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
邳州市人民醫(yī)院放射科,江蘇邳州 221300
目前,社會發(fā)展快速,人們的生活壓力逐漸增大,在生活環(huán)境的不斷影響下,人們很容易出現多種腫瘤疾病,其中肺部腫瘤疾病就是其中的一種,肺部腫瘤與長期吸煙、電離輻射或是職業(yè)環(huán)境等多種因素有關[1],會損傷患者的肺功能。肺癌的危險性較高,在臨床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均占據首要位置,肺部良性腫瘤的危害性相對較小,但是若不能及時診斷治療[2],很容易惡化,危及患者生命,增加治療難度。為了減少肺良性腫瘤發(fā)展為肺癌,臨床需要及早診斷并積極治療,及早作出正確的治療方案并實施治療,以此提升肺癌患者的存活率[3-4]。對于兩種疾病的診斷,很容易混淆,因此有效的診斷方法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5]。目前臨床最常應用的診斷方式有CT診斷和X線射線胸片診斷,基于此,本文就針對這兩種診斷方式在邳州市人民醫(yī)院2019年12月—2021年8月收治的60例良性腫瘤與肺癌患者中的準確率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對本院收治的60例良性腫瘤與肺癌患者進行研究,男29例,女31例;年齡29~77歲,平均(46.23±2.16)歲。研究經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知曉本次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經診斷為肺癌或良性腫瘤;資料完整者;
排除標準:內分泌疾病者;代謝疾病者;急性慢性感染者;其他腫瘤者;對本次研究持有反對意見者。
X線胸片放射診斷,應用西門子公司生產的型號為AXIOM Aristo sXVPLus的X線機,主要參數設置為:150 kV 500 mA,電壓從參數調至(105±5)kV,電流參數1.8 mAs,按照說明書操作,詳細記錄診斷結果。
胸部CT診斷,儀器應用飛利浦東西生產的型號為MX16-slke的CT機,主要參數設置為:140 kV 415 mA,取患者平臥位,掃描之前,指導患者平靜呼吸,憋氣,從肺尖開始掃描,到肺底部結束,設置螺距為1.006 9 mm,電壓為120 kV,電流為210 mAs,層厚與層間距設置為5 mm,若在檢查中發(fā)現病灶,可注入泛影葡胺,再次進行掃描,此次參數設置調整為:螺距2 mm,層據距3 mm,嚴格按照操作流程實施。比較兩種診斷方式的準確率。
比較兩種診斷方式的影像學表現、疾病診斷準確率、特異性與敏感度。影像學表現包括:鋸齒狀或毛刺、邊緣不規(guī)則或分葉征、周圍性孤立形的結節(jié)癥、全肺不張或肺葉一側、其他。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種診斷方式在鋸齒狀或毛刺、邊緣不規(guī)則或分葉征、結節(jié)癥、全肺不張或肺葉一側、其他方面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種診斷方式影像學表現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imaging findings between the two diagnostic methods
病理分析結果:良性腫瘤(陽性)36例,肺癌(陰性)24;胸部CT診斷結果顯示:良性腫瘤確診34例,確診率為94.44%,肺癌確診23例,確診率為95.83%;X線胸片放射診斷顯示:良性腫瘤確診13例,確診率為36.11%,肺癌確診12例,確診率為5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27.023、12.765,P<0.05)。
胸部CT診斷的準確率95.00%(57/60),特異性95.83%(23/24),敏感度94.44%(34/36);X線胸片放射診斷的準確率41.67%(25/60),特異性50.00%(12/24),敏感度36.11%(13/36),胸部CT診斷準確率、特異性高于X線胸片放射診斷結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9.435、12.765、27.023,P<0.05)。見表2、表3。
