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秋鳳,張國花,孫曉燕
(廣東省東莞市虎門中醫(yī)院,廣東 東莞 523900)
妊娠期女性易出現早孕反應,表現為惡心、嘔吐、厭食等癥狀,嚴重者可發(fā)展為妊娠劇吐,無法正常進食,不僅影響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還會誘發(fā)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威脅母嬰健康[1-2]。目前,西醫(yī)對于妊娠劇吐尚無有效干預方案,多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給予補液、補充維生素等,整體干預效果有限。妊娠劇吐可歸屬于中醫(yī)“妊娠惡阻”范疇,臨床上妊娠劇吐患者多見脾胃虛弱證。艾灸、耳穴壓豆均為中醫(yī)特色治療技術,可通過刺激相應穴位或反射區(qū),起到加快氣血運行、疏通阻塞經絡、糾正臟腑功能紊亂等作用[3]。本研究主要探討艾灸聯(lián)合耳穴壓豆對妊娠劇吐的干預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東莞市虎門中醫(yī)院收治的妊娠劇吐患者86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3例。對照組年齡20~35歲,平均(26.98±2.01)歲;孕周6~16周,平均(11.52±2.05)周;病程3~14 d,平均(9.68±1.13)d;孕次1~4次,平均(2.05±0.24)次;生產類型:初產婦26例,經產婦17例。觀察組年齡20~36歲,平均(27.04±2.05)歲;孕周6~17周,平均(11.55±2.08)周;病程3~14 d,平均(9.72±1.15)d;孕次1~4次,平均(2.02±0.21)次;生產類型:初產婦27例,經產婦16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東莞市虎門中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倫理審批號:K201905)。
1.2 診斷標準 ①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妊娠劇吐的診斷及臨床處理專家共識(2015)》中的妊娠劇吐診斷標準制定:孕6周左右出現惡心、嘔吐并隨妊娠進展逐漸加重,孕8周左右可進展為持續(xù)性嘔吐,不能進食,嚴重者可出現嗜睡、意識模糊等癥狀;孕婦體質量降低,下降幅度超過發(fā)病前的5%,出現明顯消瘦、口唇干裂、疲乏等癥狀;經尿液檢查、血常規(guī)、生化指標等輔助檢查確診[4]。②中醫(yī)診斷標準。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的妊娠惡阻脾胃虛弱證診斷標準制定:妊娠初起,嘔吐不食,或吐清水,頭暈體倦,脘痞腹脹,舌淡,苔白,脈緩滑[5]。
1.3 納入標準 符合上述診斷標準;孕周≤20周,均為宮內妊娠;意識清晰,可正常溝通交流;患者及其家屬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 合并嚴重軀體疾病者;合并消化系統(tǒng)疾病者;合并肝、腎功能衰竭者;合并先兆流產、前置胎盤等嚴重并發(fā)癥者;多胎妊娠者;施灸部位皮膚存在破損者;合并嚴重感染者。
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guī)干預。①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妊娠劇吐的發(fā)病機制及其危害性等相關醫(yī)學知識,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水平。②心理輔導。與患者親切溝通,取得患者信任,引導其傾訴內心顧慮,并針對性地予以鼓勵,從而疏解患者不良情緒。③日常飲食指導。指導患者少吃多餐,清淡飲食,多攝入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并保持良好作息。④遵醫(yī)囑進行靜脈補液、補充維生素等干預。給予葡萄糖注射液(杭州民生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1630,500 m L:25 g)1 500 m L和復方氯化鈉注射液(杭州民生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0035,500 m L)1 500 m L靜脈滴注,使患者每日尿量維持1 000 m L以上,并根據患者電解質水平,在液體中加入維生素C 3.0 g、維生素B60.3 g及10%氯化鉀10~30 m L;給予維生素B1肌內注射,每次0.1 g,每日1次。每日最大補液量≤3 500 m L。持續(xù)干預至患者出院。
