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賦予了品牌建設一個無形化、圈層化的新定義。在數字品牌時代,品牌利益相關方可以通過區(qū)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將品牌價值鏈用數據打通,形成一個品牌利益相關方共享的“無形資產”。
全球已經進入到產業(yè)品牌化、品牌數字化時代。品牌作為企業(yè)最具價值的無形資產,具有依附性、累積性、共益性、衍生性等屬性。數字品牌就是依附在“數字人”上的數字資產。那么,數字品牌中的“數字人”都具有哪些特征,又將對品牌有哪些推動作用?北京國信品牌評價科學研究院院長、中國科技新聞學會元宇宙科技傳播專委會發(fā)起人楊曦淪在與《中國名牌》全媒體的對話中給出了專業(yè)答案。
楊曦淪:2007年蘋果智能手機iPhone上市,是人類進入數字品牌時代標志性事件。美國時代周刊將iPhone稱為 “2007年的年度發(fā)明”。截至2020年,iPhone的銷量超過了18億臺,蘋果公布的數據顯示:iTunes Store 的應用總數為 42.5 萬個,這些應用構建了數字品牌的世界。iPhone的成功使得蘋果公司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的上市公司之一。觀察全球品牌100強中的頭部品牌,例如蘋果、亞馬遜、谷歌、Facebook(Meta)等品牌,其實都是數字經濟下產生的數字品牌。這些品牌所產生的產品和服務等,也都是以數字化的方式體現出來的??梢哉f,中國品牌的發(fā)展經歷了VI時代、電視廣告時代、營銷策劃時代、定位時代、流量時代,到如今也開始進入數字品牌時代。
在數字品牌時代,品牌要素發(fā)生了變化,傳統(tǒng)品牌是質量、形象、營銷營銷的結果,而數字品牌則是由IP、顏值和場景構成的。特別要強調的是,顏值不僅僅是審美,更多指的是高辨識度。
楊曦淪:眾所周知,農業(yè)品牌的發(fā)展依附于農產品,工業(yè)品牌的發(fā)展依附于工業(yè)制造品,那么,數字品牌是依附于“數字人”。“數字人”由90后、95后、00后這三代人群構成,他們經歷了四個階段的成長過程。
楊曦淪
首先,數字品牌的數字生態(tài)的形成是始于2007年蘋果智能手機問世,當時90后17歲左右,95后12歲左右,00后7歲左右,從那時開始有了數字品牌的最初人群;第二個階段是2010年泡泡瑪特的出現,泡泡瑪特的用戶人群生長于虛擬世界,他們對IP形象有高度的共識,并愿意為有樂趣、無實用性的玩偶買單;泡泡瑪特核心用戶平均年齡是27歲,復購率達到了56.5%;第三個階段是“我的世界”的產生,構建了一個激發(fā)“數字人”探索、交互的方塊組成的世界,目前“我的世界”注冊用戶達到4億,平均年齡24歲,在線最高記錄是35小時35分35秒;直到2016年抖音的出現,放大了個人的媒體屬性,任何一個普通人都可以運用手機構建自己的影像世界,并通過塑造個人品牌實現商業(yè)價值。目前抖音的日活用戶已超6億。
楊曦淪:90后、95后、00后的這三代“數字人”人群,大概共有3億人。他們具備三個特點:一是“數字人”都喜歡虛擬游戲,在游戲中可以深度體驗與交互,實現自我主張和自我實現;二是“數字人”大都喜歡音樂、閱讀,并從中獲得精神享受與愉悅;三是“數字人”喜歡健身,追求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的平衡。
楊曦淪:數字化賦予了品牌建設一個無形化、圈層化的新定義。以小米為例,通過IP圈層化、圈層產品化、產品品牌化、品牌平臺化的品牌路徑,將一個產品轉化為一種生活方式,在多個領域形成小米的品牌權益,并將品牌權益轉化為品牌價值。這個過程有大量粉絲參與共創(chuàng),進而為小米品牌賦能。雖然很多參與小米共建的粉絲并不享有小米品牌權益,在數字品牌時代,品牌利益相關方可以通過區(qū)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將品牌價值鏈(產品體系、形象體系、傳播體系、供應鏈體系、知識產權體系、金融體系)用數據打通,形成一個品牌利益相關方共享的“無形資產”。比如最近在全球走紅的無聊猿,就完美呈現出一個新型數字品牌的成長路徑和軌跡??梢哉f,數字經濟時代將人類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提升到一個嶄新的境界,將重構全球品牌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