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敏 陶朗毅 魏繼紅
(1.西南大學附屬中學校,重慶 400700;2.重慶南開中學校,重慶 400030)
高中物理無論是力學,還是電學,經(jīng)常用動態(tài)平衡問題來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知識遷移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和利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一般說來解決三力動態(tài)平衡問題方法有圖解法與解析法.[1]
圖解法往往比較直觀、形象.當物體受3個力的作用平衡時,將3力的矢量(有向線段)平移使它們依次首尾相連,必定構(gòu)成封閉三角形,此時三角形3條邊的邊長分別對應3個力的大小.在動態(tài)平衡問題中,物體所受3個力有變化,因此3力構(gòu)成的封閉三角形的形狀也逐漸變化,可以通過邊的長度與方向的改變來判斷對應力的大小與方向變化.但有時題目中的力之間的大小方向關系不夠直觀,圖解法無法解決問題,這時往往就要用到解析法.解析法就是根據(jù)平衡條件列出方程,得出解析式再進行分析,這種方法比較嚴密.運用解析法時,可能用到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知識,有時還會用到正弦定理.[2]對于由解析法得出的表達式較為復雜的問題,可能還要通過函數(shù)作圖找到其變化趨勢,甚至通過求導等方法分析其變化規(guī)律.下面通過一道例題加以說明.
例題.如圖1所示,水平天花板上固定有AO和BO兩根不可伸長的輕繩,它們系在同一點O,且AO>BO,一只蜘蛛通過吐出的絲使自己靜止懸掛在O點,此時BO沿豎直方向,AO繩剛好繃直.現(xiàn)將A端緩慢向左移動,則
圖1 蜘蛛懸掛示意圖
(A)AO繩的拉力大小一直增大.
(B)AO繩的拉力先增大后減小.
(C)BO繩的拉力大小一直增大.
(D)BO繩的拉力大小一直減小.
解析:先進行受力分析,蜘蛛受重力G,AO繩的拉力F1,BO繩的拉力F2.剛開始時F2的大小為蜘蛛的重力G,F(xiàn)1的大小為0.在A緩慢向左移動過程中,可認為蜘蛛始終受力平衡,作出力的矢量三角形的變化如圖2所示.由圖2可以看出,F(xiàn)1隨AB距離的增大而一直增大,F(xiàn)2隨AB距離的增大先減小后增大,所以(A)選項正確.
圖2
對力的矢量三角形進行進一步的分析.當F1與F2方向相互垂直時,F(xiàn)2<G,所以F2一定有減小的階段.當F1與F2方向接近水平時,F(xiàn)1與F2都應該趨于無窮大,所以F1與F2最后的階段都應該增大,因此,從最簡單的角度來考慮,應該有F1從0逐漸增大,F(xiàn)2先減小后增大.但是,這一分析并不嚴密,圖2只是確定了3個狀態(tài)的矢量三角形:最初F2豎直向上時,中間F1與F2方向相互垂直時,F(xiàn)1與F2方向接近水平時,3個狀態(tài)之間的過程分析并不清晰.
如果作出如圖3所示力的矢量三角形,這種情況F1就是先增大后減小再增大,F(xiàn)2就是先減小后增大再減小再增大.由此可見,采用矢量三角形分析這類問題,由于F1、F2大小方向的關系在圖像上并不直觀,分析的結(jié)果因作圖過程而具有任意性(這一問題在學生獨立分析時尤其突出),因此不可能嚴格準確地分析出拉力F1、F2的變化,甚至很容易得到完全錯誤的結(jié)論.對于拉力F1、F2具體的變化情況,必須用解析法進行詳細分析.
圖3
如圖4所示為O點的受力示意圖,G為蜘蛛重力大小,AO繩的拉力F1與豎直方向夾角為β,BO繩的拉力F2與豎直方向夾角為α.在水平與豎直方向分別列出受力平衡方程,有
圖4
由(1)式可以看出,由于β>α,所以F1始終小于F2,而且F1與F2的比值決定于α與β的大小,由于α與β在逐漸變化,所以F1與F2的比值可能也在改變.
由(1)、(2)兩式,解得
從(3)、(4)式可以看出,由于蜘蛛重力G一定,拉力F1、F2的變化規(guī)律決定于夾角α與β的變化.同時分析α與β的變化非常麻煩,但α與β并不是相互獨立的,它們有幾何關系的制約,可以將β用α表示,進而將F1與F2表示成α的函數(shù)關系.
設AO繩長為l1,BO繩長為l2,有幾何關系
A端緩慢向左移動過程中逐漸增大,F(xiàn)1、F2隨著夾角α變化的關系式(6)、(7)比較復雜,其單調(diào)性不易得出,先取一些特殊的參數(shù),畫出F1、F2變化的函數(shù)圖像進行分析.
取蜘蛛重力G=0.2N,分別取k=0.2、0.5、0.8,以F1為縱坐標,α為橫坐標,作出F1隨α的變化規(guī)律如圖5所示.由圖5可以看出,F(xiàn)1隨著α的增大從0逐漸增大,當α較大時F1增大得越來越快,當α趨近時,F(xiàn)1趨近正無窮.
圖5 F1隨α變化的規(guī)律
以F2為縱坐標,α為橫坐標,作出F2隨α的變化規(guī)律如圖6所示.由圖6可以看出,F(xiàn)2隨著α的增大先減小后增大,當α趨近時,F(xiàn)2趨近正無窮.
圖6 F2隨α變化規(guī)律
以一個典型的兩繩懸掛物體的模型為例,在懸掛點移動的情況下,先運用圖解法根據(jù)矢量三角形的變化進行了定性分析.然后運用解析法進行了定量計算,得出拉力隨角度改變的表達式,并借助作圖軟件展現(xiàn)了拉力的變化趨勢.最后,通過拉力單調(diào)性的討論進一步證明了拉力隨角度的變化規(guī)律.該問題的分析過程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培養(yǎng)學生嚴密思考的物理思維,為學生強基題的解答提供參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