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存, 王喻秋, 劉 林, 李 芹, 鄒曉川
(重慶第二師范學院生物與化學工程學院,重慶 400067)
鉻酸根離子(CrO24-)是一種毒性強和致癌性物質(zhì)。實現(xiàn)CrO24-快速高效及選擇性檢測對于人類生命健康具有極其重要意義[1-2]。盡管傳統(tǒng)檢測方法,如AAS法[3]、RRS法[4]、電分析化學方法[5]、ICP-MS法[6]和ICP-OES法[7]等已經(jīng)成功實現(xiàn)了CrO24-的定性和定量檢測。但這些檢測方法普遍存在成本高、耗時長,且需要大型精密設(shè)備和專業(yè)技術(shù)人員等問題。因此尋找簡便、快捷方法實現(xiàn)CrO2-4靈敏檢測迫在眉睫。本文利用具有操作簡單、實驗現(xiàn)象裸眼可見、選擇性好和靈敏度高等優(yōu)點的熒光可視化檢測法[8-11],通過合成發(fā)玫紅色熒光的鑭系金屬有機凝膠(Tb-Ru-MOG)[12],經(jīng)紫外、紅外光譜表征,熒光猝滅可視化及定量檢測,設(shè)計應用于化學本科專業(yè)的分析化學實驗。
本文設(shè)計的“鑭系金屬有機凝膠合成及鉻酸根離子可視化檢測”實驗,基本過程為:①合成具有玫紅色熒光的Tb-Ru-MOG;②通過試管倒置實驗,紫外、紅外光譜表征,掃描電子顯微鏡和透射電子顯微鏡證明Tb-Ru-MOG成功合成;③用CrO2-4對Tb-Ru-MOG的熒光猝滅作用實現(xiàn)CrO2-4的可視化及定量檢測。本文的材料合成條件簡單且不涉及危險化學品,實驗時長6~8 h,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
本設(shè)計的實驗需準備的主要試劑材料為:三(4,4′-二羧基-2,2′-二聯(lián)吡啶)合釕(Ru(dcbpy)2+3,98%),由北京百靈威試劑有限公司生產(chǎn);4′-(4-羧基苯基)-2,2′,6′,2′-三聯(lián)吡啶(Hcptpy,97%),三乙胺(≥99.5%)和硝酸鋱(Tb(NO3)3·6H2O,99.99%),由Sigma-Aldrich公司生產(chǎn)。實驗用水為二次蒸餾水。
根據(jù)文獻[13-15]中合成Tb-Ru-MOG,具體過程見圖1。①將250 μL的H2O、10 mg的Hcptpy和37.2 μL的Ru(dcbpy)2+3(0.125 mol/L)混合均勻;②加入10 μL的三乙胺促進Hcptpy溶解;③超聲得到透明水溶液;④攪拌條件下加入250 μL的Tb(NO3)3溶液(244 mg的Tb(NO3)3·5H2O溶于5 mL H2O);⑤室溫放置幾min得Tb-Ru-MOG;⑤Tb-Ru-MOG在5 000 r/min離心1 min,洗滌、儲存室溫備用。同時,合成Ru(dcbpy)2+3配合物Tb-Ru-NCP(不加Hcptpy)和Tb-MOG(不加Ru(dcbpy)2+3)作為對照實驗備用。
圖1 Tb-Ru-MOG合成過程示意圖
Tb-Ru-MOG紫外光譜由UV-2550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獲得,實驗用比色皿為1 cm石英比色皿,波長掃描范圍200~800 nm,掃速為中速。
實驗采用光譜純溴化鉀輔助壓片,消除背景干擾后,在400~4 000 cm-1范圍內(nèi)連續(xù)掃描4次得Tb-Ru-MOG紅外光譜圖。以上結(jié)果用于確認Tb-Ru-MOG是否成功合成。
以二次蒸餾水為溶劑,根據(jù)文獻[11-13]初定Tb-Ru-MOG的激發(fā)波長為340 nm,熒光光譜儀上設(shè)置激發(fā)波長,在350~900 nm范圍內(nèi)掃描其發(fā)射光譜,得最大發(fā)射波長。隨后設(shè)置最大發(fā)射波長,在200~350 nm范圍掃描得最大激發(fā)波長。最大激發(fā)波長和最大發(fā)射波長分別為466和642 nm。
圖2為掃描電子顯微鏡(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和透射電子顯微鏡(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拍攝的Tb-Ru-MOG多孔網(wǎng)絡(luò)結(jié)構(gòu),可直觀觀察Tb-Ru-MOG材料的微觀形貌。
