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瑞影,王洪軍,于曉,葛偉偉
(1.青島黃海學院智能制造學院,山東青島 266555;2.青島萬寶壓縮機有限公司,山東青島 266510)
在煤礦綜采運輸生產中,單繩纏繞式提升罐籠是人員升降、材料運輸的重要設備。為滿足礦井安全生產,《煤礦安全章程》對罐籠設備進行嚴格規(guī)定,煤礦井下通過單繩罐籠提升工人或工人與物料,必須配備保障安全的防墜器,當鋼絲繩斷裂或者連接裝置損壞時,罐籠可以迅速被制動繩夾緊,處于平穩(wěn)狀態(tài),避免罐籠掉落礦井,造成重大事故(俗稱蹲罐)[1-2]。為進一步提高此類設備的安全可靠性,設計一種提升罐籠常閉式液壓防墜器,為煤礦安全生產提供可靠保障,具備重要的實際應用價值。
近年來,國內外很多學者針對各式防墜器的設計與研究進行了大量工作。俄羅斯的巴普洛夫通過多次設計、改進和試驗,提出了FS型防墜器,其整體特點是動作靈敏、抓捕可靠,但抓捕后恢復困難,錯誤動作多;撫順煤科研究所設計了一款GS型防墜器,具有質量輕、復位簡單的優(yōu)點,但是其結構上存在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改進的問題,如叉桿的閘瓦與軸之間的磨損會導致可靠性降低,需要長期定時更換叉桿和閘瓦;而通過不斷探索與改進,設計出了工作原理簡單、結構輕盈、制動平穩(wěn)、安全系數較高、使用周期長的BF型防墜器,但它占用了罐籠空間,使提升罐籠的有效高度減少,不適合煤礦深井作業(yè)[3]。
本文作者針對現有防墜器可靠性較差、不適合立井距離長的問題,設計一種新型常閉式液壓防墜器,其工作系統(tǒng)原理簡單、制動性能好、抓捕與復位輕巧、便于井下維修。利用AMESim液壓仿真軟件搭建液壓常閉式防墜器系統(tǒng)模型,進行系統(tǒng)特性研究。在性能試驗中,液壓常閉式防墜器的設計滿足提升罐籠的要求,符合安全與可靠性原則,確保防墜器能夠可靠使用。
圖1所示為常閉式防墜器控制系統(tǒng)結構示意,在鋼絲繩和罐籠上分別安裝PLR2300速度傳感器,當發(fā)生蹲罐事故時,兩個傳感器所得到的速度信號會有所不同,將這個信號傳入到STM32F103ZET6控制器核心板,從而控制兩位三通電磁換向閥進行運轉工作,實現液壓控制。
圖1 控制系統(tǒng)結構示意
圖2所示為液壓常閉式防墜器工作原理,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為連接罐籠與鋼絲繩的開動式液壓缸機構;另一部分為分別固定罐籠兩側制動繩的執(zhí)行液壓缸機構。開動式液壓缸為豎向布置,在缸的有桿腔設有活塞拉桿,配有返程彈簧,其兩腔充滿液壓油,鋼絲繩利用楔形繩環(huán)與活塞拉桿連接,液壓缸的缸體與提升罐籠連接。兩個執(zhí)行式制動液壓缸結構相同,兩個執(zhí)行式制動液壓機構布置在同一軸線上,橫向布置,缸體固定在罐籠側面框架上,執(zhí)行式制動液壓缸的有桿腔內設有執(zhí)行活塞桿和返程彈簧,兩腔充滿液壓油,活塞端桿接頭處設計了弧形制動閘瓦片,弧形制動閘瓦片的弧面相對。將制動鋼絲繩包圍,通過回油管將開動式液壓缸的有桿腔與兩個執(zhí)行式制動液壓缸的有桿腔接通,并在回油路上設置調節(jié)閥;出油管將開動式液壓缸的無桿腔與兩個執(zhí)行式制動液壓缸的無桿腔連接,構成液壓控制回路,實現防墜器功能。
圖2 常閉式液壓防墜器工作原理
為滿足不同載荷能力對制動時間的要求,在弧式制動閘瓦上加入制動間隙調節(jié)器,并與調節(jié)閥串聯,用來調節(jié)開動式制動液壓缸的動作時間和有效工作容積。
圖3所示為常閉式液壓防墜器的液壓回路系統(tǒng)原理。在工作過程中,開動式液壓缸借助載荷提升的重力,對液壓缸有桿腔產生油壓,該油壓使執(zhí)行式制動液壓缸的活塞桿回縮,弧式制動閘瓦片松開,并與鋼絲繩存在一定間隙,保證罐籠可以正常工作。當罐籠發(fā)生蹲罐事故時,開動式液壓缸失去提升載荷能力,在盤式彈簧作用下活塞拉桿返程,對無桿腔內的油液產生壓力,推動弧式制動閘瓦夾緊制動鋼絲繩,迅速夾緊下落的罐籠。
圖3 常閉式液壓防墜器液壓回路原理
防墜器工作過程屬于能量轉換過程,即蹲罐產生的動能與制動做功相等?!睹旱V防墜器技術設計》MT365—2006中規(guī)定在空載下防墜器制動過程中,罐籠的減加速度小于50 m/s2,在重載荷下,罐籠的減加速度大于10 m/s2[4-7]。制動力與制動減加速度的關系為
重載:
(1)
空載:
(2)
式中:jz為重載罐籠制動減加速度,m/s2;jk為空載罐籠制動減加速度,m/s2;Qmax為最大終端載質量,kg;Qk為罐籠質量,kg。
防墜器在進行緩沖器調整時按2Qmax≤F≤6Qmin計算,重載抓捕罐籠時的最小減加速度jz=10 m/s2;罐籠僅乘坐1人(空罐)時,最大減加速度jk≤50 m/s2。最大載質量Qmax計算為
Qmax=Q1+n(Q2+Q3)
(3)
式中:Q1為罐籠質量,kg;Q2為礦車質量,kg;Q3為礦石質量,kg。
工作制動距離是由防墜器產生與罐籠運動相反方向的作用力,并利用制動鋼絲繩與閘瓦之間的摩擦力完成制動時,因存在制動時間間隙而產生的距離。防止蹲罐,是防墜器性能試驗的重要評估指標。因此,防墜器制動力主要取決于弧式閘瓦與制動鋼絲繩的摩擦力,其具體要求:弧式閘瓦空動時間小于0.4 s;徑向工作時間小于0.6 s;防墜器產生的工作力矩與實際重載力矩比值應大于3.5。主要參數如表1所示。
表1 主要參數
弧式閘瓦的摩擦力由執(zhí)行制動液壓缸液壓力與盤式彈簧力共同產生??蛰d下罐籠降落距離:
(4)
式中:m為總載質量;v為蹲罐時的速度。
根據如圖3所示的液壓系統(tǒng),在AMESim中搭建常閉式液壓防墜器的主體模型,選擇AMESim元件庫中子元件建立系統(tǒng)子元件模型[8-12],圖4所示為常閉式液壓防墜器系統(tǒng)仿真模型。采用液壓油為液壓系統(tǒng)內液體,仿真時間設置為10 s、液壓系統(tǒng)運行步長設置為1.0×10-6s,利用混合誤差模式,許用誤差為1.0×10-8s,采用標準積分器模式,根據上述參數劃定具體系數。
圖4 常閉式防墜器主體模型
依照表2對常閉式液壓防墜器液壓系統(tǒng)主要元件進行參數設置。
表2 常閉式液壓防墜器液壓系統(tǒng)主要元件參數設置
圖5所示為兩位三通換向閥輸入信號,根據仿真時間將輸入信號的時間設置為0~10 s,兩位三通換向閥5的信號一直處于通電狀態(tài);兩位三通換向閥8的信號,在前5 s處于通電狀態(tài),后5 s處于斷電狀態(tài)。
圖5 兩位三通換向閥輸入信號
常閉式防墜器執(zhí)行制動液壓缸速度、位移特性分別如圖6、圖7所示。常閉式防墜器系統(tǒng)流量特性如圖8所示。根據圖5和圖8可知:在0~5 s內,兩個兩位三通換向閥處于通電狀態(tài),其左位進油工作,此時執(zhí)行制動液壓缸的無桿腔進油,緊急制動時間為0.2 s,活塞桿伸出弧式閘瓦夾緊鋼絲繩,實現緊急工作制動;當t=5 s時,兩位三通換向閥5繼續(xù)通電,而換向閥8處于斷電狀態(tài),在彈簧力作用下閥8右位工作,閥11開啟,執(zhí)行制動液壓缸有桿腔內的油液流經閥11后直接流入油箱,弧式制動閘瓦壓緊鋼絲繩,液壓缸的速度立即降為0。由圖8看出:緊急制動時間為0.3 s,符合《煤炭工業(yè)礦井設計規(guī)范》中的0.7 s;當t為5.2~10 s時,液壓缸速度為0,處于完全制動狀態(tài)。由圖7、圖8可知:流量與速度呈正比關系,當t=5 s時,系統(tǒng)處于緊急制動狀態(tài),流量降為0,符合制動工作原理。
圖6 常閉式防墜器執(zhí)行制動液壓缸速度特性 圖7 常閉式防墜器執(zhí)行制動液壓缸位移特性
圖8 常閉式防墜器系統(tǒng)流量特性
針對防墜器樣機,分別在重載和空載下進行脫鉤測試[14],罐籠在載重的情況下,試驗測量不少于30次,利用試驗對防墜器整體系統(tǒng)參數進行調整,直到滿足各種標椎要求,進行生產。制動缸是該防墜器系統(tǒng)的主要執(zhí)行元件,關系到系統(tǒng)能否正常運轉。因此應綜合檢測制動缸的壓力、泄漏等是否符合要求;同時,應檢測鋼絲繩有無損壞跡象,以保證設備能夠正常工作。在罐籠處于重載時,鋼絲繩與制動器負荷達到最大計算制動力,測量鋼絲繩與制動缸之間的相對位移以及鋼絲繩、制動缸有無損壞痕跡。
表3所示為罐籠在空載和重載情況下的脫鉤試驗結果。分別得出了空行程距離、罐籠和鋼絲繩的相對距離、鋼絲繩拉出距離、罐籠總體降落高度,結果表明各種結果符合設計標準。
表3 脫鉤試驗結果 單位:mm
基于《煤炭安全規(guī)程》的規(guī)定,對常閉式液壓防墜器系統(tǒng)進行設計與參數計算,并選取合理元件。搭建了常閉式液壓防墜器AMESim模型,進行了仿真分析,結果表明該液壓系統(tǒng)安全可靠。在工廠,利用該防墜器液壓系統(tǒng)進行了試驗,驗證了該設備能夠可靠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