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曉科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今天我就講講我的家。
先從我祖父輩的故事說起,我的爺爺出生在營口,從小思想獨立,好學上進。小學畢業(yè)后,曾祖父想讓爺爺帶人在家種地,過地主生活。爺爺不想,當時正趕上解放軍路過村里,爺爺自己做主,直接就跟隨部隊出發(fā)了,從此開啟另一番人生之路。
爺爺在軍中參謀處一直當參謀,不斷進步,后來參加抗美援朝,在空軍后勤部,雖一直沒過江,但子彈也曾順身邊飛過,炮彈也曾扔到江這邊來,爺爺后來右耳一直有點背,就是當時炮彈震的。爺爺參軍期間立過三等功,生死之間走過無數次。
退役后,爺爺轉業(yè)到沈陽玻璃廠工作,搞車間技術、搞統(tǒng)計、搞發(fā)明創(chuàng)造,無所不能。我還記得我小時候去爺爺廠里,滿院子的玻璃球,簡直酷斃了。但我卻不知道車間鍛造環(huán)境極其艱苦,屬于特殊工種。爺爺在廠里也是出了名的發(fā)明家,總能研究點方便工作的自動化的東西,爺爺愛好文藝、寫作、詩歌,也積極為工會分擔事務。爺爺就是這樣在工作崗位上發(fā)揚艱苦奮斗、舍己為人、開拓創(chuàng)新、永葆激情的精神,譜寫絢麗的篇章。
爺爺中年時坐車發(fā)生過事故,脊椎神經受損,整個右臂萎縮,醫(yī)生說想完全恢復很困難,但我爺爺就是有信念,每天都以超乎常人的毅力進行康復訓練,憑一己之力完全康復了。這種堅定的意志、自強自立的精神是難能可貴的,從古至今,堅毅都是人最寶貴的品質之一。
故事還沒講完,爺爺50多歲時又考上了電大,應該是當時年齡最長的學生了,也是當時為數不多的高文憑。后來又考了注冊會計師,他也是中國第一批注冊會計師。
爺爺以自己的人生路詮釋什么是活到老、學到老,直到80多歲患老年癡呆的時候,還不忘每天裁剪報紙連載文章,自己裝訂成冊。這種骨子里的品質散發(fā)著巨大的光芒。我的家人們都受益匪淺,尤其是我的父親,從小耳濡目染,傳承了爺爺的品質。
我的父親,他品德高尚、人緣超好,他心地善良,宅心仁厚。父親1974年下鄉(xiāng),吃苦耐勞,擔任知青隊長。后到工廠上班,后來擔任廠長。他始終為他人著想,辛苦付出、無私奉獻,用真心打動他人。在工作生活中,時常會有人說父親“太實惠,傻好人”,但正因為這種品質,得到眾人認可。
中國式的父親大多是不善于表達的,我父親對我沒有過多的教育批評,也沒有太多的叮囑,他一直用實際行動影響著我。
現(xiàn)在這種精神傳承到了我,這世代傳承的精神財富早已融入我的血脈里,塑造著我的容貌,淬煉著我的思想。我現(xiàn)在也是一名父親,也會時常給孩子講國家歷史、父輩精神,我相信我的孩子也會成為具有優(yōu)秀精神品質的人。
一個個小家的傳承,正是民族精神的濃縮。在爺爺、父親到我的家族血脈中,永遠有民族的基因。
作者單位:人保財險遼寧省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