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建設(shè) 何守通 王曉敏 吳從好
江蘇自動化研究所,中國·江蘇 連云港 222001
在機加工小薄板類工件(圖1~圖3)時一般采用壓板和虎鉗裝夾的夾緊方式。在加工外形時,采用壓板多次裝夾的方式進行加工,存在裝夾次數(shù)過多、勞動強度大、效率低下等問題。
圖1
圖2 (壓板壓著加工外形)
圖3 (虎鉗夾持加工臺階)
由于此裝夾方式存在的效率低下及人工勞動強度大問題,因此,我們提出利用真空吸附的加工法在一塊大板子上加工同類型的零件,創(chuàng)建了一套全新的裝夾加工工藝,并將該加工方法在其他小薄件零件生產(chǎn)中進行推廣應(yīng)用[1]。
①根據(jù)零件的大小安裝密封條,安裝過程確保密封槽內(nèi)無異物,使密封條形成一個閉環(huán),接頭處接觸緊密;密封條不能拉長安裝,要保持密封條飽滿,突出吸盤臺面0.5mm左右(以3.5mm 密封繩為例)。
②毛坯居中放在閉環(huán)的密封條上(圖4、圖5),如有必要,沿著零件的最大外圍,圍成“回”字型,更能增加密封效果。
圖4
圖5
③接通氣管,打開閥門,觀察真空負壓表,一般可用范圍為80~90kP。
④吸附時需要用手輔助按壓鋁板。
粗加工(零件底面留0.5~1mm,側(cè)面留0.3~0.5mm)→精光側(cè)面(精光側(cè)面余量為零或者負零件底面仍然留0.5~0.5mm)→精光底面粗加工(側(cè)面留余量0.01~0.03mm,精光底面底面留余量0.1~0.2mm 保證吸盤不漏真空)。
對刀時盡量在吸盤臺面上表面對刀,避免在加工過程中過切吸盤臺面,造成吸盤漏氣工件報廢。
當(dāng)采用鉆頭打孔或者用更小的銑刀3D 螺旋銑時,底面留0.2mm,下機后利用臺鉆或者手電鉆鉆通。
由于電磁吸盤可以人為地改變磁場的大小,從而改變吸力的大小,但是真空的吸盤是無法改變的,因為單位面積上收到的空氣的壓強是恒定不變的,我們只能改變面積的大小,來提高板子整體受到的空氣的壓力。
可以采用大毛坯排版加工的原則,將小零件連成片,根據(jù)零件的加工工藝,在孔或者槽的地方下定位銷(中等批量的情況下),下定位銷的地方最后加工。
針對單一小零件,可以采用在一塊大板子的邊角處挖一個小零件出來,大板子繼續(xù)為等厚度小單件備用。對于小鋁件在邊緣強度不夠的問題,采用毛坯包容刀具的原則也就是整版的小鋁件做完后四周可能要留10mm 以上的邊框這樣邊緣的小鋁件就不會飛掉了。
①大毛坯的原則——板子越大吸得越緊(單位面積上所受的空氣的壓力是恒定不變)。
②底面留余量的原則——不漏真空的原則。
③小零件連成片的原則——當(dāng)做整版小零件的時候四周要有加強邊框。
④使用小直徑刀具的原則。
⑤在通孔通槽處預(yù)裝密封條的原則。
⑥用毛坯包容刀具的原則(當(dāng)然對于大零件這個原則不適合)。
⑦高轉(zhuǎn)速快進給輕切削的原則。
⑧保持密封繩接頭處完全密封。
⑨真空發(fā)生器內(nèi)部過濾網(wǎng)以及外部消音器通暢[2]。
①臺階面的粗加工,開粗建議使用動態(tài)刀路(圖6),使切削力更加均勻。
圖6
②臺階面的精加工。
③外形粗加工:采用螺旋斜插的方式加工外形,零件底面留0.2~0.5mm,側(cè)面留0.1~0.3mm(根據(jù)實際情況而定)。
④外形精加工:精光側(cè)面余量為零,零件底面仍然留0.2~0.3mm。
⑤完成打點、鉆孔的工作。
⑥外形掉料加工:換更小刀具進行底面掉料加工(由于掉料有大有小,避免小料完全掉落使刀具受損),側(cè)面留余量0.01~0.03mm,精光底面留余量0.05mm,也可以更?。淮颂幖庸ね庑芜x擇微連加工,盡可能減少去除毛刺的工作量(圖7)[3]。
圖7
需要注意的是:針對小件掉料以及加工外形部分,可以選擇逆銑的加工策略,使掉下的余料甩到外面,避免翹起損傷工件和刀具,模擬仿真效果見圖8。
圖8
最終完成實物加工見圖9~圖10。
圖9
圖10
刀具加工參數(shù)如表1所示。
表1 刀具加工參數(shù)
利用真空吸附技術(shù),以極少的投入,確保了零件加工的穩(wěn)定可靠。針對零件不同結(jié)構(gòu)特點,確立了同厚度、不同尺寸工件相結(jié)合并列式加工的工藝方案,減少下料時間、輔助裝夾時間、綜合提高加工效率不低于100%,并在此基礎(chǔ)上摸索出一套適宜的小件真空吸附加工工藝(本例采用自研無密封真空吸盤加工,可實現(xiàn)破孔加工,故底面預(yù)留0.05mm,有繩真空吸盤可在底面預(yù)留0.1~0.2mm 左右預(y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