表2 胸部CT診斷準確率、特異性與敏感度分析Table 2 Analysis of diagnostic accuracy,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of chest CT
表3 X線胸片放射診斷準確率、特異性與敏感度分析Table 3 Analysis of the accuracy,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of radiological diagnosis of chest X-ray
肺癌與肺內良性腫瘤的鑒別診斷一直是影像學和臨床研究熱點與難點,肺內的占位病變臨床表現并無特異性[6],所以早期肺癌癥狀并不明顯,隨著疾病的發(fā)展,多數患者演變至晚期才被確診,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由此可見,早期診斷肺癌,可促進患者早日治療,預后價值良好。目前國內影像學科工作的模式,主要通過有限的臨床病史、大量的CT圖像瀏覽以及自身的專業(yè)熟悉度和臨床工作經驗等進行判斷[7-8],所以長期以來影響診斷肺癌存在較高誤診率。有學者研究表明,臨床診斷誤診的主要原因是沒有制訂合適的診療計劃,沒有充分結合患者自身的病史與檢查,或對檢查結果理解錯誤導致[9-10]。肺良性腫瘤是指非外圍單發(fā)的、直徑<3.0 cm、完全有肺組織圍繞而與肺不張、淋巴結無關的圓形或是類圓形或是不規(guī)則形,醫(yī)學技術逐漸發(fā)展的今天,CT鑒別診斷的圖像分辨力顯著提高[11],肺良性腫瘤判定是臨床工作中十分棘手的問題,原因是肺部良性、惡性影像學征象和臨床癥狀有重疊或是交叉的現象,要知道,正確診斷肺良性腫瘤和肺癌對疾病的治療有指導作用,且直接影響患者預后[12],由此來說,肺良性腫瘤和肺癌是胸部影像診斷的難點。肺結節(jié)的大小與良惡性發(fā)生比率存在相關性,有學者研究表明,直徑<0.5 cm的結節(jié)惡性率<1%,直徑在0.5~1.0 cm的結節(jié)惡性率在6%~28%之間,而直徑在2.0 cm以上的結節(jié)惡性率在64%~82%之間[13]。目前,大多數良性結節(jié)直徑都<2.0 cm,但是對于直徑<2.0 cm的結節(jié)也不能完全排除惡性的可能,可以說,單純通過測量結節(jié)大小確定性質的作用有限度。鈣化和脂肪密度時鑒別良性和惡性結節(jié)非常有價值的特異征象,有學者針對患者的結節(jié)內鈣化進行研討,發(fā)現鈣化致密、中心分布、層狀等多為良性結節(jié),而點狀、網狀和無定形鈣化多為惡性結節(jié)[14]。通過CT診斷發(fā)現組織化學成分的組織特性圖像,對于肺腫瘤鈣化的檢出率與鑒別良性和惡性有促進作用[15]。
本研究顯示,病理分析結果:良性腫瘤36例,肺癌24;胸部CT診斷結果顯示:良性腫瘤確診率為94.44%,肺癌確診率為95.83%;X線胸片放射診斷顯示:良性腫瘤確診率為36.11%,肺癌確診率為50.00%,胸部CT診斷準確率、特異性高于X線胸片放射診斷結果(P<0.05)。這一研究結果與李興[16]的研究相似,CT診斷肺癌率為100.00%,肺部良性腫瘤為100.00%,X線診斷肺癌率為78.95%,診斷肺部良性腫瘤率為76.19%,由此可見,CT檢查對于良性腫瘤和肺癌的診斷有積極作用,不僅能夠清晰看出肺癌發(fā)病程度,支氣管受累情況,還能明確病灶的輪廓,病灶組織大小,充分提高了診斷的準確性,另外,CT檢查的敏感性與特異性較高,在對肺組織進行疊加投影處理時,可有效提升圖像的分辨率,對于識別病灶有顯著作用,所以在良性腫瘤與肺癌診斷中,應用CT檢查方式開展診斷工作,對于提升細小病灶診斷準確性上有臨床意義。
綜上所述,CT診斷可便于臨床醫(yī)生結合診斷,制訂針對性診療計劃,促進患者康復,提升生存率。本研究中CT診斷與X射線胸片診斷在肺癌與肺部良性腫瘤的鑒別,以實際病例為研究對象,得出結果具有可靠性。因此可建議患者需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診斷方式,如選擇CT診斷方式為首選鑒別診斷方法,為自身的生命健康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