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荷荷 姜明歡 彭莉蓉 聶曉靜 王金萍 馬莉 夏麗
1西安市中心醫(yī)院藥劑科,西安 710003;2西安交通大學藥品安全與政策研究中心,西安 710061
慢性腎臟?。╟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具有高患病率和高病死率的全球性公共衛(wèi)生問題[1]。中國CKD的患病率為10.8%,影響約1.2億人,并隨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脂血癥患病率的增加而呈增長趨勢[2]。1990—2016年,全球CKD病死率增加了98%,達120萬[3]。CKD不僅是終末期腎臟病的高危因素,也是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的高危因素。無論是否接受腎臟替代治療,CKD患者通常伴有多種并發(fā)癥和合并癥,藥物治療方案復雜多樣,不可避免地影響患者的服藥依從性[4]。研究顯示,CKD非透析患者服藥不依從現(xiàn)象普遍,占17.4%~53.0%[5-6],嚴重影響患者生命質(zhì)量和臨床結(jié)局[7]?;颊叻幰缽男钥墒艿蕉喾N因素影響,包括藥物因素、患者自身因素和社會因素等[8]。目前,國內(nèi)對CKD非透析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因素研究尚不足。本研究旨在調(diào)查CKD非透析患者服藥依從性現(xiàn)狀,進而分析其影響因素,以期為醫(yī)務人員針對服藥依從性行為制定有效干預措施提供參考。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西安市中心醫(yī)院收治的CKD非透析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年齡≥18歲;符合CKD診斷標準,且未接受透析治療;服用1種或多種藥物至少3個月;意識清楚;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具有精神、智力障礙或無法進行有效溝通者;合并急性并發(fā)癥,如急性心力衰竭、嚴重感染和其他重要器官功能衰竭者。采用樣本含量公式估算樣本量:n=,n為最小樣本量,α為檢驗水準,P為CKD非透析患者服藥不依從比率的估計值,δ為容錯誤差[9]。α取值0.05,則μα/2=1.96;P估計為40%,則δ=0.15p,經(jīng)計算研究所需最小樣本量為256。
本研究經(jīng)西安市中心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審查委員會批準(LW-2021-001),研究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2.1、調(diào)查工具 ⑴一般資料調(diào)查表。本研究組依據(jù)患者社會人口信息及臨床特征自制調(diào)查表,涉及年齡、性別、CKD分期、服藥種數(shù)及醫(yī)療支付方式等10項資料,由腎病科和內(nèi)分泌科醫(yī)療及護理專家審核修訂后使用。⑵服藥依從 性 量 表[10](8-Item Morisky Medication Adherence Scale,MMAS-8):由8個條目組成,滿分為8分,總分8分提示高依從性,≥6~<8分提示中等依從性,<6分提示低依從性。Yang等[11]對量表進行漢化并驗證,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556,重測信度為0.729。⑶服藥信念量表[12](Beliefs about Medicines Questionnaire,BMQ):包括服藥信念特異性量表(BMQ-Specific)和普適性量表(BMQ-General)兩部分,分別用于評估患者特異性信念和一般信念。本研究中僅使用BMQ-Specific。BMQ-Specific可分為服藥必要性和服藥顧慮2個亞量表,每個亞量表由5個條目組成,采用Likert 5級記分,從“非常不同意”至“非常同意”依次記1~5分。各亞量表總分為5~25分,15分作為高低必要性或顧慮的分界線,具有高必要性和低顧慮評分的為接受組,高必要性和高顧慮評分的為矛盾組,低必要性和高顧慮評分的為懷疑組,低必要性和低顧慮評分的為冷漠組。本研究組前期對BMQ-Specific進行漢化[13],并在CKD非透析患者中驗證,必要性和顧慮亞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分別為0.826和0.820,重測信度分別為0.784和0.732。