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艾灸聯(lián)合耳穴壓豆干預。①艾灸。艾灸選穴為雙側關門、內關、足三里、中脘,患者取平臥位,用手指按壓穴區(qū),以酸脹感最明顯處為施灸部位,艾灸手法采用溫和灸,以局部溫熱、皮膚有紅暈為宜,每次20 min,每日1次。②耳穴壓豆。耳穴壓豆選穴包括神門、脾、胃、肝、腎、食道、賁門等,耳郭常規(guī)消毒后,將王不留行籽貼壓于上述耳穴,并指導患者用拇指按壓,以患者自覺局部酸脹、發(fā)熱為宜,每日按壓3~5次,每次1 min,王不留行籽貼3 d更換1次,兩耳交替進行。持續(xù)干預至患者出院。
3.1 觀察指標 ①妊娠劇吐評分(HGS)。干預前后應用HGS評價患者嘔吐癥狀的嚴重程度,HGS為0~100分,評分越高表明嘔吐癥狀越嚴重。②電解質及二氧化碳結合力(CO2CP)水平比較。干預前后采集空腹靜脈血3 mL,離心10 min(離心轉速3 000 r/min,離心半徑15 cm)取得血清,應用貝克曼庫爾特DXC80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清鈉離子(Na+)、鉀離子(K+)及CO2CP水平。③恢復情況。比較兩組患者嘔吐改善時間、尿酮體轉陰時間及住院時間。
3.2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3 結果
(1)HGS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HGS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HGS均低于干預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妊娠劇吐患者干預前后妊娠劇吐評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妊娠劇吐患者干預前后妊娠劇吐評分比較(分,±s)
注:與本組干預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干預后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干預前評分 干預后評分觀察組 43 84.52±6.71 34.25±3.65△▲對照組 43 84.47±6.62 40.53±4.17△
(2)電解質及CO2CP水平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血清Na+、K+及CO2CP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血清Na+、K+水平均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CO2CP水平均低于干預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妊娠劇吐患者干預前后電解質及二氧化碳結合力水平比較(mmol/L,±s)
表2 兩組妊娠劇吐患者干預前后電解質及二氧化碳結合力水平比較(mmol/L,±s)
注:與本組干預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干預后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時間 鈉離子 鉀離子 二氧化碳結合力觀察組 43 干預前 115.24±10.69 2.49±0.28 40.58±4.16干預后 146.89±12.37△▲ 4.35±0.47△▲ 24.52±3.17△▲對照組 43 干預前 113.58±10.43 2.52±0.33 40.62±4.23干預后 133.58±12.05△ 3.46±0.42△ 29.67±3.22△
(3)恢復情況比較 觀察組嘔吐改善時間、尿酮體轉陰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妊娠劇吐患者恢復情況比較(d,±s)
