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闊,李衛(wèi)華,王仲鋒
河南大學淮河醫(yī)院骨科,開封 475000
腫瘤骨轉移疼痛是惡性腫瘤患者常見且難以忍受的癥狀之一,是腫瘤轉移至骨骼所致的劇烈疼痛感受,癥狀隨著放化療的進行而加重[1]。該癥狀的發(fā)生與腫瘤侵襲骨骼、壓迫神經組織、骨轉移骨質破壞等多種因素有關[2]。骨轉移疼痛的長期存在可導致難治性疼痛,加重患者乏力、食欲減退、焦慮抑郁等癥狀,從生理、心理等多方面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3]。目前,藥物治療仍是臨床干預骨轉移疼痛的主要方式,其中雙磷酸鹽藥物能夠修復骨質破壞、抑制破骨細胞吸收、抑制腫瘤細胞擴散和發(fā)揮止痛作用,現(xiàn)已成為骨轉移的基礎干預手段[4]。近年來,相關研究表明[5],非甾體抗炎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具有協(xié)同抗腫瘤作用,能夠防治腫瘤的轉移。艾瑞昔布是一種選擇性環(huán)氧合酶2(cyclooxygenase 2,COX-2)抑制劑型NSAID,在骨科疼痛治療中應用日益廣泛,尤其對膝骨關節(jié)炎患者的疼痛具有緩解作用[6]。但目前關于艾瑞昔布用于腫瘤骨轉移疼痛的報道較少。本研究旨在探討艾瑞昔布聯(lián)合唑來膦酸治療對惡性腫瘤骨轉移疼痛的療效,以期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參考?,F(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2018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惡性腫瘤骨轉移疼痛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5例。對照組: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齡38~75歲,平均年齡(59.87±9.39)歲。觀察組: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齡40~74歲,平均年齡(58.24±8.19)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本研究患者及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①參照《惡性腫瘤骨轉移及骨相關疾病臨床診療專家共識》[7](2010年版)中的診斷標準,明確診斷為惡性腫瘤骨轉移疼痛者。②年齡18~75歲者。③預計生存期至少3個月者。④卡氏功能狀態(tài)(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評分[8]超過60分者。⑤參照美國癌癥協(xié)會(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腫瘤分期第7版[9],臨床分期為Ⅲ~Ⅳ期者。⑥認知、意識正常,能夠表達自身感受者。
排除標準:①合并認知、意識障礙者。②無法溝通者。③合并精神障礙者。④合并其他軀體疼痛者。⑤疼痛感覺障礙者。⑥妊娠或哺乳期婦女。
兩組患者均口服鹽酸羥考酮緩釋片(Purdue Pharma L.P.,國藥準字HJ20210052,規(guī)格10mg)10mg,qd。此外,對照組予以唑來膦酸注射液(揚子江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1974,規(guī)格5ml∶4mg)4mg,加0.9%氯化鈉溶液100ml稀釋后,靜脈滴注,每月進行1次。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艾瑞昔布片(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0041,規(guī)格:0.1g)0.1g,bid。兩組均以1個月為1個療程,連續(xù)治療3個月。
①負性情緒:治療前后,行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10]、 抑 郁 自 評 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11]評分,以評價焦慮、抑郁癥狀,評分越高說明癥狀越嚴重。問卷均由本人填寫,收集人員全程在旁解答患者對問卷的疑惑之處,填寫完畢后及時檢查填寫質量,一旦出現(xiàn)多選、漏選情況當即詢問患者的準確意向,以保證問卷的完整性及有效性。②生活質量:治療前后,行癌癥患者生活質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scale for cancer patients,QLQ-C30)評分,評分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好[12]。問卷的質控同上。③血清指標:治療前后,抽取靜脈血3ml,采用FermentoFlash離心機(德國蓋搏公司)3000r/min離心10min處理,分離血清;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試劑盒:上海酶聯(lián)生物科技有限公 司, 貨 號 ml103501、ml003437、ml003360)測定血清內皮素1(endothelin-1,ET-1)、神經肽Y(neuropeptide Y ,NPY)、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④鎮(zhèn)痛療效:參照《癌痛規(guī)范化治療與臨床實踐》[13]進行療效評定,根據(jù)癌性疼痛數(shù)字分級法(NRS),制定鎮(zhèn)痛療效標準。完全緩解:不存在明顯疼痛感受。部分緩解:NRS評分相比治療前降低超過50%,疼痛感受對睡眠無明顯影響。輕度緩解:NRS評分降低<50%,疼痛影響睡眠。未緩解:疼痛癥狀無明顯減輕。臨床總有效率(%)=(完全緩解病例數(shù)+部分緩解病例數(shù))/總病例數(shù)×100%。⑤不良反應:記錄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包括頭痛、惡心嘔吐等。
采用SPSS26.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均滿足正態(tài)分布,兩組之間差異分析用成組t檢驗,同組前后變化差異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兩組之間差異分析用χ2檢驗或Fisher精確概率法。P<0.05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