⑷多維領悟社會支持 量 表[14](Multidimensional Scale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MSPSS):由家庭、朋友和重要他人支持3個亞量表組成,每個亞量表包含4個條目,采用7點記分法,從“非常不同意”至“非常同意”依次記1~7分,總分為12~84分,得分12~36分為低支持狀態(tài),>36~60分為中支持狀態(tài),>60~84分為高支持狀態(tài)。中文版MSPSS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950,重測信度為0.910[15]。⑸醫(yī)院焦慮抑郁量表[16](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由焦慮和抑郁2個亞量表組成,每個亞量表包含7個條目,采用4點記分法(0~3分),各亞量表總分為0~21分,得分0~7分為無癥狀,>7~10分為可疑存在,>10~21分為肯定存在。中文版HADS的Cronbach"s α系 數(shù) 為0.850,重 測 信 度 為0.900[17]。
2.2、資料收集方法 由經(jīng)過培訓的護士或藥師對符合標準的門診及住院患者告知研究目的、內(nèi)容,經(jīng)患者同意后,采取面對面的方式對患者進行問卷調(diào)查。所有問卷當場收回并核驗,對漏填、錯填及時補充糾正,保證問卷的完整性。最終發(fā)放調(diào)查問卷368份,回收有效問卷342份,有效回收率為92.93%,樣本量可滿足本研究所需。
應用Excel軟件對收集的數(shù)據(jù)進行雙人錄入,采用SPSS 24.0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值±標準差(±s)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頻數(shù)和構(gòu)成比(%)表示,組間差異采用單因素χ2檢驗。Spearman相關分析用于考察CKD非透析患者服藥信念、社會支持、焦慮及抑郁狀態(tài)與服藥依從性的關系。多因素分析用于確定CKD非透析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因素。P<0.05認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jīng)MMAS-8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服藥依從性評分為(6.02±1.54)分,最高得分8.00分,最低得分1.25分;低依從性患者141例(41.23%),中/高依從性患者201例(58.77%),高依從性(嚴格遵囑服藥)患者僅45例(13.16%),依從性現(xiàn)狀不理想。常見不依從行為主要表現(xiàn)為漏服、錯服、重復用藥、間斷服藥、癥狀趨于改善后自行停藥或減量。
收集的342例患者中,男性185例(54.09%),女性157例(45.91%),年齡(63.6±24.7)歲。不同CKD分期、病程、醫(yī)保支付方式、服藥種數(shù)、藥品不良反應經(jīng)歷、服藥信念、社會支持、焦慮及抑郁狀態(tài)的CKD非透析患者服藥依從性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CKD非透析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單因素分析[例(%)]
342例患者的服藥必要性信念、社會支持與服藥依從性呈正相關(均P<0.01),服藥顧慮信念、焦慮、抑郁與服藥依從性呈負相關(均P<0.01),見表2。
表2 342例慢性腎臟病非透析患者服藥依從性的相關性分析
以患者服藥依從性為因變量(低依從性賦值“0”、中及高依從性賦值“1”),對單因素分析中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因變量納入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顯示,服藥種數(shù)、CKD分期、藥物不良反應經(jīng)歷、服藥信念、社會支持、焦慮及抑郁是CKD非透析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因素(均P<0.05)。見表3。
