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喆
棗莊市立醫(yī)院脊柱二科,山東棗莊 277100
老年人的身體器官功能衰退,出現(xiàn)骨質疏松,是骨折的高發(fā)群體[1-2]。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主要癥狀為胸背痛、腰痛、局部疼痛、站立翻身困難等,疾病會影響患者的脊柱結構穩(wěn)定性,導致脊柱不穩(wěn),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3]。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多以手術干預治療,不同術式的效果不同,為更好地降低患者的并發(fā)癥,促進恢復,選擇一種安全有效的手術方式非常重要[4-5]。常見的治療術式為:短節(jié)段椎弓根釘內固定手術治療、后路經(jīng)椎弓根內固定結合椎體成形術治療。為評估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應用不同術式的治療效果,本研究選擇棗莊市立醫(yī)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接診的82例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展開調研。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本院接診的82例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41例,對照組采用短節(jié)段椎弓根釘內固定手術治療,觀察組采用后路經(jīng)椎弓根內固定結合椎體成形術治療。對照組女18例,男23例;年齡65~84歲,平均(66.89±1.05)歲。觀察組女20例,男21例;年齡65~86歲,平均(66.95±1.1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在倫理委員會批準下進行。
納入標準:①患者經(jīng)過X線和CT診斷,符合胸腰段脊柱骨折的診斷標準;②患者自愿入組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③患者意識清楚,具有溝通與表達能力;④患者的資料完整;⑤患者年齡均≥65歲。排除標準:①手術禁忌證患者;②癌癥患者;③血液系統(tǒng)疾病患者;④手術部位感染的患者。
對照組采用短節(jié)段椎弓根釘內固定手術治療,全身麻醉,俯臥在脊柱弓架,墊上骨突,預防壓力性損傷,同時,腹部懸吊可以減輕腹部壓力,減少硬膜外靜脈叢出血。受損椎體和相鄰上下椎體椎弓根位于C型臂下體表面,完全暴露椎板。椎弓根螺釘位置的適應證通常在峽部、橫突和椎弓根小關節(jié)處。確定螺釘置入點,對椎管進行探查,透視后置入適當長度的椎弓根螺釘,確定位置。行椎管減壓,椎管前凸復位。術后24~48 h在傷口置負壓引流管,抗生素預防感染。
觀察組應用后路經(jīng)椎弓根內固定結合椎體成形術治療。為患者進行全身麻醉,體位調整為俯臥位,將患者的受累椎體及其鄰近椎板、棘突和關節(jié)突完全暴露。利用C臂X線透視,將4枚椎弓根螺釘植入,拉伸恢復受影響的椎體高度。通過單側椎弓根穿刺建立隧道,在水泥抽取期間緩慢注入骨水泥,直到水泥充分分散到對側。放置引流管,縫合。術后1~2 d取出引流管,縫合線在手術后12 d拆除,術后定期復查。
統(tǒng)計兩組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以下指標:①脊柱后凸Cobb's角、椎體前緣高度壓縮率、椎體后緣高度壓縮率;②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包含內固定松動斷裂、切口感染、腰背疼痛;③視覺模擬疼痛評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0~10分,分數(shù)越高說明患者的疼痛越嚴重;④功能障礙指數(shù)(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0~100分,分數(shù)越高患者的功能障礙越嚴重。
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經(jīng)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采用(±s)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進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進行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前脊柱后凸Cobb's角、椎體前緣高度壓縮率、椎體后緣高度壓縮率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脊柱后凸Cobb's角、椎體前緣高度壓縮率、椎體后緣高度壓縮率均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s)
組別觀察組(n=41)對照組(n=41)t值P值脊柱后凸Cobb's角(°)治療前19.12±4.56 19.08±4.63 0.039 0.968治療后4.23±0.56 4.98±1.85 2.484 0.015椎體前緣高度壓縮率(%)治療前40.23±8.98 40.26±8.79 0.015 0.987治療后7.65±2.63 16.52±3.44 13.116<0.001椎體后緣高度壓縮率(%)治療前6.42±3.12 6.39±3.52 0.040 0.967治療后1.75±0.22 3.88±1.63 8.292<0.001
觀察組不良反應(內固定松動斷裂、切口感染、腰背疼痛)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n(%)]
兩組治療前VAS疼痛評分和ODI評分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VAS疼痛評分、ODI功能障礙指數(shù)均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VAS評分和ODI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患者VAS評分和ODI評分比較[(±s),分]
組別觀察組(n=41)對照組(n=41)t值P值VAS疼痛評分治療前8.23±1.13 8.25±1.15 0.079 0.936治療后2.06±0.42 3.63±0.79 11.235<0.001 ODI評分治療前60.63±3.56 60.42±3.75 0.260 0.795治療后16.69±2.52 20.13±3.20 5.407<0.001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患病率同比增長。胸腰段脊柱骨折在老年人中患病率較高,現(xiàn)階段,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手術治療,通過手術提升治療效果,促進疾病的康復[6-8]。手術治療下,為了加速脊柱功能的恢復,可以通過手術復位和重建脊柱穩(wěn)定性解除脊神經(jīng)根的壓迫,恢復脊柱生理形態(tài)和功能[9-11]。
后路經(jīng)椎弓根內固定是治療胸腰椎骨折的常用方法,優(yōu)勢在于創(chuàng)傷小,操作簡單,術中可以降低患者的出血量,張力帶可以減緩椎管壓力,促進骨折復位和損傷神經(jīng)的恢復。然而,該術式骨小梁結構難以恢復正常,脊柱穩(wěn)定性易受損害[12-13]。后路經(jīng)椎弓根內固定結合椎體成形術治療是一種微創(chuàng)技術,常用于脊椎病的治療,骨水泥主要通過椎弓根注入椎體,增加病變椎體的穩(wěn)定性,提高受影響椎體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緩解疼痛的強度[14-16]。后路經(jīng)椎弓根內固定結合椎體成形術可完成受累椎體的重建,提高脊柱的穩(wěn)定性,降低再骨折的風險。注入的骨水泥承受受損椎體大部分軸向應力,有助于減少骨折部位椎體神經(jīng)的刺激,減輕患者疼痛,能夠恢復患椎的完整形態(tài)及生物力學特征,有利于降低患者的臥床期并發(fā)癥發(fā)生概率[17]。左明相[18]在研究中表示,研究組脊柱后凸Cobb's角(4.2±0.6)°、椎體前緣高度壓縮率(7.3±2.2)%、椎體后緣高度壓縮率(1.7±0.2)%,均低于對照組(P<0.05)。其研究結構與本次研究相近,在本文研究中,觀察組脊柱后凸Cobb's角(4.23±0.56)°、椎 體 前 緣 高 度 壓 縮 率(7.65±2.63)%、椎 體 后 緣 高 度 壓 縮 率(1.75±0.22)%均小于對照組(P<0.05)。說明在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治療中,采用后路經(jīng)椎弓根內固定結合椎體成形術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恢復情況。
綜上所述,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應用后路經(jīng)椎弓根內固定結合椎體成形術治療的療效確切,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疼痛感和恢復效果,還可以降低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