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學湘雅二醫(yī)院整形美容外科 曹利萍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yī)院整形美容外科 蘇喜美
指導專家:中南大學湘雅二醫(yī)院整形美容外科主任醫(yī)師 王先成
狗咬傷是狂犬病最主要的傳播方式。 狂犬病一旦發(fā)病,病死率幾乎百分之百。 被狗咬傷后,大部分人會在第一時間接種狂犬病疫苗, 而咬傷后的傷口處理,卻往往沒有得到足夠重視, 以致延誤最佳治療時機,導致感染,顏面部的咬傷甚至可能毀容。
張女士是位愛狗人士,平時對自家狗寵愛有加,但她先后被狗咬傷4次。 前3次咬傷比較輕微,張女士只是打了狂犬病疫苗,傷口經(jīng)過一段時間自然愈合。 這次,張女士右側(cè)鼻唇溝被咬下一小塊皮膚,但她仍沒有足夠重視, 直到傷口發(fā)生感染, 容顏受到嚴重影響時,才到醫(yī)院整形美容外科就診。 幸運的是,經(jīng)過二期清創(chuàng)修復,以及一段時間的換藥、消炎后,傷口愈合良好,張女士保住了容顏。
處置原則 一旦被狗咬傷,首先要進行風險暴露評估,針對不同的風險暴露采取不同的處置措施。 狗咬傷風險暴露分為3個等級:
Ⅰ級:皮膚完好的情況下接觸、被舔,屬于Ⅰ級暴露。 Ⅰ級暴露,確認病史可靠無須特殊處理,只需清洗暴露部位即可。
Ⅱ級:無明顯出血的輕微擦傷、抓傷、輕咬或無明顯出血的傷口, 屬于Ⅱ級暴露。 若肉眼無法判斷皮膚是否破潰時, 可用酒精擦拭暴露處,如有疼痛感,則表明皮膚存在破損,但這種方法僅適用于受傷當時測試使用。 Ⅱ級暴露后,應立即處理傷口并接種狂犬病疫苗。
Ⅲ級:有明顯出血處穿透皮膚的咬傷或抓傷,或破損皮膚被舔或黏膜被動物體液污染的, 屬于Ⅲ級暴露。 Ⅲ級暴露,應立即處理傷口并同時接種狂犬病疫苗和被動免疫制劑。
傷口的急救處理 Ⅱ級暴露、Ⅲ級暴露必須重視傷口的處理。 一些嚴重、較深的咬傷,還需要進行徹底清創(chuàng)和擴創(chuàng),應盡快去專業(yè)的醫(yī)院由相關(guān)科室進行手術(shù)才能修復。
由于狗強大的咬合力和撕扯力,所致的嚴重咬傷會使軟組織損傷較重,傷情復雜,即使表面看起來并不引人注目的穿刺傷,也可能并發(fā)重要的神經(jīng)、 血管、肌腱、韌帶的損傷,甚至合并骨折。 因此,對所有的狗咬傷傷口均應進行仔細探查, 避免遺漏嚴重的合并損傷。
研究發(fā)現(xiàn),狗咬傷的傷口若處理不當,非常容易感染,具有并發(fā)癥多、經(jīng)久不愈等特點, 治療難度非常大。 因此,被狗咬傷后不僅僅是打疫苗那么簡單,傷口處理一樣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