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寶忠
一個大黨,一個世紀。中國共產黨肩負民族復興的偉大使命從歷史的深處走來,櫛風沐雨,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百年歷程,日新又新;百年大黨,揮斥方遒。從一艘小小的紅船到今天引領中國航向的巍巍巨輪,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這是世紀之問,中國共產黨必須向世界、向中國以及廣大中國人民給出明確的、令人信服的答案。為了回答世紀之問,弄明白答案,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對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經驗作了全面系統(tǒng)深刻的總結和概括,這就是“十個堅持”[1]。這“十個堅持”是在進取中突破、于挫折中奮起、從總結中提高而積累形成的,既是總結,也是鞭策,既回答了過去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夠成功,也向全黨指明未來中國共產黨怎樣才能繼續(xù)成功。
“十個堅持”就是一幅中國共產黨篳路藍縷百年奮斗的自畫像,是中國共產黨的自我認知,是中國共產黨對自身的一次全方位深刻反思和理性審視。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有著堅定理想信念的黨,是一個有著厚重歷史傳承的黨;她還是一個有憂患意識的黨,是一個能開拓進取的黨,是一個敢于自我革命的黨;她更是一個深深植根于人民的黨,是一個善于治理的黨,是一個有充分自信的黨。認識中國共產黨、認同中國共產黨、跟隨中國共產黨就需要了解和把握中國共產黨對理想信念的高揚,對理論創(chuàng)新的堅持,對初心使命的堅守,對路線方針的選擇,對偉大精神的培育,對自身肌體的鍛造。這些都是理解中國共產黨在劈波斬浪中開拓前進,在攻堅克難中創(chuàng)造輝煌的關鍵詞和密碼。百年大黨,理想信念指方向;百年大黨,人民至上穩(wěn)立場;百年大黨,初心使命堅如磐;百年大黨,正確路線筑夢長;百年大黨,自我革命服眾望。
“十個堅持”是對2021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九個必須”的擴展和延伸,是“九個必須”的升級版,[2]是百年奮斗史的根本經驗、本質規(guī)律,是歷史啟示、是成功密碼、是政治綱領、是國之大者?!笆畟€堅持”蘊含著豐富的政治邏輯、理論邏輯、價值邏輯和實踐邏輯。堅持黨的領導、堅持自我革命屬于政治邏輯范疇,政治邏輯就是自我定位;堅持理論創(chuàng)新、堅持統(tǒng)一戰(zhàn)線屬于理論邏輯范疇,理論邏輯明確黨的性質;堅持人民至上、堅持胸懷天下屬于價值邏輯范疇,價值邏輯體現(xiàn)黨的追求;堅持獨立自主、堅持中國道路、堅持開拓創(chuàng)新、堅持敢于斗爭屬于實踐邏輯范疇,實踐邏輯就是黨的行動擔當。政治邏輯是根本邏輯,理論邏輯貫穿于政治邏輯、價值邏輯和實踐邏輯之中,價值邏輯寓于理論邏輯之中又自成體系,實踐邏輯是政治邏輯、理論邏輯、價值邏輯的最終指向和落腳點。這四個邏輯之間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構成了一個嚴密的有機整體。
在中國共產黨的話語體系中,政治就是統(tǒng)帥,就是靈魂,就是大局。從政治的角度看問題,就是要把握住根本性、原則性、方向性的重大問題。百年征程,堅持黨的領導,堅持自我革命,就是典型的政治邏輯。
堅持黨的領導是首要的政治邏輯。黨的領導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帶領,中國共產黨始終靠前指揮,強調“跟我上”;二是引導,包括思想引導、方向引導等方面,確保少走彎路,不走死路,更不走邪路。近代以來,為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偉大夢想,無數(shù)仁人志士前赴后繼,不同的階級登上歷史舞臺。但不管是農民階級、資產階級改良派還是資產階級革命派,都無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無法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走到了歷史前臺,領導了波瀾壯闊的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yè)。在百年征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明確自己的初心使命和歷史責任,始終站在時代的潮頭,勇于擔當,善于擔當,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不懈奮斗、英勇犧牲,引領時代不斷前進。正是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才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這些偉大成就的取得,進一步厚植了黨的領導根基,賦予黨的領導以歷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今天,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不是自封的,而是歷史形成的,不僅是歷史的選擇,還是人民的選擇,更是時代的選擇。在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引領時代進步,才能推進社會發(fā)展,才能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更要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xié)調各方的作用,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不動搖,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充分發(fā)揮黨的領導政治優(yōu)勢,把黨的領導落實到黨和國家事業(yè)各領域各方面各環(huán)節(jié),這一點要始終堅定不移、絕不含糊。這是最核心的政治要求,是最根本的政治邏輯。
堅持自我革命是另一重要政治邏輯。堅持自我革命與堅持黨的領導緊密相連:堅持自我革命是確保黨的全面領導不動搖的內在要求;不堅持自我革命,堅持黨的領導就缺乏合理的前提,就缺乏持續(xù)性。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保持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這兩個先鋒隊的性質,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堅強領導核心,始終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必須堅持自我革命。自我革命就是刀刃向內,向自己開刀,敢于刮骨療毒,不斷清除一切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毒,始終保持黨走在時代前列,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確保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只有堅持自我革命,才能贏得黨心、軍心、民心,才能確保政治立場的堅定、政治道路的堅守、政治方向的正確。百年征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對黨員干部的腐敗行為絕不姑息,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更是對腐敗行為采取高壓態(tài)勢,“打虎”“獵狐”“拍蠅”三管齊下,全面推進,堅持反腐敗無禁區(qū)、全覆蓋、零容忍。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區(qū)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是中國共產黨人最鮮明的政治品格和內在基因。只有堅持自我革命,才能為堅持黨的領導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堅持黨的領導是在不斷自我革命中淬煉而成、一以貫之的。堅持自我革命必須體現(xiàn)在黨自身發(fā)展和黨治國理政的全過程,這一點也要始終堅定不移,絕不含糊。
