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太寧
(貴州橋梁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1)
山區(qū)高速公路建設為適應沿線地形、地質條件,隧道工程占比較高,且由于山區(qū)地質條件復雜,斷層破碎帶、溶洞帶、滑坡段等不利地質多,嚴重影響隧道施工安全、質量和進度[1-3]。某隧道改進二襯、初支置換施工工藝,采用新型材料的方式,在確保安全、縮短工期和降低施工成本的基礎上,實現(xiàn)了隧道施工安全,順利通過了不良地質段[4-5]?;诖?,該文以該工程為依托,對其二襯、初支置換及換拱段監(jiān)控量測方案展開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實踐意義。
某高速公路隧道項目,采用左右洞分幅設計,隧道最大埋深約186.0 m,隧道左洞有共218 m 隧道段,發(fā)生二襯侵界、滲水等質量問題;右洞共80 m 隧道段,發(fā)生初支工字鋼變形幅度多大、初支下沉等質量弊病。針對左右幅隧道上述情況,采用“先護后拆” 拆除原初支和二襯,并綜合超前地質掃描、鉆芯取樣、鉆孔成像儀等技術資料對該隧道二襯、初支進行了成功置換,并通過監(jiān)控量測單位和第三方檢測單位檢測隧道沉降等數(shù)據(jù),結果顯示,施工段沉降、收斂數(shù)據(jù)穩(wěn)定,各監(jiān)測指標均處于固定限值以內,滿足隧道通車運行安全要求。
臨時拱架安裝方法基本和上臺階鋼支撐一致,其不同之處在于臨時拱架工字鋼兩頭落腳處需要設置2 cm 厚、0.5 m 寬縱向鋼板,縱向鋼板接合處采用鋼板焊接,外側采用1.5 m 長的直徑22 cm 定位筋固定,工字鋼與鋼板間采用焊接連接固定,保證拱架受力均勻,且工字鋼連接處鋼板必須無縫對接。
(1)首次注漿施工,采用6 m 長直徑42*3.5 mm 小導管,縱環(huán)間距為2.4*2.4 m,鋼管前端設置為尖錐狀,端頭進行封堵處理,管壁四周鉆設直徑6 mm 注漿孔,注漿孔中心距20 cm,布設為梅花形,鋼管尾部100 cm 為止?jié){段,不鉆設注漿孔。
(2)二次注漿施工,采用4 m 長小導管,直徑、縱環(huán)間距、注漿孔孔徑、孔間距等與首次注漿施工參數(shù)一致,端頭不進行封堵處理,與首次注漿小導管交錯布置,進行注漿施工。
為保證施工安全性,換拱段臨時鋼拱架I20a 工字鋼采用安裝破碎頭挖掘機從拱腰處破除,逐步向拱頂進行,拱腰至拱頂工字鋼拆除后,再拆除拱腰以下部分工字鋼,廢料則用焊工配合挖機切割并用后八輪轉運出洞。
(1)為減少二襯拆除施工對隧道圍巖的擾動,防止圍巖失穩(wěn)脫落,采用人工風鎬配合挖機拆除二襯混凝土;為避免拆除段二襯混凝土拆除擾動非拆除段混凝土,兩段間鑿出40 cm 寬、原二襯混凝土厚槽坑,保證非拆除段落襯砌混凝土穩(wěn)定性。拆除二襯前,須將待拆除循環(huán)段臨時鋼拱架拆除[6]。
(2)二襯混凝土按自上而下順序拆除,分塊、分段逐步進行,并采用汽割切割二襯及初支鋼筋。施工過程中,須嚴格控制拆除段交通,嚴禁非作業(yè)人員、車輛進入。
二襯拆除完畢,在暴露出的初支斷面布設監(jiān)測點,若初支變形面積大(環(huán)向長度超過2 m)或侵限嚴重(重構二襯厚度小于35 cm),須對原有初支采取全斷面整體置換,按1-2 榀鋼拱架一循環(huán),每榻鋼架拱部、拱腳處,增設8 根直徑22 mm 鎖腳錨桿。
初支拆除工序基本與二襯一致,先在破除段與非破除段間人工開鑿一道50 cm 寬、24 cm 深的槽口,再利用挖掘機安裝破碎頭破除原初支拱架工字鋼,破除施工時,根據(jù)實際工況設置破碎頭振幅、破碎次數(shù),盡量減少對圍巖的擾動,第1 段破除施工完畢后,立即開展第5 段初支破除施工。
(1)初支拆除后采用斷面儀對整個圍巖進行測量,采用人工風鎬配合炮機方式,修整欠挖部分斷面,確保斷面達到設計要求,并噴射2 cm 混凝土保護圍巖,防止松動的圍巖有大面積的掉塊現(xiàn)象[7]。