圖2 Tb-Ru-MOG電鏡下的表征
由圖3可知:
圖3 Tb-Ru-MOG觸變行為響應圖
(1)Tb-Ru-MOG具有可逆力學響應行為。晃動離心管30 s,Tb-Ru-MOG由膠體變?yōu)榱鲃拥囊后w,靜置10~15 min后,Tb-Ru-MOG再次成膠。
(2)Tb-Ru-MOG具有耐酸堿、耐熱和耐超聲波性能。Tb-Ru-MOG中分別加入2 mol/L CH3COOH、30%NH3H2O,置于100 °C烘箱中加熱30 min或置于超聲波清洗器中超聲30 min,其熒光強度沒有明顯的改變。
圖4為不同物質(zhì)在紫外燈下顯示的效果,通過裸眼觀察可以看到當Ru(dcbpy)2+3、Tb3+、Hcptpy、Tb-Ru-NCP、Tb-MOG和Tb-Ru-MOG同時置于紫外光下時,Tb-Ru-MOG發(fā)玫紅色熒光。
圖4 不同物質(zhì)在紫外燈下顯示圖
由圖5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UV-vis)表征可知:①214和295 nm處的峰分別歸屬于Ce(NO3)3中NO3ˉ的π→π*電子躍遷和Tb3+電子躍遷;②296 nm處峰為Hcptpy中酰胺基的n→π*電子躍遷;③303和473 nm處峰對應Ru(dcbpy)23+中羧基和聯(lián)吡啶基團;④Hcptpy、Ru(dcbpy)23+和Tb3+配位形成Ce-Ru-NCP后,214 nm處峰消失,相應的其他兩個峰藍移至300和471 nm。上述結(jié)果表明:與Ce3+成功配位。
圖5 Tb-Ru-MOG的UV-vis表征
由圖6的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xiàn)TIR)表征可知:①3 435和1 724 cm-1處峰為Hcptpy中羧基和羰基的對稱和反對稱伸縮振動;②3 416和1 689 cm-1處峰為Ru(dcbpy)2+3中羧基和羰基的對稱和反對稱伸縮振動;③Hcptpy和Ru(dcbpy)2+3與Tb3+配位形成Tb-Ru-MOG后,相應峰分別移至3 206和1 600 cm-1[9];④Tb-Ru-MOG中1 300~1 600 cm-1峰值屬于Hcptpy中吡啶環(huán),但峰位置偏移且強度下降,這表明Tb3+與Hcptpy中氮原子配位[9-10]。以上結(jié)果表明,Tb-Ru-MOG成功合成。
圖6 Tb-Ru-MOG的FTIR表征
如圖7所示,在365 nm紫外燈照射下,加入CrO24-時,Tb-Ru-MOG玫紅色熒光消失;當加入其他陰離子(HPO24-、SO23-、CO23-、F-、Cl-、NO3-、CH3COO-、OH-、Br-、C2O24-、SCN-)時,Tb-Ru-MOG熒光下玫紅色強度無明顯變化。結(jié)果表明:CrO24-可以猝滅Tb-Ru-MOG熒光,進而實現(xiàn)CrO24-可視化選擇性檢測。
圖7 365 nm紫外燈照射下,Tb-Ru-MOG對不同陰離子的可視化響應
如圖8所示,在365 nm紫外燈照射下,隨著CrO24-濃度增加Tb-Ru-MOG玫紅色熒光逐漸降低,可視化檢測的線性范圍為0.17~6.7 mmol/L,檢測限為0.17 mmol/L。
圖8 365 nm紫外燈照射下,Tb-Ru-MOG對不同濃度CrO2-4的可視化響應
如圖9所示,隨著CrO24-濃度增加,熒光(FL)強度值逐漸降低,CrO24-濃度在10 nmol/L~0.1 mmol/L范圍內(nèi)與FL強度差值ΔF=F0-F(F0和F分別代表空白和不同CrO2-4濃度下FL強度值)呈良好的線性關(guān)系。其線性方程為
圖9 不同濃度CrO2-4的FL響應圖
式中,c為CrO2-4的濃度,檢測限為50 nmol/L(信噪比S/N=3)。表明熒光方法可以實現(xiàn)CrO2-4的高靈敏檢測。
本文設(shè)計的用熒光可視化分析檢測鉻酸根離子的實驗。通過學生一系列實驗操作表明實驗簡單、快速、直觀,不僅為CrO2-4的檢測提供了一種簡單可靠的方法,實驗項目不涉及危險化學品,實驗時長6~8 h,而且形成了綜合性分析化學實驗教學課,該科研成果轉(zhuǎn)化的綜合實驗項目有助于創(chuàng)新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