表3 兩組妊娠劇吐患者恢復情況比較(d,±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嘔吐改善時間 尿酮體轉陰時間 住院時間觀察組 43 3.25±0.46▲ 4.36±0.65▲ 6.33±1.12▲對照組 43 4.22±0.58 5.24±1.09 8.22±1.35
妊娠劇吐屬于早孕反應,其發(fā)生機制尚未完全明確,通常認為與胃腸功能紊亂、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增多、胃排空時間延長等因素有關,加之精神緊張、生活環(huán)境等多種因素相互作用,誘發(fā)患者頻繁嘔吐、惡心。妊娠劇吐嚴重影響患者食欲,導致機體營養(yǎng)攝入不足,久之則可誘發(fā)維生素缺乏癥,且頻繁嘔吐還可造成電解質紊亂,使機體轉向病理狀態(tài),影響胎兒發(fā)育[6]。妊娠劇吐可引起患者脫水、電解質紊亂、酸中毒等,嚴重者可引發(fā)肝腎功能障礙和韋尼克病等。西醫(yī)常規(guī)干預能減輕電解質失衡,緩解嘔吐癥狀,但難以消除病因,嘔吐反復發(fā)生,使患者承受巨大的精神壓力,嚴重者甚至出現心理疾患,不得不終止妊娠。傳統(tǒng)的針刺治療療程長,患者存在一定的恐懼,尋求一種簡單有效的治療方法成為臨床亟待解決的問題。
妊娠劇吐可歸屬于中醫(yī)“妊娠惡阻”范疇,中醫(yī)認為妊娠劇吐患者多脾胃虛弱,氣血生化乏源,孕后停經,陰血下聚養(yǎng)胎元,導致沖脈之血不足,而沖脈之氣有余,遂循經上逆犯胃,致胃失和降,發(fā)為嘔吐,嘔吐日久則陰液虧損,加重精氣耗散,故以健脾和胃、降逆止吐為主要治法。本研究在常規(guī)干預基礎上給予艾灸聯(lián)合耳穴壓豆干預,結果顯示,干預后,兩組患者HGS均低于干預前(P<0.05),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Na+、K+水平均高于干預前(P<0.05),且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CO2CP水平均低于干預前(P<0.05),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嘔吐改善時間、尿酮體轉陰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表明艾灸聯(lián)合耳穴貼壓可有效減輕患者嘔吐癥狀,恢復電解質及酸堿平衡,有利于病情康復。
艾灸通過溫熱刺激和藥物作用,可加快局部氣血運行,激發(fā)經氣傳導,增強穴位刺激作用,起到行氣通絡、調和氣血、扶正祛邪的目的,具有操作簡單、安全舒適等特點,易被患者及其家屬接受。根據妊娠劇吐患者脾胃虛弱的證候特點,本研究選取關門、內關、足三里、中脘作為艾灸穴位,關門為足陽明胃經穴位,灸之能健脾止瀉,調理脾胃功能;內關為心包經絡穴、八脈交會穴,灸之能寧心安神、理氣和胃、降逆止嘔;足三里為足陽明胃經合穴、胃之下合穴,灸之能疏通經絡、調理胃腸、調理脾胃;中脘為手太陽、手少陽、足陽明與任脈之會,胃之募穴,主治各類消化系統(tǒng)疾病,灸之能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疏肝養(yǎng)胃。諸穴合用共奏健脾和胃、降逆止吐之效。艾灸操作前需要保持環(huán)境舒適,冬天注意保暖,施灸后注意觀察皮膚情況,有無灼痛感,防止艾灰燙傷。耳穴壓豆為中醫(yī)特色治療技術之一,《靈樞·口問》曰:“耳者,宗脈之所聚也。”人體疾病在耳郭上均可找到對應反射區(qū),通過刺激這些反射區(qū)則能起到扶正祛邪之效。本研究選取神門、脾、胃、肝、腎、食道、賁門等作為耳穴壓豆選穴,其中神門調理情志、鎮(zhèn)靜,脾、胃健脾和胃、降逆止吐,肝抑肝和胃、強化止吐之效,腎壯腎陽、益精氣,食道降逆和胃、利氣暢膈,賁門和胃止吐、增進食欲。齊丹等[7]研究結果表明,在常規(guī)補液基礎上聯(lián)用耳穴埋籽治療妊娠劇吐療效確切,能改善機體脾胃功能,緩解患者焦慮、煩躁情緒,快速減輕嘔吐癥狀,促進疾病恢復。甘雅麗等[8]研究結果表明,穴位艾灸聯(lián)合耳穴壓豆治療妊娠劇吐療效確切,可起到調理患者脾胃、溫中止吐的作用,有效緩解妊娠劇吐癥狀,糾正患者體內電解質失衡,與本研究結論相似。
綜上所述,艾灸聯(lián)合耳穴壓豆具有健脾和胃、降逆止吐之效,可減輕妊娠劇吐患者嘔吐癥狀,糾正機體電解質失衡,縮短住院時間,值得臨床推廣。本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如納入樣本量較少、觀察時間較短等,后續(xù)研究仍需擴大樣本量,增加觀察指標,延長觀察時間,以進一步驗證艾灸聯(lián)合耳穴壓豆在防治妊娠劇吐中的臨床價值。