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誠
“我們不喜歡家庭裝,我們不喜歡用也用不完的瓶瓶罐罐,剩下的只有浪費……我們的人生熱愛小巧玲瓏的小瓶小罐小袋兒們,我們可以帶著它們自由地奔波,用完一件小物的同時有巨大的快感與成就感。主題歌:‘不用那么多,只用一點點,別人東西都長霉,我的很新鮮’。”
這是豆瓣小組“我們就愛買小樣”的簡介。這個創(chuàng)建于2008年的小組,對于00后辛萱而言,有些古早,但這段簡介,卻道出了她對各種護膚品、化妝品小樣的喜愛之由。
00后辛萱目前讀大學四年級,在她的書桌上,沒有幾件正裝的化妝品,但拉開書桌抽屜,你能看見各種各樣的小樣,從包含早C晚A在內(nèi)的各種護膚品,到各種色號的口紅、拼色裝的眼影和遮瑕,再到各大熱門品牌的香水……“你別看麻雀雖小,熱門的護膚品和化妝品,我基本上都有?!闭f起自己的這一大堆小樣,辛萱不無得意,“這里有一部分是從各大品牌‘薅’來的,也有我自己從小樣店鋪淘來的,還有從二手電商平臺收的?!?/p>
像辛萱這樣熱衷于小樣的年輕人很多,在各大社交平臺都能看見他們的“身影”。
小紅書上,僅僅是“口紅小樣”這一細分話題下的筆記都多達7萬篇,“香水小樣”話題下的筆記更是多達24萬篇,其中不乏“我覺得小樣真的巨方便,不僅方便攜帶,而且新鮮感過去了也不會覺得浪費”“我看看哪個大冤種還在買正裝香水?”“精打細算不丟人!花小錢一樣用大牌”等;在微博上,“化妝品小樣”的話題下則有14.2萬閱讀,而“香水小樣”話題下有超4000的討論和超200萬的閱讀。
28歲的陳影就是從這些社交平臺上認識了不少“姐妹”,加入了不少“小樣分享群”,最初,她只是想“先試試小樣,好用再入正裝”,結(jié)果卻發(fā)現(xiàn)買小樣“更不用心疼錢”。
“有時候群里大家會分享自己常買的店鋪,也會有姐妹是在各種活動時買了正裝,轉(zhuǎn)手把贈品小樣便宜賣出,還會有互相換小樣的。”陳影最愛買的是香水小樣,“護膚品和化妝品其實還算是我的長期消耗品,但香水確實一大瓶可以用好久,買小樣的話既可以集齊更多香型,也不必擔心用不完?!?/p>
小紅書上關于化妝品小樣的筆記很多
消費端的熱情難掩,便有不少人打起了這個算盤。
“其實最初主要還是個人店鋪和二手平臺交易,這一類貨源主要是代購或品牌柜姐手中余留的大量贈品,或者是個人閑置的一些贈品。后來慢慢變成了規(guī)模化的生意,逐漸就衍生出了一大批專賣小樣的電商店鋪,甚至有人把正裝分成小瓶裝售賣?!庇谏荷捍饲霸谝患颐缞y電商店鋪兼職做客服,她所在的美妝店鋪也曾嘗試過單獨售賣小樣,“我們當時是在我們自己的客戶微信群里售賣,真的比想象中好賣多了,我們庫存量不大,都是平時品牌方供貨配的一些贈品或者禮盒裝拆散后留下的小樣,但是全都是一報價就立即被搶走?!?/p>
如于珊珊所說,目前在各大電商平臺和二手平臺,已經(jīng)有很多擁有固定粉絲的賣家。
電腦報注意到,在電商平臺,有不少專門賣小樣的個人店鋪已有超20萬的訂閱數(shù),在這些小樣專賣店里,包含的品類有香水、遮瑕膏、口紅、散粉妝前乳等等,售價則多在9.9~50元之間,鮮少有超過100元的。其中還有一家名字就帶有“國內(nèi)專柜小樣”字樣的店鋪,目前已經(jīng)有近80萬的訂閱數(shù),而其商品名大多為“四個等于一個正裝”“小小一塊足夠用”等,目前店內(nèi)銷量最好的“六個等于正裝”的蘭蔻粉底液小樣,月銷量達到7000件。
這門生意如此火爆且有利可圖,引得不少品牌官方也下場做起了小樣生意。
歐萊雅甚至開設了“歐萊雅集團小美盒旗艦店”,將其旗下的各品牌小樣組合成禮盒裝銷售,其中包含HR赫蓮娜、蘭蔻、科顏氏等品牌,禮盒類目繁多。其他推出單獨的小樣產(chǎn)品售賣的還有SK-II、HR赫蓮娜和Whoo等品牌,其中蘭蔻的“明星產(chǎn)品體驗裝”售價25元,月銷量達到20萬。只不過,官方旗艦店推出的小樣僅限于會員購買,對消費者來說選擇性不多。
