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榆 謝寶昌 藍莉萍
精神病醫(yī)院患者常因精神癥狀影響,易出現(xiàn)嚴重的興奮躁動,容易發(fā)生傷人、自傷、自殺等不良事件,臨床常使用保護性約束,以限制患者紊亂行為,保證治療護理工作順利實施,保障患者及他人安全[1-2]。但保護性約束治療期間患者需長期臥床,患者易出現(xiàn)下肢深靜脈血栓(DVT),若不及時干預,可能導致患者出現(xiàn)下肢深靜脈血栓后綜合征、肺栓塞,甚至危及生命[3]。傳統(tǒng)的康復訓練方案雖能改善下肢血運,促進患者康復,但預防下肢DVT效果有限。氣壓治療屬于機械性和非介入治療方式,可通過對下肢充氣,改善機體血流動力學,抑制促凝血物質(zhì)激活,可預防DVT 形成[4]?;诖耍狙芯糠治霰Wo性約束精神病患者下肢DVT 的發(fā)生率及氣壓治療配合康復訓練對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防效果,為臨床干預提供參考,信息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統(tǒng)計2021 年1-6 月在贛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治療的90 例精神病患者臨床資料。納入標準:(1)病情需要而行約束;(2)無DVT 危險因素:如創(chuàng)傷、近期手術、機械通氣、膿毒癥、中心靜脈置管等;(3)經(jīng)臨床確診為精神病。排除標準:(1)既往有嚴重心、肺功能障礙史;(2)入院時發(fā)生DVT;(3)合并惡性腫瘤;(4)皮膚有潰爛現(xiàn)象;(5)急性消化道出血、活動性顱內(nèi)外出血等疾??;(6)入院前接受過抗凝治療。按護理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45 例)和試驗組(45 例)。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干預:密切監(jiān)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與下肢皮膚狀況,特別是下肢皮膚顏色、溫度,并詢問患者下肢主觀感受,若其存在下肢疼痛,則測定下肢周徑,一旦發(fā)現(xiàn)其明顯增大則立即通知醫(yī)生實施對癥處理;用醫(yī)用彈力襪預防下肢DVT 形成,并叮囑患者實施相應的功能鍛煉。在此基礎上,試驗組行氣壓治療配合康復訓練:(1)氣壓治療。儀器為安徽航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PZM-1 氣壓治療儀,患者取平臥位,抬高下肢,選擇合適的充氣腿保護套,將下肢套進套筒內(nèi)并固定,設定基本參數(shù),根據(jù)患者情況,調(diào)整壓力范圍為40~50 mmHg,逐一對腳踝、小腿、大腿進行加壓充氣、放氣操作,先加壓后逐漸放松,每次加壓間隔10 s,反復操作,30 min/次,2 次/d。(2)康復訓練。在患者病情穩(wěn)定解除約束帶期間,指導并協(xié)助患者實施股四頭肌收縮鍛煉及膝、髖、踝關節(jié)等下肢被動鍛煉,按摩雙下肢肌肉,促進血運;雙手分別握住患者腳踝、足尖部,展開伸、內(nèi)翻、曲、外翻練習,25~30 次/d,訓練時間和強度需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結合患者恢復情況,逐步增加訓練量,并指導患者逐步展開坐位訓練、站位訓練、行走訓練等下肢主動康復訓練,促進下肢血液循環(huán)。兩組均干預2 周。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1)下肢DVT 發(fā)生率。DVT 診斷標準:影像學檢查顯示,頻譜不隨呼吸變化,血管探及少量血流信號,甚至無血流信號。臨床表現(xiàn):患肢腫脹、疼痛、皮膚色澤加重、皮溫升高,行走時腫脹加重。CTA 檢查顯示,相應部位管腔狹窄,管腔內(nèi)可見類軟組織影填充,甚至無對比劑通過[5]。(2)疼痛程度: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兩組干預前、干預2 周后疼痛程度,分值為0~10 分,分值高者疼痛重[6]。(3)生活質(zhì)量:干預前、干預2 周后用健康調(diào)查簡表(SF-36)評估兩組生活質(zhì)量,共計36 個條目,包含生理功能、軀體疼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總體健康、心理健康、活力、生理職能等8 個維度,最高評分100 分,評分高表示生活質(zhì)量好[7]。(4)凝血功能:分別采集兩組干預前、干預1 周和2 周后4 mL空腹肘靜脈血,用普朗PUN-2048B 型全自動凝血分析儀測定血漿D-二聚體(D-D)、凝血酶原時間(PT)、部分活化凝血酶時間(APTT)、纖維蛋白原(FIB)、血小板計數(shù)(PLT)、國際標準比值(INR)含量。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 21.0 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組內(nèi)比較采用配對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對照組中男20 例,女25 例;年齡31~54 歲,平均(45.32±2.14)歲;合并癥:高脂血癥16 例,糖尿病14 例,高血壓12 例;總保護性約束時間10~241 h,平均(150.26±20.14)h;疾病類型:精神分裂癥15 例,癲癇性精神障礙10 例,躁狂癥16 例,雙相情感障礙4 例。