在中國共產黨的話語體系中,特別強調理論的重要性,強調理論武裝,既武裝自己,也武裝廣大人民群眾。百年征程,堅持理論創(chuàng)新,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指導中國的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yè),堅持統(tǒng)一戰(zhàn)線,用統(tǒng)一戰(zhàn)線理論來武裝全黨全民族,團結帶領各民族、各黨派推進中國的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yè),就是典型的理論邏輯。
堅持理論創(chuàng)新是中國共產黨最根本的理論邏輯。我們需要從時間的縱向之維來看這一理論邏輯。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行動,沒有建設的理論就不會有建設的推進,沒有改革的理論就不會有改革的突破,沒有復興的理論就不會有復興的實現(xiàn)。中國共產黨是以先進理論來武裝和指導的政黨,這一先進理論就是馬克思主義,但是馬克思主義不是一成不變的、僵化的教條,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理論,是不斷發(fā)展的開放的理論,必須隨著實踐的發(fā)展而不斷發(fā)展,必須中國化、時代化。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領導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開拓中完成中國其他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根本就在于堅持理論創(chuàng)新,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中國共產黨在早期之所以出現(xiàn)各種失誤和挫折,根本原因在于幼年的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理論“教條化”,既割裂了主觀與客觀、認識與實踐的關系,更割裂了普遍與特殊、一般與個別的關系,沒有考慮到中國的特殊國情,沒有認清楚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創(chuàng)立的毛澤東思想,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為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指明了正確方向,實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一次偉大飛躍;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進一步同中國具體實際進行結合, 毛澤東思想進一步豐富和發(fā)展,推進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yè);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再次實現(xiàn)偉大飛躍,鄧小平理論的創(chuàng)立、“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的形成,賦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鮮明的理論表征,開創(chuàng)、推進和發(fā)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創(chuàng)立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推動黨和國家事業(yè)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fā)生了歷史性變革,實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偉大飛躍。百年征程,理論創(chuàng)新從未間斷,并賦予理論以新的時代特征和強大偉力,這是中國共產黨不斷取得勝利、輝煌和偉大飛躍的重要保證。
堅持統(tǒng)一戰(zhàn)線是另一重要理論邏輯。我們需要從空間的橫向之維來看這一理論邏輯。中國共產黨特別重視戰(zhàn)略和策略,始終站在民族的高度、國家的高度去考慮問題,以國家利益為重,執(zhí)民族之大義,強調民族大團結、民眾大聯(lián)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促進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和諧。堅持統(tǒng)一戰(zhàn)線,建立最廣泛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這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也是黨執(zhí)政興國、不斷取得勝利與輝煌的重要法寶。在中國革命的發(fā)展過程中,中國共產黨深刻認識到:一方面,近代以來的中國社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的社會結構是兩頭小中間大,兩頭分別是無產階級和地主大資產階級,這兩個階級都只占少數(shù),中間是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以及其他中間階級,這就是廣大的人民,必須團結廣大的人民。中國共產黨是無產階級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革命力量要戰(zhàn)勝作為地主階級和官僚資產階級集中代表的國民黨所領導的強大的反革命力量,必須建立廣泛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贏得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以及其他中間階級的廣泛支持,努力把廣大人民緊緊團結在自己的周圍,形成最大合力;另一方面,中國革命具有長期性和殘酷性,諸多矛盾相互交織,各階級利益訴求不同,中國共產黨可以利用這些矛盾并充分考慮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以及其他中間階級的利益從而建立和發(fā)展統(tǒng)一戰(zhàn)線。在百年征程中,隨著不同階段矛盾的不同、階級的變化,中國共產黨共提出了五次統(tǒng)一戰(zhàn)線策略,分別是國民革命聯(lián)合戰(zhàn)線、工農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和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不同歷史時期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任務不同、內容有別、特點也不一樣,統(tǒng)一戰(zhàn)線理論也不斷豐富和發(fā)展。