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燦
行宮門外陌銅駝,
兩畔分栽此最多。
欲到清秋近時節(jié),
爭開金蕊向關(guān)河。
層樓寄恨飄珠箔,
駿馬憐香撼玉珂。
愁殺江湖隨計(jì)者,
年年為爾剩奔波。
——唐·羅鄴《槐花》
這首詩描寫了槐花開放時的盛況,卻是有人歡喜有人愁。槐花樹在行宮門外陌銅駝這個地方,道路兩旁栽種的最多,等到臨近秋天的時候,槐花那金黃色的花蕊朝向護(hù)城河爭相開放。那些在皇宮高樓里的人們看到這美景卻無法出宮游玩,只能透過珠簾投來嫉妒的目光。馬棚里的駿馬也被這槐花的香氣吸引,變得躁動不安,仿佛要把馬嚼子掙開一般。四方各地趕赴科舉考試的學(xué)子們極為憂愁,年年到槐花開放的時節(jié),他們卻只能為前程奔波在旅途中??!
槐樹是我國古老的樹種之一,《山海經(jīng)》中就有“首山其木多槐,條谷之山,其木多槐”的記載。在古代,國槐是宮中必栽之樹,又稱“宮槐”。而古代宮苑中的槐樹,如今已是常見的植物,夏季的槐樹不僅能為我們帶來綠樹陰涼,清香的槐花也給我們帶來物質(zhì)和精神上的雙重享受。
槐花未開放時采收其花蕾,稱為“槐米”;花開放時采收,稱為“槐花”。《本草綱目》對槐花的記載:“花未開時,炒過煎水,染黃甚鮮?!薄拔撮_時采收,陳久者良,入藥炒用,炒香頻嚼,治失音及喉痹,又療吐血衄血,崩中漏下。”《醫(yī)林纂要》還認(rèn)為,槐花有“泄肺逆、瀉心火、清肝火、堅(jiān)腎水”的功效,對其評價頗高。中醫(yī)學(xué)認(rèn)為槐花性味涼苦,有涼血止血、清肝瀉火的功效。可用于肝熱目赤、血痢崩漏、痔血衄血、潰瘍性結(jié)腸炎等疾病,也是治療痔瘡的常用藥物。
槐花不僅有較好的觀賞價值,花期來臨時一串串槐花綴滿枝頭,散發(fā)出淡淡、素雅的清香,沁人心脾,還有十分重要的食用藥用價值,老百姓親切地稱它為“救命樹”。因其在過去物資匱乏的年代里,青黃不接時,槐花、槐葉是救命的口糧,尤其在歉收的年景,幫助先輩們度過了饑荒?;被ㄊ秤梅椒ㄝ^多,可做糕、粥、湯、拌菜、燜飯等,是很多巧婦的拿手食材。以下介紹幾則常見做法,可供參考。
材料:鮮槐花150 克,雞蛋3個,香蔥、鹽、花生油各適量。
做法:把槐花摘干凈,去除葉子,用清水洗凈;然后用開水煮開,燙熟后過涼,把槐花中的水分攥凈。香蔥洗凈,切成蔥花。雞蛋打入盆中,盆中倒入槐花,把槐花和雞蛋攪拌均勻,加入蔥花和鹽調(diào)味。炒鍋燒熱,加入花生油,放入槐花蛋液進(jìn)行炒制,慢慢加熱至蛋熟即可。
功用:本藥膳具有清肝瀉火、涼血止血的功效。適合肝火旺盛所致的頭目赤痛、咽喉腫痛、痔瘡出血、高血壓、糖尿病人群食用。
材料:干槐花9 朵,蜂蜜適量。
做法:將槐花放入玻璃杯中,開水沖泡,等待約5 分鐘,加入適量蜂蜜調(diào)味,即可品飲。
功用:本藥茶具有清熱潤燥、涼血止血的作用。適合有目赤咽痛、痔瘡出血等癥狀的人群飲用。
材料:槐花15 克,白茅根15克,糯米150 克,白糖適量。
做法:槐花、白茅根洗凈,放入鍋中,加水煎煮30 分鐘,去渣取汁。糯米淘洗干凈,與湯汁混合熬煮成粥,加白糖調(diào)味即可。
功用:本藥粥具有清熱涼血、止血消腫的功效。適合血熱引起輕微牙齦出血、口腔潰瘍、痔瘡出血的人群食用。
材料:槐花300 克,豬肉300克,面粉600 克,蔥、姜、鹽等各種佐料適量。
做法:將槐花洗凈,稍汆燙,撈出瀝水;豬肉剁餡,蔥姜剁碎;將槐花和肉餡混合,加入生抽、花生油、鹽、料酒、香油各適量,拌勻;取餃子皮,包入餡料,捏緊收口。鍋中燒開水,下入餃子,用炒勺順鍋邊攪動餃子,以防粘鍋,蓋上鍋蓋,大火煮沸,添1 小碗冷水,繼續(xù)蓋鍋蓋煮,共添3次冷水,見水餃表皮鼓起、有彈性,即可關(guān)火出鍋。
功用:本藥點(diǎn)具有清肝健脾的功效。適合肝火目赤、脾虛體倦等人群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