表3 342例CKD非透析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因素分析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CKD非透析患者服藥依從性現(xiàn)狀不理想,41.23%的患者依從性低,嚴格遵囑服藥的患者僅占13.16%,與國外研究結(jié)果一致[5-6]。良好的服藥依從性是控制疾病癥狀、減少并發(fā)癥及延緩疾病進展的關鍵。CKD患者每日需服用多種藥物以控制并發(fā)癥或合并癥,如降壓藥、降糖藥、保腎藥、鐵劑、鈣磷結(jié)合劑、擬鈣劑等,每日最多服用20種藥物,與艾滋病或嚴重心血管疾病患者服藥種數(shù)相當[18]。如此高的服藥種數(shù)不可避免地增加患者服藥依從性相關問題。然而,低依從性的CKD患者更有可能發(fā)生疾病進展,導致非計劃住院率和病死率增加[19]。因此,醫(yī)務人員應高度重視CKD非透析患者的服藥依從性,制定有效干預措施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服藥依從性現(xiàn)狀。
⑴疾病與藥物因素。①CKD分期:隨著腎臟功能的惡化,服藥依從性下降程度增加,該結(jié)論與Schmitt等[20]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CKD患者可能因疾病進展和藥物長期影響而承受巨大的心理負擔。在許多CKD5期患者中,藥物治療并不能顯著改善癥狀,服藥的必要性往往被認為無關緊要,導致不依從性行為增加。②服藥種數(shù):服用5種及以上藥物的患者依從性普遍偏低。服藥種數(shù)始終是慢病患者服藥依從性的決定因素[18]。CKD患者藥物治療方案復雜多樣,常涉及降壓藥、降糖藥、保腎藥、促造血藥、骨礦物質(zhì)代謝藥及心腦血管藥物等,各種藥物不同的用藥時間、給藥劑量、頻次容易混淆,顯著增加患者自我管理難度,直接影響服藥依從性。③藥物不良反應經(jīng)歷:發(fā)生過藥物不良反應的患者,服藥依從性水平較低。在CKD患者中,高鉀血癥、Q-T間期延長和出血事件是與藥物治療相關的最常見不良反應[21],且CKD對藥代動力學及藥效學的影響會進一步增加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的可能性[22]。具有藥物不良反應經(jīng)歷的CKD患者通常會對藥物治療產(chǎn)生恐懼心理,引發(fā)一系列停藥或減量等不依從行為,隨之而來的是治療失敗或病情惡化。⑵社會與患者自身因素。①社會支持:CKD非透析患者服藥依從性與感知社會支持呈正相關,社會支持水平越高,服藥依從性越好。CKD患者必須面對生活和行為方式的改變,應對終身藥物治療、病情進展及透析前準備的恐懼心理。家人、朋友及同事的支持能幫助患者表達情緒、分享疾病經(jīng)歷、提高心理健康感知、樹立藥物治療信心,對改善CKD患者生活質(zhì)量和服藥依從性具有積極作用[23-24]。②服藥信念:CKD非透析患者高依從性與服藥高必要性及低顧慮相關;接受組的服藥依從性顯著高于矛盾組、懷疑組和冷漠組。研究發(fā)現(xiàn),CKD患者對藥物治療的態(tài)度普遍消極,如過度擔心藥物的有效性、依賴性、不良反應、相互作用及長期毒性,這些不良認知和負性信念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服藥不依從。腎病科醫(yī)務人員應承擔梳理、精簡藥品數(shù)量的責任,積極開展線上加及線下腎病健康科普宣教[23-24],幫助CKD患者樹立正確服藥信念和保持積極治療態(tài)度。研究證實,健康意識水平較高的CKD患者更有可能對藥物治療持有必要性信念,從而對長期堅持服藥產(chǎn)生積極影響[25]。③焦慮與抑郁:CKD非透析患者服藥依從性與焦慮或抑郁呈負相關,焦慮或抑郁越重,服藥依從性越低。焦慮和/或抑郁的心理困擾可與CKD并存,如被忽視可影響患者預后,甚至增加死亡風險[26]。在生活環(huán)境、疾病負擔及各種社會因素的影響下,CKD患者焦慮和/或抑郁狀態(tài)可發(fā)生巨大波動,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持續(xù)存在。伴有焦慮和/或抑郁的CKD患者將面臨更高的醫(yī)院就診率和藥物處方數(shù)量,無形中增加了患者的經(jīng)濟壓力和藥物負擔,而更有可能做出有意不依從的決定[27]。
綜上所述,目前CKD非透析患者服藥依從性仍較低,服藥種數(shù)、CKD分期、藥物不良反應經(jīng)歷、服藥信念、社會支持、焦慮及抑郁是影響CKD非透析患者服藥依從性的關鍵因素。醫(yī)務人員應根據(jù)以上影響因素有針對性地采取干預措施,如簡化藥物、解除不良反應顧慮、加強服藥必要性信念、建立信任與同理心、提示家人關懷、開展心理健康宣教等,以實現(xiàn)患者服藥自我管理,從而提高CKD非透析患者服藥依從性,最終延緩CKD進展。
作者貢獻聲明研究設計為白荷荷、彭莉蓉,研究實施為聶曉靜、王金萍,資料收集為馬莉、夏麗,論文撰寫為白荷荷,論文修訂為姜明歡、彭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