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強調要不斷鞏固和發(fā)展各民族大團結、全國人民大團結、全體中華兒女大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其范圍也擴大為: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tǒng)一和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愛國者。鞏固和發(fā)展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有利于把中華兒女廣泛團結起來,聚合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在中國共產黨的話語體系中,始終強調價值導向、價值追求和價值旨歸,這種價值邏輯又來源于黨的理論邏輯,從黨的理論邏輯派生而來。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人民性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屬性,所以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人民至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xiàn)共產主義,中國共產黨始終站在人類命運的高度去思考問題,所以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胸懷天下。百年征程,堅持人民至上,始終牢記“依靠誰”“為了誰”,堅持為人民而發(fā)展、依靠人民而發(fā)展、由人民共享發(fā)展成果,矢志“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堅持胸懷天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世界人民謀大同、謀利益,就是中國共產黨的價值邏輯。
堅持人民至上,是中國共產黨對內的價值邏輯。中國共產黨一開始就在自己的綱領文件中開宗明義確立了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從而奠定了我們黨的前進方向和基石。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人民的立場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立場,站穩(wěn)人民立場就要堅持人民至上,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內在要求。中國共產黨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邏輯,體現(xiàn)在三個層面:一是初心和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奮勇向前的根本動力;二是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堅持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fā),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fā),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完全地為人民無私奉獻,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大我情懷;三是黨的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yōu)槿罕姷淖杂X行動,黨的群眾路線包含著共產黨人的群眾觀點、行動思維和基本目標,最終實現(xiàn)黨和廣大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協(xié)同一致。
堅持胸懷天下,是中國共產黨對外的價值邏輯。這種對外的價值邏輯可以從兩個維度去看:一是馬克思主義的價值訴求。馬克思主義始終關注全人類的解放,關心全人類的命運,強調要建立自由人的聯(lián)合體。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自然要秉承這樣的價值理念、人類情懷;二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文化基因。中國古人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講“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中國古人還講“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達則兼濟天下”。中華文化有一個圈層結構,由內向外分別是中原、華夏、夷狄、四海、四荒,四荒就是天下。所以中華文化中蘊含著一種天下情懷,這是中華文化當中很重要的優(yōu)秀基因。作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忠實傳承者,中國共產黨將這種天下情懷深深融入自己的血脈和骨髓。正因為如此,中國共產黨始終以世界眼光關注人類的前途命運,始終以文明的視角推進世界歷史前進的文明進程,始終站在歷史正確和人類進步的一邊,既通過維護世界和平發(fā)展自己,又通過自身發(fā)展維護世界和平。
在中國共產黨的話語體系中,更加注重行動思維、行動導向和行動實施,把“知”和“行”統(tǒng)一起來。行動就是實踐。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把實踐提到第一的地位,強調實踐的重要性。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實踐就是第一和基本的立場。百年征程,中國共產黨從自身實際和中國實際出發(fā),堅持獨立自主,堅持中國道路,堅持開拓創(chuàng)新,堅持敢于斗爭,構建并形成了中國共產黨的實踐邏輯。
堅持獨立自主是中國共產黨最為重要的實踐邏輯。獨立自主就是不受外來任何力量干涉、控制、支配,自己行使主權,有自己獨特的理解問題、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對于中華民族來說,獨立自主是中華民族精神之魂;對于中國共產黨來說,獨立自主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原則。不僅如此,獨立自主更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一項重要實踐活動。早在上世紀30年代,毛澤東同志在《反對本本主義》一文中就強調獨立自主的重要性,明確指出“中國革命斗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情況”。獨立自主是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的三個基本方面之一。中國革命之所以出現(xiàn)第五次反“圍剿”失利那樣巨大的失誤和挫折,根本就在于沒有堅持獨立自主,而是完全把共產國際決議和蘇聯(lián)經驗“神圣化”。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fā)、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道路問題,最終取得了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此后,中國共產黨堅持獨立自主,不斷探索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道路,最終走出了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走自己的路,把中國發(fā)展進步的命運始終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對堅持獨立自主這一實踐邏輯的自信自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更要堅持中國的事情必須由中國人民自己作主張、自己來處理,絕不接受任何國家、任何組織、任何力量“教師爺”般頤指氣使的說教!這是中國共產黨永不改變的實踐邏輯。