(2)初支空洞處理:若發(fā)現(xiàn)該段初支背后存在空洞,則采用打孔預埋3 根長短不一的泵送管泵送C20 混凝土進行回填處理;若空腔厚度小于50 cm 時,采用噴射混凝土全部填充。
(3)超前支護:為確保二襯砌拆除過程中的安全,在圍巖較破碎段對待拆除段拱腰至拱頂采取超前小導管支護。
(4)初支施工完畢,拱頂、拱腰處按5 m 間距布設沉降觀測和周邊收斂點,初支沉降、收斂穩(wěn)定后,方可開展二襯施工[8]。
(1)測量放樣:測量后,在須拆除置換的起止樁號兩側的邊墻上做好標記。
(2)仰拱開挖:用破碎頭配合挖機完成全幅開挖,為減少作業(yè)干擾,在施工段采用棧橋通行。出碴時專人觀察并現(xiàn)場指揮,防止仰拱超挖,松碴需徹底清除,見圖1。
圖1 仰拱破除示意圖
(3)仰拱初期支護:仰拱開挖后,先架設棧橋,用噴射混凝土對其巖面進行初噴,厚度為3~5 cm,后用I20b 工字鋼進行安裝,工字鋼縱向布設間距與上部拱架一致,采用螺栓連接固定與邊墻拱架,形成環(huán)狀封閉結構,最后采用濕噴工藝復噴混凝土。仰拱重構見圖2。
圖2 仰拱重構示意圖
(1)施工要求及組織:初支置換施工完畢,在其拱腰、拱頂處,布設沉降和周邊收斂觀測點,當監(jiān)控量測報告顯示數(shù)據(jù)穩(wěn)定,立即進行二次襯砌施工。二襯臺車分兩頭緊跟初支,二襯臺車見圖3。
圖3 二襯臺車簡圖
(2)新舊二襯混凝土端頭交界處施工:為確保新舊二襯混凝土間施工縫防水質量,對兩端頭未拆除段二襯接觸面厚度中心位置切割中槽,深度15 cm,寬度10 mm,預埋中埋式止水帶,并用環(huán)氧樹脂密封槽口。其他施工縫處防水按設計要求進行施工。
(3)防水施工:土工布鋪設前,先清理初支表面裸露錨桿頭、鋼筋,并用細石混凝土抹平;土工布用專用熱熔襯墊及射釘固定于混凝土表面。防水板采用焊接連接,板間搭接寬度≥10 cm,單條焊縫寬≥125 mm。
(4)擋頭板定位準確,與巖壁間隙嵌填密實,頂部留設觀察口,便于掌握封頂混凝土施工質量。在隧道拱頂位置通過預埋排氣孔和壓注漿管孔,以確保二襯拱頂無空洞現(xiàn)象。
(5)養(yǎng)護:二襯混凝土采用養(yǎng)護噴管噴水養(yǎng)護,模板拆除前,充分沖洗模板表面;模板拆除后,采用高壓水槍噴灑混凝土表面,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降低水化熱;洞口100 m 處,養(yǎng)護時間不得低于14 d;洞身混凝土養(yǎng)護時間不得少于7 d;已貫通隧道二襯混凝土養(yǎng)護時間不得少于14 d[9]。
(6)二襯換拱施工由兩頭向中間進行,采用逐段跳躍式施工,循環(huán)加固,保證二襯置換施工安全性,施工組織方案示意圖見圖4。
圖4 先鋒隧道二襯置換組織施工示意圖
(1)拆換后應加強對拱頂沉降和周邊收斂的觀測,斷面間距為每次拆除段落(暫定2 m)布設一組,且在二襯拆除或初支置換后,及時將工作臺車移出監(jiān)測斷面位置,以便監(jiān)控兩側的工作正常開展。
(2)監(jiān)控量測頻率按照規(guī)范要求適當增大,按表1、表2 取大值執(zhí)行。
表1 周邊收斂和拱頂下沉的量測頻率(按位移速度)
表2 周邊收斂和拱頂下沉的量測頻率(按量測間隔時間)
(3)為保證施工安全,施工過程中一旦檢測到異常數(shù)據(jù),應立即上報處理。位移與時間正常曲線和反常曲線見圖5,其中反常曲線表示施工監(jiān)測段發(fā)生的非施工引起的位移急劇增長現(xiàn)象。
圖5 位移與時間的正常曲線和反常曲線
綜上所述,隧道二襯、初支置換及換拱段監(jiān)控量測方案,對隧道二襯拆除施工、初支置換、仰拱置換、二襯重構等施工安全、施工質量影響顯著,準確、可靠的施工檢測數(shù)據(jù),是指導隧道不良地質段二襯、初支置換施工的必要手段。施工階段,應嚴格按照監(jiān)控量測方案確定的量測頻率進行施工監(jiān)控,及時上報監(jiān)控異常,并采取針對性治理對策,保證施工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