試驗組男22 例,女23 例;年齡30~55 歲,平均(45.26±2.11)歲;合并癥:高脂血癥14 例,糖尿病15 例,高血壓14 例;總保護性約束時間12~242 h,平均(151.02±20.62)h;疾病類型:精神分裂癥13 例,癲癇性精神障礙11 例,躁狂癥15 例,雙相情感障礙6 例。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下肢DVT 發(fā)生率與疼痛程度、生活質(zhì)量比較 干預2 周后試驗組中無患者發(fā)生下肢DVT,對照組中下肢DVT 發(fā)生率13.33%(6/4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464,P=0.011)。兩組干預前VAS 評分、SF-36 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2 周后兩組VAS 評分均低于干預前,生活質(zhì)量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干預前,而試驗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生活質(zhì)量各維度評分均較對照組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VAS評分、SF-36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VAS評分、SF-36評分比較[分,()]
表1(續(xù))
2.3 兩組凝血功能比較 兩組干預前各項凝血功能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1 周和2 周后兩組PT、APTT、INR 均高于干預前,F(xiàn)IB、D-D、PLT 均低于干預前,且兩組干預2 周后PT、APTT、INR 均高于干預1 周后,F(xiàn)IB、D-D、PLT 均低于干預1 周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干預1 周和2 周后PT、APTT、INR 均高于同期對照組,F(xiàn)IB、D-D、PLT 均較同期對照組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凝血功能比較()
表2 兩組凝血功能比較()
*與同組干預前相比,P<0.05;#與同組干預1 周后相比,P<0.05;△與同期對照組比較,P<0.05。
保護性約束是輔助治療與精神科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常應用于有攻擊行為類、拒絕配合類等患者,主要保護意識障礙、癲癇性精神障礙、有墜床傾向等患者,避免其受傷,或防止患者毀物、傷人、自傷自殺等行為[8-10]。保護性約束治療期間患者活動減少,部分患者會出現(xiàn)下肢DVT 等并發(fā)癥,易繼發(fā)下肢水腫、靜脈曲張、色素沉著、淤積性潰瘍等并發(fā)癥,若不及時給予患者正確有效的治療,隨著病情發(fā)展,血栓會擴散至下肢整個靜脈主干,當不穩(wěn)定的血栓脫落而阻塞微循環(huán)時,可導致患者發(fā)生多種急重癥,甚至死亡[11-12]。常規(guī)護理中使用的彈力襪可通過壓力遞減改善下肢靜脈血回流,減輕下肢靜脈和靜脈瓣膜承受的壓力,加速下肢血液循環(huán),改善血液凝結狀態(tài)[13-14]。但因常規(guī)護理中主要以患者自愿實施功能訓練為主,其會影響訓練的強度和科學性,影響干預效果。
本研究中,干預后試驗組下肢發(fā)生率、VAS 評分低于對照組,生活質(zhì)量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干預1 周和2 周后兩組PT、APTT、INR 均高于干預前,F(xiàn)IB、D-D、PLT 均低于干預前,且兩組干預2 周后PT、APTT、INR 均高于干預1 周后,F(xiàn)IB、D-D、PLT 均低于干預1 周后,而試驗組干預1 周和2 周后PT、APTT、INR 均高于同期對照組,F(xiàn)IB、D-D、PLT 均較同期對照組低,提示氣壓治療配合康復訓練可減輕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凝血功能,預防下肢DVT 發(fā)生,提高生活質(zhì)量。分析原因在于,氣壓治療儀是從遠心端到近心端放氣的治療儀器,可通過氣囊按摩、擠壓下肢,刺激下肢深部肌肉,促使淤積淋巴液回到血液循環(huán),血液流速進一步加快,并可減少凝血因子聚集,緩解下肢腫脹,不僅能減輕患者疼痛程度,還可預防血栓形成,防止患者發(fā)生下肢DVT[15-16]。氣壓治療儀中可經(jīng)間隙性充氣和排氣,漸進性反復加壓、減壓作用于肢體,可加快下肢血液流速,預防血液中凝血因子黏附于血管內(nèi)膜,改善血液高凝狀態(tài),且減壓時能夠迅速使靜脈血液達到充盈狀態(tài),防止發(fā)生淤血,預防DVT 發(fā)生[17-19]??祻陀柧毧稍缙诮o予患者肢體被動按摩、被動鍛煉,漸進性地實施訓練計劃,可使患者主動配合各項康復訓練,提高康復效果,改善靜脈血流,避免血液滯緩,可發(fā)揮預防下肢DVT 形成的目的[20-21]。氣壓治療儀、康復訓練聯(lián)合干預可起到效果相加作用,增強干預效果,更好地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預防DVT 發(fā)生,提高生活質(zhì)量。
綜上所述,保護性約束精神病患者下肢DVT 發(fā)生率較高,氣壓治療配合康復訓練可緩解患者疼痛程度,加快血液流速,預防下肢DVT 發(fā)生,提高生活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