兩組患者癌癥類型(肺癌、肝癌、胃癌等)、臨床分期(Ⅲ期、Ⅳ期)、疼痛程度(輕度、中度、重度)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 n=45,x±s
治療前,兩組患者SAS和SDS評分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SAS和SDS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SAS和SDS評分比較 n=45,x±s,分
治療前,兩組患者QLQ-C30評分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3個月后,兩組患者QLQ-C30評分較治療前升高(P<0.05);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QLQ-C30評分比較 n=45,±s,分
表3 兩組患者QLQ-C30評分比較 n=45,±s,分
QLQ-C30:生活質量表量表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6.60±5.37 43.24±4.67a觀察組 37.64±6.46 48.98±4.16ab t值 0.830 6.156 P值 0.409 <0.001
治療前,兩組患者ET-1、NPY和PGE2水平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3個月后,兩組ET-1、NPY和PGE2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血清ET-1、NPY和PGE2水平比較 n=45,x±s
治療后,觀察組鎮(zhèn)痛總有效率(93.33%)高于對照組(75.56%,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鎮(zhèn)痛療效比較 n=45,n(%)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包括發(fā)熱、流感樣癥狀、頭痛、惡心嘔吐,均無需干預,未見嚴重不良事件(3~5級)。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6。
表6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n=45,n(%)
骨轉移疼痛由惡性腫瘤侵襲骨骼所致,也包含活動障礙造成的疼痛,同時化療時會加重疼痛。骨轉移疼痛可呈慢性持續(xù)性發(fā)展,也可呈間歇性發(fā)作,會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及腫瘤進展。流行病學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14],80%的惡性腫瘤患者存在骨轉移疼痛癥狀。目前,藥物治療仍是癌痛控制的主要手段,綜合干預已成為現(xiàn)今臨床治療的重要思路。
鹽酸羥考酮緩釋片作為一種阿片受體激動劑,是中重度癌痛的首選藥物,能夠有效緩解癌痛癥狀,改善患者軀體功能[15]。唑來膦酸是一種抗骨質吸收藥物,其可與骨質中的羥磷灰石結合,控制破骨細胞的活性,減少癌細胞黏附,從而抑制骨吸收,對惡性腫瘤骨轉移所致的高鈣血癥、骨痛癥有治療作用,已成為骨轉移治療的基礎藥物之一[16]。艾瑞昔布是一種新型的COX-2抑制劑,能夠通過抑制COX-2,阻斷花生四烯酸合成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及抑制PG所引起的炎癥反應,從而發(fā)揮鎮(zhèn)痛、抗炎作用[17]。艾瑞昔布已在骨科廣泛應用,特別是對膝骨關節(jié)炎療效較好,能夠減輕患者疼痛,改善生活質量[18],并且COX-2抑制劑與腫瘤的侵襲、轉移密切相關。王東昌等[19]研究發(fā)現(xiàn),艾瑞昔布可能通過介導AKT/GSK-3β信號通路,減小腫瘤細胞間隙,抑制腫瘤細胞運動,從而抑制腫瘤轉移。孫會卿等[20]報道,艾瑞昔布可能通過下調COX-2等表達,抑制結直腸癌裸鼠移植瘤的侵襲、轉移,發(fā)揮協(xié)同抗腫瘤作用。目前,關于艾瑞昔布用于腫瘤骨轉移疼痛的療效報道較少。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鎮(zhèn)痛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表明艾瑞昔布聯(lián)合唑來膦酸能夠提高腫瘤骨轉移疼痛患者的鎮(zhèn)痛療效。骨轉移病灶的控制是緩解患者疼痛的關鍵,艾瑞昔布不僅能夠發(fā)揮鎮(zhèn)痛作用,還可抑制轉移灶的發(fā)展,聯(lián)合唑來膦酸能夠提高鎮(zhèn)痛療效。
負性情緒作為個體身心健康的重要組成,常表現(xiàn)為焦慮、悲觀、抑郁等。腫瘤骨轉移患者由于擔心成為家庭的負擔,心理壓力巨大,易產生負性情緒[21]。生活質量包含軀體、心理等多個方面的健康問題,提高癌癥患者生活質量是臨床干預的重要目標。而相關研究顯示[22],60%以上骨轉移疼痛患者由于疼痛癥狀控制不佳,而使得生活質量降低。本研究結果顯示,相比治療前,兩組SAS和SDS評分均降低,QLQ-C30評分增加,表明艾瑞昔布聯(lián)合唑來膦酸有助于緩解患者負面情緒,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這可能是因為聯(lián)合用藥可以更好地鎮(zhèn)痛,抑制了疼痛反應的惡性循環(huán)。
本研究還引入ET-1、NPY和PGE2作為骨轉移疼痛的療效指標。ET-1是一種強效的血管活性肽,腫瘤骨轉移過程中,ET-1被大量釋放,并使得神經元相應受體激活,進而介導疼痛的發(fā)生[23]。ET-1不但能夠誘發(fā)癌痛,還與癌痛程度密切相關[24]。NPY和PGE2均是重要的疼痛因子,其釋放增多,可引起肌肉局部反射性痙攣收縮[25]。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血清ET-1、NPY和PGE2水平低于對照組,表明艾瑞昔布聯(lián)合唑來膦酸能夠抑制ET-1、NPY和PGE2的釋放,這也反映了聯(lián)合用藥的鎮(zhèn)痛效果更好。本研究還顯示,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表明聯(lián)合用藥不會增加相關不良反應。本研究存在著一定的局限和不足,由于條件限制,納入樣本量小,統(tǒng)計分析可能會存在偏差,有待后續(xù)多中心、大樣本量研究進行驗證。
綜上,艾瑞昔布聯(lián)合唑來膦酸治療惡性腫瘤骨轉移,能夠抑制ET-1、NPY和PGE2的釋放,提高鎮(zhèn)痛效果,緩解負性情緒,改善患者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