堅持中國道路是基于堅持獨立自主而形成的中國共產黨人的實踐邏輯。堅持中國道路離不開堅持獨立自主,堅持獨立自主必然要求堅持中國道路,二者緊密相連。百年征程就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實踐,就是道路選擇、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國實際的正確道路的過程。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展開了偉大的革命實踐,走出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特色革命道路;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展開了偉大的建設實踐,探索了中國特色建設道路;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展開了偉大的改革開放實踐,走出了中國特色改革開放道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展開了偉大的復興追夢實踐,走出了中國式現(xiàn)代化道路,創(chuàng)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今天的中國共產黨,堅定不移地走歷經幾代中國共產黨人艱難探索、開創(chuàng)的唯一正確的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久久為功,最終必將實現(xiàn)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這一目標。
堅持開拓創(chuàng)新,伴隨著獨立自主解決自身問題的全過程,伴隨著道路選擇的全過程。革故鼎新、與時俱進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基本思想理念,是中國人的重要精神傳承。中國共產黨傳承了這一基本思想理念和重要文化基因,并體現(xiàn)在百年奮斗過程中。唯物辯證法也告訴我們,事物的矛盾運動推動了事物的變化和發(fā)展,推動了舊事物的消亡和新事物的產生,推動事物由量變到質變。無論是從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發(fā)展和唯物辯證法的實質來看,都內在地要求我們要做到開拓創(chuàng)新。開拓創(chuàng)新需要走出精神的桎梏、思維的掣肘、體制的障礙、舊規(guī)則的束縛,這就要在前進中突破,在突破中前進。中國共產黨正是秉持著開拓創(chuàng)新、敢為天下先的實踐邏輯,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yè)螺旋式上升,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迎來了一個又一個飛躍,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走出了前人沒有走出的新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需要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披荊斬棘、上下求索、奮力開拓、銳意進取,需要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永不僵化、永不停滯,將現(xiàn)在與過去鏈接,從現(xiàn)在直抵未來。
堅持敢于斗爭,內嵌于獨立自主解決自身問題的各階段、各領域、各層面,也內嵌于道路選擇的全過程。馬克思主義認為,矛盾是事物聯(lián)系的實質內容和事物發(fā)展的根本動力,矛盾在斗爭中發(fā)展,也在斗爭中得到解決。社會是在矛盾運動中前進的,有矛盾就會有斗爭。人類社會數(shù)千年的發(fā)展歷史是這樣,世界社會主義五百余年的演進歷史是這樣,中國共產黨一百年的奮斗歷史同樣是這樣,當今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實踐歷程更是這樣。在百年征程的不同時期、不同階段,中國共產黨要完成不同的任務,解決不同的矛盾和問題,這就要采取不同的斗爭策略、斗爭步驟和斗爭行動。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根據(jù)形勢變化及時調整斗爭策略,勇于戰(zhàn)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風險和挑戰(zhàn),這就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使命意識。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敢于同強大的敵人作斗爭;在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又同各種敵特壞分子作斗爭,敢于同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主義勢力戰(zhàn)斗;今天,中國共產黨更是同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作堅決斗爭。在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中,為了人民、國家、民族,中國共產黨總是善于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戰(zhàn)勝一切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zhàn)。斗爭,失敗,再斗爭,再失敗,再斗爭,直至勝利,這就是中國共產黨的實踐邏輯,無論過去、現(xiàn)在還是未來,中國共產黨始終都遵循這一實踐邏輯。
黨的歷史不是冷冰冰的過往,而是有溫度的存在。翻開中國共產黨厚重的歷史,你會找到初心,你會發(fā)現(xiàn)真理,你會充滿希望。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成功經驗傳承好、發(fā)揚好,這是中國共產黨百年來始終不渝的追求。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既是歷史的考題,更是時代的考題。這道考題需要我們去用心思考、回眸、駐足。思考不是為了自我標榜,而是為了篤定前行;回眸不是為了留戀過往,而是為了守望初心;駐足不是為了停滯不前,而是為了重整行裝。為了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明天,為了開啟更輝煌的未來,前行的路上需要深情回眸百年崢嶸,深入探究成功之道。凡是過往,皆為序章。革命先驅李大釗同志曾經說過:“無限的過去都以現(xiàn)在為歸宿,無限的未來都以現(xiàn)在為淵源”。不論昨天我們經歷過多少磨難,取得過多少成就,都是為了開啟一個更美好的明天。我們要堅持唯物史觀和正確黨史觀,篤定理想信念,高揚信仰旗幟,秉承歷史使命,謀求人民幸福,在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中乘風破浪、直掛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