
常規(guī)組給予鈣爾奇D(惠氏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50029,規(guī)格600 mg/片)、骨化三醇[正大制藥(青島)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491,規(guī)格0.25 μg/粒]口服治療,共治療180 d;鈣爾奇D 劑量600 mg/次,2 次/d;骨化三醇0.25 μg/次,1 次/d。觀察組在常規(guī)組基礎上給予依降鈣素(山東綠葉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0338,規(guī)格1 mL:10 U)肌內注射,20 U/次,2 次/周,2 周后改1 次/周,共治療180 d。
(1)治療前及治療90、180 d 后評估兩組的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腰椎功能、疼痛程度,并記錄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2)利用雙能X 線檢測儀測量各腰椎體BMD,連續(xù)測量3 次,取平均值。(3)腰椎功能采用Oswestry 功能障礙指數(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評估,重測Cronbach’α 信度為0.891,共10 項,每項0 ~5 分,評分越低則腰椎功能越好。(4)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評估,總分1 ~10 分,評分越高則疼痛越劇烈。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腹瀉、發(fā)熱、頭暈等。
治療90、180 d 后,觀察組和常規(guī)組的BMD 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的BMD 高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BMD 比較(± s,g/cm3)
治療90、180 d 后,觀察組和常規(guī)組ODI、VAS 評分低于治療前,觀察組ODI、VAS 評分低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見表2、表3。
表2 兩組老年骨質疏松性腰背痛患者治療前后ODI評分比較(± s,分)
表3 兩組老年骨質疏松性腰背痛患者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 s,分)
觀察組和常規(guī)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0.05),見表4。
表4 兩組老年骨質疏松性腰背痛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n(%)]
老年OLBP 患者骨質流失逐年加劇,骨脆性增加,若未及時治療,常易導致骨折發(fā)生。目前,藥物治療是OLBP 的主要療法。鈣爾奇D 是臨床常用的鈣劑,可有效補充患者鈣質。骨化三醇為維生素D的1.25-二羥代謝物,可促進機體對鈣和磷的吸收。二者聯(lián)用可改善OLBP患者的臨床癥狀,其療效已得到臨床的認可。但受患者病情復雜、個體差異等因素的影響,且老年患者骨量流失、骨組織纖維結構退變等較為嚴重,常常會導致治療效果不理想。因此,需要尋找一種聯(lián)合用藥方案以提高藥物治療的治療效果。
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和常規(guī)組治療90、180 d 后的腰椎BMD 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治療90、180 d 后的BMD 高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觀察組和常規(guī)組治療90、180 d 后的ODI、VAS 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治療90、180 d 后的ODI、VAS 評分低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提示在常規(guī)用藥的基礎上聯(lián)合依降鈣素可提高老年OLBP 患者腰椎BMD,有利于改善腰椎功能及疼痛癥狀。分析原因為,在鈣爾奇D、骨化三醇治療的基礎上聯(lián)合依降鈣素治療能夠進一步促進老年OLBP 患者對鈣、磷的吸收,尤其可能增強機體對鈣的吸收,有利于減緩老年患者的骨量流失;依降鈣素可有效抑制破骨細胞活性,促進骨形成,進一步促進腰椎骨的生成,從而改善患者的腰椎BMD。隨著老年OLBP 患者腰椎BMD 的提高,受損的腰椎骨形態(tài)及結構逐漸恢復,有效改善了患者腰椎的內環(huán)境,如骨內壓力減少可改善腰椎骨對血液、神經微循環(huán)及軟組織的壓迫,骨膜應力下降可減輕張力性疼痛,利于維持腰椎的穩(wěn)定及功能,還可緩解腰背痛。
此外,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和常規(guī)組不良反應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0.05)。提示在鈣爾奇D、骨化三醇治療的基礎上聯(lián)合依降鈣素治療并不會顯著增加老年OLBP 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風險,安全性較好??赡芘c本次依降鈣素用法用量有關,考慮到老年OLBP 患者的耐受能力較差,采取初始小劑量多次用藥的治療方案,待患者病情穩(wěn)定后在保證藥效的情況下適當降低用藥的頻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耐受度,減少了惡心嘔吐、腹瀉、發(fā)熱、頭暈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在常規(guī)鈣爾奇D、骨化三醇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依降鈣素可提高老年OLBP 患者腰椎BMD,有利于改善腰椎功能及疼痛癥狀,且安全性好。本次存在一定局限性,是單中心、小樣本,且未進行更長時間的隨訪觀察,今后需進一步完善,以提供更充分的數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