美妝集合店內(nèi)的小樣
事實上,近幾年來,各大電商平臺也在推試用活動——只不過于平臺而言,這更多是為了給入駐品牌招募新用戶體驗。
而另一邊,包括話梅、調(diào)色盤在內(nèi)的各大美妝集合店走紅,很大程度上也正是有賴于小樣經(jīng)濟的興起——正如“螳螂財經(jīng)”此前所寫,盡管這些品牌店內(nèi)在售的國牌以及部分小眾品牌占了多數(shù),但在宣傳營銷時,它們都不約而同地打出了“大牌小樣白菜價”的口號,來為店鋪引流。
只不過,各大美妝集合店的“好日子”并不長久,近兩年來頻頻爆出問題。以話梅為例,據(jù)“紅星新聞”此前報道,“紅星新聞”記者曾就貨品來源向歐萊雅(中國)、愛茉莉太平洋集團和資生堂集團求證時,對方皆表示其未對話梅所賣產(chǎn)品進行授權。
除了美妝集合店,電商店鋪也正遭遇監(jiān)管危機。
最近的消息是,上海市松江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公布了一則處罰信息:2021年11月,上海左右化妝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左右化妝品”)在未取得化妝品生產(chǎn)許可的情況下于其經(jīng)營場所開展化妝品(香水)小樣分裝活動。截至2022年6月28日,上海左右化妝品已經(jīng)主動停止上述違法行為。
如此種種,不免讓人心生質(zhì)疑,在沒有同一行業(yè)標準,整個市場魚龍混雜的情況下,“白菜價”真的能實現(xiàn)大牌自由嗎?
“除非店家做慈善,不然‘買X送X’類店鋪必假”
“十幾塊的大牌口紅小樣,求你們不要買!”
“避雷!老司機教你分辨真假小樣店鋪”
……
事實上,盡管大部分年輕人仍熱衷于小樣,但常在河邊走,不能不濕鞋,已經(jīng)有不少人“踩”過小樣的“雷”,并開始分享自己久戰(zhàn)沙場得來的各種經(jīng)驗。
然而,在各大社交平臺飽受關注的“假貨預警”和避雷之難,也難讓年輕人避開所有“雷”,放心入手。
陳影就在一次“踩雷”后從此退坑。在上半年,陳影選了一家社交平臺上備受好評的店鋪入手了10支2ml的香水小樣,到貨后陳影詢問客服是否支持正品查驗,“因為那段時間經(jīng)??吹叫右约賮y真或者真假混賣的帖子,很多姐妹都建議問客服是否支持查驗,現(xiàn)在很多第三方平臺也確實會提供查驗服務。”盡管客服再三向陳影保證為專柜正品分裝,卻始終不答應正品驗貨,且無法提供其他憑證。
在此之后,陳影凡在購買前都要詢問客服是否支持驗貨,但大部分客服都拒絕了。“這一下就讓我清醒了,如果是正品的話為什么不敢驗貨。那很可能我之前買的很多小樣都是假貨。”陳影稱。
事實上,陳影的經(jīng)歷并非個案。在小紅書上,也有用戶發(fā)布筆記分享自己試圖驗貨卻被拒的經(jīng)歷。根據(jù)其發(fā)布的與客服的對話,客服表示,“商品都是正品,很多app(鑒定結(jié)果)不是那么準確的”,并明確表示“不支持”驗貨。
事實上,據(jù)《北京商報》報道,一位從事了美妝行業(yè)十余年的姚女士認為,目前市場上存在的小樣數(shù)量已經(jīng)遠超品牌方推出的贈品數(shù)量,一些商家摻雜非正品和造假的小樣擾亂市場。
關于這點,化妝品行業(yè)管理專家白云虎也曾公開表示:“從供應鏈角度出發(fā),市場上的中小樣來源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單純從供應量上來看,也曾經(jīng)有國際大牌質(zhì)疑過:市場銷售的量,超過了品牌的生產(chǎn)量,那就意味著有些貨源是有問題的?!?/p>
所以,小樣的價格雖“香”,但貨源和品質(zhì)還真得打個問號。
網(wǎng)友的避雷帖和不支持驗貨的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